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三百二十章 顺口溜大战,竞争对手败退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第三百二十章 顺口溜大战,竞争对手败退

簡繁轉換
作者:香草柠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7 12:53: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百二十章顺口溜大战,竞争对手败退(第1/2页)

很快地,东泞代表团这二人转把一篇顺口溜说完了,见到吸引来了那么多的市民,都不由得很是高兴。

但还没来得及推销自家木耳呢,从沧城展台那边过来的几个消费者就议论纷纷。

“这顺口溜咋听着和别人家的那么像啊?”

“词是挺像的,但是说得没人家那么好,听着怪别扭的!”

“这叫画虎不成反类犬,这顺口溜一点都不顺,我说你们不会是刚编的吧,还得多练练再拿出来啊!”

“……”

沧城这顺口溜是临时编排的,自然也就不可能太自然丝滑。

不像许承安早就编好了,来到省会后和施秋宁排练了一天半,都滚瓜烂熟了。

黄站长被那几个消费者们说得有些脸红,连忙扯开话题开始推销:“哈市的父老乡亲们随便看看啊,我们东泞食用菌试验站是东三省第一个菌子试验站,黑木耳栽种技术已经研究十多年,品质绝对没话说,上年我们也来参加了农展会,产品饱受好评,当时沧城那边还没来呢!”

在推销自家产品的时候,黄站长还不忘踩对面一脚,现在他已经把沧城代表团当成最大的竞争了。

之前最先在沧城那边买黑木耳的老大爷拿起块一级品看了眼,又闻了闻,脸上便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看到你们家的黑木耳没我买的好,那我就放心了。

老大爷还道:“你们牛皮吹得那么响亮,但是这黑木耳好像比不上对面那家的啊!”

“大爷,这咋可能呢,我们东泞从71年就培育黑木耳了,省内知名,对面的黑木耳我听都没听说过。”

黄站长一听就不服气了。

你要说我们顺口溜说得没对方好,我们也就认了,毕竟是仓促编排的。

不过你说我们的黑木耳没对方好,打死我都不服!

老大爷拆开自己那包黑木耳,随意拿出一块,老气横秋地道:“这是我刚才在对面买的,你看人家这一级品肉更厚,闻着还有野生木耳的鲜味,而你们这一级品的肉就薄了点,鲜味也没那么浓,不信你自己看!”

他把那块黑木耳递了过去,黄站长接了过来,看了眼便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老大爷还真没说错,沧城这黑木耳确实肉质更厚。

他拿到鼻子边闻了闻,脸上写满了震惊。

确实有股很明显的鲜味,就比野生木耳淡了一点,但是比自家的明显了很多。

黄站长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目中都是难以置信。

有一说一,自家的黑木耳的品质确实比沧城的稍逊一筹。

搞技术的人实事求是,好就好,不好就是不好。

明明自家产品品质不如人,却硬吹更好的事黄站长也做不来。

可是他不明白,这个业界积极无名之辈是怎么无声无息地超越自己的。

代表团的其他工作人员看到黄站长的神态,也忍不住接过那块黑木耳鉴定了一番,然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老大爷见到几人的反应就更为得意了:“我说的没错吧,我今年六十有六了,吃了几十年的木耳,还能看不出谁更好不成!”

这时对面展台又响起了犹如出谷黄莺般的嗓音。

却是施秋宁又唱起了第二首顺口溜。

“黑土地里宝藏生,沧城木耳贼优秀!”

小媳妇音色清亮悦耳,一下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她话音刚落,许承安就接口道。

“大如元宝黑如墨,肉厚筋少嘎嘣脆!”

女:“泡发率高肉质厚,营养丰富防疾病!”

男:“益气强身效果好,常吃木耳长寿乐!”

女:“大妈买了炖小鸡,大爷下酒笑眯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二十章顺口溜大战,竞争对手败退(第2/2页)

男:“姑娘吃了气色好,小伙直夸真给力!

女:“常吃木耳身体棒,健康常伴你身旁!”

男:“送礼首选沧城耳,孝顺父母倍有面!”

男声雄浑磅礴,中气极足,且富含磁性,和清亮的女声形成鲜明对比。

东泞展台的市民们一下子就跑光了,通过东泞代表团众人的反应他们已经确定这家的黑木耳不如对面那边,更何况别人的二人转顺口溜说得多好,还是男女搭配,节目效果拉。而东泞这边两个大老爷纯玩尬的,完全没法比。

看着展台前的消费者走得一干二净,东泞代表团却无力挽留。

如果他们之前还为自家的黑木耳品质感到骄傲,所以不服沧城代表团的话,那现在最后的底气都没有了。

连黑木耳品质都打不过人家,临时编的蹩脚顺口溜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不好意思编了。

一轮二人转顺口溜说完,沧城展台前又围满了人。

施秋玲激动地道:“大姐,回来了,人都回来了,还是我们二姐夫和二姐厉害!”

施秋晴笑着道:“少说话多做事,得卖东西了,找钱可别弄错了数目!”

“得嘞,大姐,你就放心吧,我有科学计算器呢,不会弄错的!”

“……”

许承安这顺口溜非但编得溜,有些还是有针对性地编的。

比如围观的家庭主妇多了,他就换成别的。

“没空买菜不用慌”

“木耳一包解忧愁”

“炒腊肉,拌黄瓜”

“变出花样不重样”

“婆婆夸你会持家”

“老公竖指顶呱呱”

“孩子营养跟得上”

“全家夸你好妈妈”

“咱家木耳肉墩墩”

“一朵能抵别人三”

“主妇精明会算计”

“这单保你不吃亏”

……

代入感就很足,直戳家庭主妇痛点,想不买点都难。

反正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顺口溜就灵活变化。

等到中午的时候,现场多了些下班的单位国企职工,顺口溜的重点又换成了送礼佳品,暗示买来送领导很合适。

黑木耳是贵价农副产品,在省会这边头茬春耳刚出的时候物价局那边最高能定到二块一两,比沧城贵了三分之一。

84年的茅台出厂价才九块左右,一斤一级品干耳的价格都快比得上两瓶茅台了,越贵的东西送人自然就越有面子!

买一支酒送人,领导只能喝一次,可是买一包黑木耳的话,他能吃上几十次,每次吃到这黑木耳的时候,领导都能想到是你送的,而且这是预防疾病的,领导会感觉你很关心他的身体。

单位这些消费者更豪横,至少都买两包以上,且全部要一级品,毕竟送领导不能太寒暄,要么不送,要么就送最好的,两包以上。

但是这个顺口溜不能说得太明显,毕竟送礼给领导是敏感话题,不过这些单位的都是人精,都能听出顺口溜中的弦外之音。

下午的时候,刘副厅长带着一众专家过来了。

农展会的规格太大,数十个展区,数百个展台,每个展区随便走走就得花不少时间,下午才轮到黑木耳展区。

刘宗祥一行人刚到,看到沧城展台的情景就不由得惊讶。

市民们在空间有限的展台前都快挤破头了。

刘宗祥有些吃惊。

这种一枝独秀的状况,上年东泞人也没做到。

没想这个来自偏远林区小城,黑木耳也没啥名气的沧城竟然吸引了那么多消费者的关注,甚至现场购买者也不在少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