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目标,打造东北黑木耳第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百二十九章新目标,打造东北黑木耳第一城(第1/2页)

从周建国的话里,许承安还听出了一个关键信息。

刚才周副市长说到第三件事的时候提到,为了方便更多镇子的人去黑土屯的种植基地参观学习,才给那条村路做水泥硬化。

换句话说,周建国打算把阳平镇的黑木耳产业扩大到整个沧城了。

现在他是副市长,眼光自然也得放眼整个沧城,格局变大。

沧城总共有十六个镇子,和阳平镇情况类似的有九个,超过一半。

阳平镇能种黑木耳,这些镇子自然也能种。

而且,许承安把省会市场打通了,其他镇子种再多都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于是周建国便有着把沧城打造成黑木耳之城的宏图大计了。

一方面,周建国是通过这个产业项目的政绩坐上副市长的宝座,对于许承安当然会多照顾。

另一方面,这个产业项目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掘完,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政绩,为未来更上一层楼铺路,所以周建国表现得很积极,打算当副市长后依然继续全力跟进。

果然,下一刻周建国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许厂长,现在阳平镇的十个贫困山村都种上黑木耳脱贫了,我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将黑木耳栽种技术推广到整个沧城,把我市打造成东北黑木耳第一城!”

许承安大声道:“我定会尽力而为,不负周市长期望!”

“好,许厂长,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相信你的能力,好好干,我周建国一定全力支持!”

“……”

告别了周建国,从镇政府走出来,许承安心情大好。

周副市长和自己谈了四件事,每件事都是对自己有利的,包括最后一件全市推广黑木耳技术,甚至还是大利。

其他镇子的黑木耳自己或许收不了,别人也会有自己的加工厂,把税收留在本镇。

许承安也不欲把手伸得太长。

任何事都得有个度,一个加工厂收掉全镇的黑木耳还好说,但是是收全沧城的黑木耳就和垄断无异了。

先别说市政府答不答应,哪怕答应以后也容易出问题。

但是,沧城市场已经饱和了,其他镇子的加工厂还能卖给谁呢?

最好的选择就是卖给我!

并非任何人都像我这样有打通省会市场的能力,他们的身份甚至接触不到省会的经销商,也没法搞定农副产品监督质检部门和货运物流等难题,只能通过我的渠道进行外销。

我就相当于当这些加工厂的渠道商,把黑木耳转手卖到省会,从中赚取差价。

那么多的镇子,产量自然极高,哪怕当渠道商也是能很赚钱的,业务还扩大了很多倍,现在的黑木耳产量太少,不够省会经销商塞牙缝的。

换句话说,我虽然搞不了垄断,但可以当定制游戏规则,掌控产业链的那个人。

这就是许承安一直以来的终极目标。

趁着进城,他又跑了一趟自然资源管理局。

新局长就是以前阳平镇镇长陈元中,如今已经走马上任了。

陈局也很热情地接待了他。

陈元中可以说是躺上这个位置的。

其实当初大力支持并搞黑木耳产业的是周建国,领军人则是许承安,自己也没做啥,结果就鸡犬升天了,把陈元中给爽得不要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二十九章新目标,打造东北黑木耳第一城(第2/2页)

而且自然资源管理局可不是什么小局子,而是个实权部门。

它负责管理和监督整个城市的自然资源,职责范围广泛,比如划给黑土屯的那块新的集体林地,就得通过自然资源管理局确权登记,也只有这个部门有权力这么做,否则林业局那边想给黑土屯都不行。

此外还有矿产、国土、草原、湿地、水等自然资源,也全都在其管理范围之内。

阳平镇那些山林的脱贫都是开发集体林地搞的,所以陈元中在管理自然资源也记了大功,坐到了这个实权部门的重要位置。

许承安这次过来,一是陈元中上任后还没见过,二来则是打探下黑土屯的那片集体林地大概什么时候能确权。

如果自然资源管理局这边动作快的话,还能立马种个秋耳,东北这边的秋耳都是七八月份种,十月份左右收,现在才八月初,还是有机会的。

“许厂长,你放心,这事我一直在亲自跟进!”陈元中拍着胸膛:“我局已经和林业局那边进行交涉了,只要资料整理清楚,我就第一时间让下面的人去黑土屯丈量林地,尽快在第一时间走完所有流程,如果没意外的话,一周之内就能完成确权!”

这已经是特事特办了,自然资源管理局职权范围广,每天的事情多得很,很多人事务都得排队,排个一月半月都正常,但是陈元中和许承安是老熟人,又是周建国亲自交代的,就把此事排到了头等重点事项进行处理。

许承安高兴道:“陈局,那就感谢了啊!”

“许厂长,你瞧你,咋还和我客气起来了,咱不说这个,你以后有啥事尽管找我就行!”

“……”

告别了陈元中,许承安立马开摩托车回到黑土屯,找到了老支书,把今天周建国召见自己的情况和赵卫民说了一下。

“啥,周书……周副市长要给咱们多划一大块集体林地,还给我们修水泥路?”

老支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黑土屯的人口少,所以集体山林也不算大,尽管是最早种黑木耳的乡屯,还有个种植基地,然而集体山林是阳平镇所有种黑木耳的村子中最小的。

可是现在这三倍的集体林地一划下的话,就比集体林地最大的郑家屯都大了。

还有道路硬化,哪个村子不希望修路,然而要市政府拨钱哪有这么容易,尤其是那些大山里头的村子就更难了,最多也就镇政府自己搞,然而刚改革开放没几年,镇政府财政也不容易,再说了那么多乡屯也不可能全修,给谁修其他都有意见。

如今市政府直接拨款,那可就舒服了。

许承安“呵呵”一笑:“千真万确,什么时候确权的事我都去自然资源管理局问过陈局了,他说没意外一周内就能走完所有流程,到时那块新林地就是我们黑土屯的了,不过只能用来搞黑木耳产业项目,不能做其他用途!”

赵卫民兴奋地道:“那当然得用来种黑木耳啊!”

种黑木耳这么挣钱,要做其他用途村民们还不乐意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