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不明不清 > 第1251章 国家安全战略2

不明不清 第1251章 国家安全战略2

簡繁轉換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3 00:22:2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但朕也不能因为他们的担忧对欧洲各国让步太多。大明帝国的皇帝是朕没错,可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每个人并不属于朕。

国家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他们在此出生、成长、生育、老去,是天然的主人。只是把管理国家的权力交给了朕,朕必须负责,争取做出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对他们有利。

那么问题来了,东征美洲大陆对国家、朝廷和百姓到底有没有好处呢?等朕把这三个问题回答完,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首先,美洲大陆上有原住民,也有国家和朝廷,所以它既不属于欧洲各国也不属于大明帝国所有。无论从何种角度评价,欧洲人能去,大明帝国自然也能去,都是奔着占便宜去的,谈不上谁侵犯谁。

至于谁先去谁后去,并不能成为占有的依据。因为它本来是有主人的,是欧洲人把美洲大陆从其主人手里抢走了。现在大明帝国再去从欧洲人手里抢过来,有样学样,毫不过份。

那大明帝国为什么要远渡万里重洋,去抢一块人迹罕至的土地呢?是大明帝国的土地不够耕种、或是没地方盖房子了吗?

绝不是,目前大明帝国本土和海外领土上所开垦出来的土地已经足够用了,还有更多土地没有开垦。同样,每年都有村庄市镇新建,居住也不是问题。

但美洲大陆必须要拿到手,至少是众多占领者之一。为什么呢?朕总结了三个主要理由。

第一,美洲大陆上有产量很高的银矿。众所周知,大明的银产量不高,但白银却是大明的货币。如果这些银矿都被欧洲人控制,他们就可以随意开采,然后拿着白银来买大明的商品。

货币是货物交流的中介,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有人可以用比低廉的成本获得白银,又投入了市场,就等于在抢东西,对大明百姓非常不公平。

所以美洲的银矿控制权必须有大明帝国至少一份,每年具体开采多少量要合理规划。这一点是没商量的,为了不让帝国朝廷和百姓几十年的辛苦被掠夺,谈不拢只能开战!

第二,美洲大陆的战略位置很关键。这些年朕与帝**队一步步向西推进,除了开拓市场之外还是在为本土创造足够的缓冲带。任何国家和势力想对大明帝国不利,首先要穿越缓冲区,不至于马上兵临城下。

但在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若是有一支舰队从海上来,帝国海军很难提前预知,到时候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会遭受很大损失。而这些城市和港口都是帝国的精华所在,一旦遭袭损失巨大。

反之,如果帝国海军去进攻美洲西海岸难度会非常大,收效反而很小。即便把那几个沿海港口都摧毁也伤不到其筋骨,当地的精华大多在内陆。

所以只有在美洲西海岸找到立足点建造海军基地,大明海军才能有效保护帝国柔软的腹部不受伤害。这不是侵略,是主动防御,未雨绸缪。

前两点都是从国家安全战略方面进行的考量,而第三点最重要。何谓安全?为了确保安全是该防守还是出击?

安全就是最大可能保证不受伤害,如果采取防守的办法,所需军队数量会很庞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处处都要设防。

说句不算太夸张的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明帝国可以养得起这么多军队,也能做到严防死守,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帝国每年的税收将会有3成以上都花在军费上,而这笔投资除了应对有可能的危险之外是不会产生太多效益的,也就是说回报率很低,赔了。

如果把这些钱用于农业、工业、造船、教育、交通等方面,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还会极大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

朕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太一样,从来不羞于谈铜臭,且出口必是利益。凡是赔钱的买卖坚决不会干,因为这些钱是取之于民,当然就要用之于民。

既然防御不划算,那出击成不成呢?随时随地盯着周边国家的动向,谁稍有异象,不等其发难来个先下手为强出兵讨伐,把危险消灭在襁褓之中。

听上去这个办法要比防御主动的多,实际上也确实不需要豢养大量军队,只要把几个战略重点控制住,再训练几支战斗力比较强、行动快速的军队即可。

可这么做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说怎么界定谁是真有异象,以什么为标准,如果模棱两可,该不该主动出击?

不把这几个问题彻底搞清楚,主动出击就是与全世界为敌的疯子,战争会连绵不绝,朝廷再富、军队再能打,也扛不住如此高频率的消耗。

所以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把战争当成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肯定不合适。可不打仗又该怎么消除危险呢?朕想了办法,叫做世界秩序。

把世界上有实力扩张的国家首脑聚在一起,大家共同商量出来一套都认可的规则,之后的大部分国际事务就以这套规则为基准进行评判。

具体的方式朕还没有细则,但大体规划已经有了,今天不妨在这里简单聊聊。

目前世界上有能力扩张的国家并不多,在亚洲地区大明帝国算一个,再加上波斯和奥斯曼。

在欧洲地区,西班牙尽管正在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旧算一个。此外法兰西、英格兰、荷兰、神圣罗马帝国、丹麦王国、瑞典王国,以及波立联邦与俄罗斯,总共9个。

好了,放眼全世界能坐在谈判桌上的国王、皇帝、苏丹,不过12个而已,这套规则就要从这12个人的商谈结果中得出。

其他11位君主是什么意愿现在还无从得知,只能先说说朕的意思。首先是美洲大陆,这里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但又是诸多国家的必争之地。

那么就争吧,在世界秩序商讨出来之前谁争到多少就算多少,然后落锤定音,之后不能再以战争方式扩张,否则就是全世界的公敌。

从此之后,美洲大陆将作为欧亚之间的缓冲区,不允许任何国家势力新建。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变化,要由12位君主共同决策。

东边的情况也一样,将非洲大陆和奥斯曼帝国一线视为中立国,同时也是亚欧分界线。任何国家与中立国之间发生矛盾,不能擅自出兵攻打,必须要由12位君主授权。

这样一来大明帝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因为东西两个中立地区的存在被隔开了,最大限度降低了直接发生战争的风险。

好了,今天朕要讲的大致就是这么多,下面先休息十分钟,然后进入提问时间。利用这十分钟,诸位也可以互相交流下想法,尽量把问题集中到一起,不要太多,否则朕回答不完。下课!”

要说洪涛穿越了这么多次,最显著的变化不是身体也不是政治素养和军事技能,而是口才。随随便便拿张大纲就能脱稿讲一个小时,中途都不带多想的,比照着稿子念还通顺。

而且越讲内容越多,如果不刻意收敛,估计能讲到半夜。不过站着讲课也是个体力活,这半堂课下来后背也有点湿。另外就是说话太多影响抽烟,烟瘾有些上头,注意力开始不太集中,赶紧到外面嘬几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