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不明不清 > 第1275章 告辞3

不明不清 第1275章 告辞3

簡繁轉換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1 12:41:3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陛下都知道了!?”这番话算是正中科恩内心的痛点,不过让他惶恐的还不是自身面临的险境,而是大明皇帝对东印度公司的推论。什么叫推卸责任,为什么要找人背黑锅?

“在这片土地上,朕想知道的事情很难瞒住。我可以很负责的讲东印度公司完了,在奥兰治亲王参观完皇家学院,依旧没有否决科内利斯提议时就完了。

朕不会允许有敌意的组织在亚洲存活,实际上失去了亚洲的货源这家公司也无法继续经营了。另外在朕构想的世界新秩序里,也没有这家公司的位置。

它本就是个怪胎,已经脱离了商业范畴。以前之所以允许它的存在是因为条件还不成熟,现在是它自己送上门了,那朕就送它一程。

不过朕很为你担心,凭心而论,你很有才华,东印度公司之所以能被允许在香料群岛继续经营,这么多年还没遭受挤压,多一半是互相需要,少一半是因为你。

朕不想看着你去陪葬,所以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出邀请。希望你能留下,加入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团队中来。朕会创造机会,让你有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

这一点尽可放心,看看皇家学院里的教授们。他们在欧洲得不到重视,甚至连性命都堪忧,但到了大明之后每个人都焕发了青春,有做不完的事情,还都是喜欢做的。接下来还会有数不清的荣誉,并受到应有的尊重。

最终他们的大名和成果也会传回欧洲,即便是最保守的教会都不得不在事实面前低头承认其优秀。

他们还会成为各国争相邀请的贵宾!当然了,这要看朕答不答应。上了朕的船,再想下去也不太容易,这一点你要先考虑清楚。”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洪涛就不再隐瞒意图了,不过这次与之前的几次不同,除了诱惑之外还有威慑和警告,显得更正式更严肃。

“……能不能给我一些时间考虑?”科恩也与前几次不同,没有马上婉言谢绝,不是被说动了,而是需要衡量的参数太多又太关键,一时间脑子算不过来了。

“那是自然,在奥兰治亲王离开之前随时都可以做出决定。来吧,先看看朕的新办公室。小时候我非常向往这里,一有机会就凑近了使劲儿看,脑子里幻想着有一天能坐在最高的位置上号令天下。”

需要思考是好事,换个工作单位都不能一拍脑门,何况连工作带国家都换。接下来的时间就不聊这么严肃的话题了,还是看看太和殿里面的样子吧。别说是个外国使节,连洪涛自己都没仔细看过。

“陛下,这次与以往不同,除了西班牙和英格兰还有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波立联邦、丹麦和瑞典,几乎囊括了整个欧洲,实力深不可测。”

遇到这么大事儿,科恩哪儿有心情参观皇帝的新办公室。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他抓到了问题的关键点,谁是胜利者。

如果欧洲胜利了,自己就不会有太悲惨的结局,顶多失去东印度公司的职位和薪酬。以自己的人脉和能力,就算在荷兰混不下去了也可以跑到马尼拉或者广州弄个货栈,雇佣水手继续跑海运。

可大明帝国如果胜利了,自己又没提前做出改变,确实很可能成为替罪羊。那么到底谁能获胜呢?还得听听皇帝的见解。

“哪有什么深不可测,他们在欧洲打了这么多年,朕就站在一边看着,谁有多少斤两早就尽收眼底了。其实你还少说了,奥斯曼和俄罗斯大概率也会加入欧洲联军,规模比当年的十字军只大不小。

不过在朕的眼里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打仗是门学问,不能做简单的数量对比,其中还包括了武器、资源、地形、气候、信仰、运气等诸多因素。

其实就算比数量欧洲联军也不是对手,朕只要想,可以在一年之内武装起来两百万军队。你在巴达维亚待了这么多年,还经常去马尼拉港出访,不会不清楚大明军队的作战能力。

朕可以命令军队从北面穿过中亚直达波立联邦,南边绕过好望角攻击大西洋沿岸的任何一座城市,让塞维利亚、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罗马、威尼斯全变成废墟。

结果大明帝国耗尽了力气,换来欧洲各国半死不活,双方谁都没获利,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一场愚蠢的战争,但事情就这么怪,有时候明知道很愚蠢却不得不去做,还要努力做好。”

对于战争的结果洪涛没有半点怀疑,大明帝国肯定是获胜者。现在只是拿不准所需付出的代价,如果太大会严重影响大明帝国之后的发展。可以如今的局面双方谁都不会退缩,明知道没赚头也得打。

“如果陛下能说服亲王,是不是可以避免这场无畏的战争!”

对于皇帝的结论科恩不觉得偏颇,大明帝国确实有这个实力。不算海外领地,光是本土的人口和资源就能一口气打到欧洲去。

然而就像皇帝所讲的一样,打来打去双方全亏,图个啥呢?要控制权是一方面,但如果付出的代价太大,拿到控制权又如何?

世界太大,海洋太辽阔,至今为止还不具备少数国家控制全球的可能。换句话讲,就算有一方战败,另一方也无力全面接管,依旧要由当地人统治。

这不就等于白折腾了嘛!军队一撤,用不了几年还是原封不动。军队不撤?和本土相隔万里,下个命令单程几个月,咋指挥呢?大明帝国可不像印加帝国那么好征服,从实力到人口再到文化,都不会心甘情愿被外族统治。

所以说这场战争最好能避免,而关键就在于奥兰治亲王与大明皇帝的谈判结果。

以他对景阳皇帝的了解,说服奥兰治亲王不是没有可能。而只要联省共和国不参与,欧洲联军就没有那么多船只用来作战和运输人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