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不明不清 > 第1274章 告辞2

不明不清 第1274章 告辞2

簡繁轉換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1 00:39:5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想起那段时光,科恩就觉得鼻子发酸。二十年啊,自己在巴达维亚从小伙子变成了老头子,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维护着公司的利益,即便大明皇帝多次表示了招揽之意也没出卖过公司半点。

本打算依靠实干在退休之前混到代表职位,也算完成了阶级跨越。不承想在公司高层眼里仍旧是个可有可无的打工仔,提出的合理建议被无视,一辈子全白干了。

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来大明干呢。看看席尔瓦夫妇、熊三拔、汤若望,他们同是欧洲人,却在大明混得风生水起,不光做了高官还置下了不菲的家业。搁在欧洲最次也是个领主,不光这辈子拿下,还为儿女们铺好了路。

“那你是没碰上高手!现在朕已经不成了,就连宫里也难以随意取胜。抛开体力因素,关键是对手太弱。总和一群心怀叵测、故意输球的人打是永远长进不了的。想强大就得有好对手,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你且多留几日,等朕组织些高手找时间进宫比一比。这次咱俩搭档,你身高臂长负责后场,朕在网前创造进攻机会。要不现在就开练吧!先找找配合的感觉,免得一上场就被总参谋部的那些家伙活虐!”

洪涛看似在说球,实则是在提醒科恩跟错了人。同时也断了他提前出京的念头,看看能不能把实话逼出来。

之所以费这么大力气还是不死心,想将此人收归己用。在军事上自己不缺人,内政方面暂时还不需要外援,但在外交领域还是有很大缺口。

由于东西方的文化隔阂,大明人再怎么努力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欧洲人的思维模式,和他们谈个事儿经常闹误会。

眼看又要打仗了,不管胜负战争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战后肯定也必须要通过谈判来确定新格局,这项工作有时候比打仗还重要。

席尔瓦夫妇倒是有这方面的能力,可他们年龄大了,长途旅行外加唇枪舌剑是很耗体力和精力的。熊三拔与汤若望都属于实干型,摆弄专业可以,可嘴笨,更没有政治天赋。

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这位东印度公司的总督,论管理,他独自一个人孤悬海外,不光守住了基业,还在香料群岛拓展了势力范围。学着大明帝国的样子,扶持和鼓励当地土人建立农庄种植经济作物,成果斐然。

论政治,有军权和外交权的东印度公司绝对不是商业性质,已经能算国家体系了。在这套体系里科恩不光如鱼得水还屡有收获,虽然有部分自己故意纵容的因素,但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另外这家伙对军事也不陌生,本身巴达维亚总督就是个军政一把抓的职务,即便这些年东印度公司在亚洲海域没机会展示军事实力,可以1000多规模的雇佣军把香料群岛上的土著治理得稳稳当当也不是太容易的事儿。

最难得的是科恩了解亚洲和大明帝国,愿意理解东方文化。这一点在与欧洲人的交往中非常关键,有成为双方沟通桥梁的潜质。

“呃……这个吧……”见到皇帝说风就是雨,还要专门邀请高手进宫比赛,科恩脸上刚刚浮现出来那么点笑容马上变成了苦笑。答应也不是,拒绝又不敢。

“你怎么越来越墨迹了,会谈的工作不用你参与,难道还有公务在身?”皇帝果然不高兴,金口玉言都开了,结果你弄出一副被逼无奈的表情,其心可诛!

“陛下,我是来辞行的,不是回巴达维亚,而是返回阿姆斯特丹。我已经辞去了巴达维亚总督的职务,按照规定应该尽快返回总部向评议会履职。”

眼见糊弄不过去了,科恩只好说了实话,但仍旧没说完全,绝口不提辞职的原因。

“辞职……朕可曾接到过奏折?”这下该轮到洪涛表演了,一脸的迷茫外加诧异,转头把目光瞄向了王承恩。

“司礼监和通政司从未收到过类似上奏!”王承恩配合的也很到位,语气坚决,表情笃定。

“那你谈何辞职!没有朕的旨意,即便奥兰治亲王批准了也不做数嘛。别忘了,巴达维亚是在大明帝国默许下存在的,脱离了这个前提,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寸步难行。

想辞职也成,写份奏折上来把理由说清楚,然后回去等着朕的批复。但结果朕可以现在就可以告之,在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之前你还要勉力为之!”

有了王承恩的背书,洪涛立马摆出了公事公办的态度。而且话说得极其霸道不讲理,好像在大明帝国眼中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是个小摊贩,说赶走就赶走。

“……陛下如此有意为难,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不愧是被蹂躏了近二十年的职业受气包,听了皇帝的话科恩并没纠结是否合理,而是使劲儿琢磨语气和表情,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好像又被耍了!

“朕给你出道题,假如有位在海外任职了二十年的总督因为和朕意见不合提出辞职,不久之后朕战败了,结局正好与当初总督说的差不多,你猜这位总督会得到表彰还是杀身之祸?”

戏演完了,观众也看懂了,洪涛也就不再装了。但怎么知道的不能说,这也不是重点,今后事态如何发展,又会不会引火烧身才是关键。

“……我没做过任何超出职权范围的事情,也没损害公司的利益!”科恩肯定是听懂了,却不愿意承认,还在口头顽抗。

“现实是公司出现了巨大损失,而高层肯定不会把责任揽在头上,此时就需要一个人来背黑锅。以朕的眼光衡量,你的高矮胖瘦正合适。如果东印度公司高层也和朕有相同的看法,你觉得到时候谁会反对呢?”

但这种辩解在洪涛面前等于小孩子的幼稚,需要你的时候,即便有损公司利益了,只要创造的利润更多,就没人会提,提了也没用。不需要你的时候,你是劳动模范外加三八红旗手,人人都会口诛笔伐。

有没有错,是不是坏蛋,看的不是行为而是话语权。话语权靠什么?实力啊。一个在关键时刻抛弃公司而去的高管,既没实力也没话语权,唯一有的就是当背锅侠的利用价值,不整你整谁啊,难不成让股东或者亲王担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