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万剑朝宗 > 第三百七十二章 摩天崖上

万剑朝宗 第三百七十二章 摩天崖上

簡繁轉換
作者:六道沉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17:07:39 来源:源1

一艘千米灵舟御空而起。

渐渐脱离摩天城,升上高空万米,摩天城仿佛不断缩小。

旋即,那灵舟便往前方行进。

虚空如海,气息如潮。

灵舟乘风破浪般的往前行进,速度渐渐加快。

尽管摩天城属于摩天崖所有,但彼此之间却还是有一定距离。

灵舟上。

夜摩灵帝化身亲自坐镇,此外,还有摩天城内的几位灵皇境强者一同坐镇。

其他人则都是此次完成任务,获得参与摩天宴信物的天骄。

有外域天骄,也有本域天骄。

但数量并不多。

总数也才二十四......

夜深了,归忆岛的灯火却未熄。共忆庭中央的记忆核心缓缓旋转,银白色的光晕如涟漪般扩散,将整座岛屿笼罩在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气息之中。念安坐在庭前石阶上,手中握着一卷刚整理完的赎行册,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名字??每一个都曾背负黑暗,如今却在微弱地发光。

她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轻得几乎融进风里,但她知道是谁。

“你又来了。”她没有回头。

陆知远的身影在月光下浮现,依旧带着几分虚影般的朦胧,可这一次,他的轮廓清晰了许多,连衣角拂动的弧度都真实得仿佛能触碰到她的肩头。他站在她身侧,望着记忆墙上飘舞的纸条,低声说:“他们开始学会了道歉。”

“也学会了倾听。”念安接过话,声音很轻,“以前我们以为最可怕的,是被人揭发秘密;现在才发现,最艰难的,是主动说出它。”

陆知远沉默片刻,忽然蹲下身,拾起一张被风吹落的纸条。上面写着:“我对不起那只猫。它只是想蹭我一下,我却把它踢进了井里。那天我很烦,因为娘骂我没用……可它什么都没做错。”

他凝视良久,嘴角浮起一丝苦笑:“你看,连孩子都知道罪不在弱小,而在人心的暴戾。”

念安点头:“所以共忆庭不能停。我们要让这种声音传得更远,直到每个角落都有人愿意开口。”

话音未落,远处海面忽有异象。一道幽蓝的光柱自海底升起,穿透波涛,直指苍穹。紧接着,七道回应之光从七大遗地相继亮起??北境雪窟、南疆雨林、西域碑林、东陆废院、西漠古塔、中州断河、东海沉城。八束光芒在空中交汇,形成一个巨大的符印,缓缓降落在共忆庭上空。

苏挽疾步而来,脸色凝重:“心钥共鸣阵列启动了!这不是人为激发的,是……全球醒者的情绪在同一刻达到了共振点!”

念安站起身,仰望那枚悬浮于天际的符印,心中忽然明白:“不是我们在推动记忆复苏,而是千万人的悔恨、遗憾、爱与痛,终于汇成了一股无法忽视的洪流。”

就在这时,记忆核心剧烈震颤,一道陌生的声音从中传出,低沉而古老:

>“第九门,非由力启,非由智开,唯当万民同声,方现其形。今声已聚,门将临世。”

“万民同声?”苏挽皱眉,“可天下何曾真正同声?总有沉默者,总有不愿面对的人。”

念安闭目感应,片刻后睁开眼:“不是要所有人齐声呐喊,而是要最后一个‘不敢说话’的人终于开口。那一刻,压抑千年的回音才会彻底释放。”

仿佛应证她的话,数日后,一则消息传至归忆岛:西北边陲一座荒村中,一名哑巴老妇人在共忆庭设立的‘传音碑’前跪了一整夜,最终颤抖着按下血手印,通过灵纹转译系统,吐出一生未曾出口的真相??

“三十年前,我亲眼看见官兵屠村。他们放火烧屋,把婴儿扔进锅里煮。我想喊,可我怕死,我就躲在地窖里,听着亲人的哭叫,一声都没出。后来我成了哑巴……不是病,是我自己咬断了舌头,因为我配不上声音。”

她说完便昏倒在地,送医途中气绝身亡。但就在她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瞬间,千里之外的共忆庭上空,第八扇门再次开启,光芒比以往更加炽烈,而原本空白的第九位置,竟浮现出一道若隐若现的虚影??那是尚未具形的第九门轮廓。

“她就是最后一个。”念安喃喃道,“那个一直沉默的人。”

苏挽红了眼眶:“为了这一刻,多少人等了一辈子?多少人死了都没等到可以说真话的时代?”

念安望向远方,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无数个像那老妇一样的人:藏在人群里的逃兵、被迫作伪证的小吏、因恐惧而背叛朋友的少年、为保家族名誉亲手溺毙私生女的母亲……他们都曾以为自己的沉默无关紧要,殊不知正是这些微小的退缩,筑起了守寂之人统治世界的基石。

而现在,这块基石正在崩塌。

三个月后,共忆庭发起“百日述魂”行动,派遣百名醒者携带记忆水晶巡游大陆,深入偏远山村、孤岛渔镇、战乱废墟,只为寻找那些仍被遗忘的灵魂之声。他们在沙漠中找到一位独居老人,他在日记本上写满了对亡妻的忏悔:“我不该听父亲的话休了你,只因为你生不出儿子。你走那天下了大雨,我一直站在门口看着你背影消失,却没敢追上去。”

他们在雪山寺庙发现一封尘封五十年的信,是一位僧人写给昔日恋人:“我剃度那天,你说你会等我。可我骗了你。我不是为了信仰出家,是为了逃避你父亲的报复。我懦弱了一生,连你的葬礼都没敢去。”

每一段陈述都被录入记忆核心,化作光点融入那道逐渐成型的第九门虚影。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奇异现象:有人梦见自己从未见过的亲人,在梦中对他们微笑;有人突然会唱一首完全陌生的歌谣,醒来后查证竟是某位已灭族群的祭祀之曲;更有甚者,一对素不相识的男女在街头相遇,彼此流泪相拥,只因他们的祖先曾在一场大屠杀中互救性命。

“记忆不再局限于血脉。”苏挽翻阅报告,语气复杂,“它正在跨越种族、地域、时间,形成一种新的联结方式。就像……灵魂间的回响。”

念安却神色凝重:“但这也会引来反噬。越是光明显现,阴影就越不甘沉寂。”

她的话很快应验。

某夜,三十六名共忆庭记录官同时遭遇袭击,虽无一人死亡,但所有携带的记忆水晶尽数被抹除。调查发现,攻击者使用的是一种早已失传的“忘咒残篇”,源自净忆司最黑暗时期的清洗手段。更令人震惊的是,施术者的灵脉波动竟与现任东陆宰相吻合。

朝野震动。宰相坚决否认,称这是栽赃陷害。然而就在舆论沸腾之际,一名年轻女子挺身而出,自称是宰相府早年失踪的侍女。她在共忆庭当众陈述:当年她无意撞见宰相与其幕僚密谋篡改史书,遂被施以秘法封印记忆,并囚禁十年,直至最近才侥幸逃脱。

她的话语经静语阵验证无误,血脉印记亦匹配真实经历。随着她回忆逐步恢复,更多证据浮现:宰相曾下令焚毁数百卷民间族谱,暗中操控多地祭祖仪式,甚至试图重建“净忆令”的现代版本??名为“心灵安宁法案”,实则以心理疏导为名,诱导民众自愿接受记忆淡化治疗。

此事掀起轩然大波。百姓愤怒,纷纷质问:“我们刚刚学会记住,你们就想让我们再忘一次吗?”

宰相最终被罢免,押入赎言牢。但他临行前冷笑一句:“你们以为记住就能改变过去?可悲。真正的权力,从来不在于真相是否存在,而在于谁有资格定义它。”

这句话像一根刺,扎进了许多人心里。

几天后,念安收到一封匿名信,里面只有一句话:

>“你说人人皆可发声,可若声音太多,反而听不清真相。混乱,才是最好的遗忘。”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忽然笑了。

第二天,她在共忆庭召开大会,宣布成立“辨音司”??专门负责甄别虚假记忆、识别恶意伪造、调解因回忆复苏引发的家庭纷争与社会矛盾。她亲自写下章程第一条:

>“我们不审判过去,但我们必须守护记忆的真实。谎言若借‘忏悔’之名横行,那么觉醒终将成为另一种暴政。”

此举赢得广泛支持,但也招来批评。有人指责她“建立新权威”,有人讽刺她“成了自己曾经反抗的那种人”。甚至有极端分子扬言要炸毁记忆墙,宣称“自由不应建立在集体愧疚之上”。

风波愈演愈烈,直到一个雨夜,一名少年闯入共忆庭,浑身湿透,眼神狂乱。

他说他是来自南方小镇的学生,父亲是个受人尊敬的医生。半月前,他在家中翻找旧物时,意外发现一本隐藏日记,记载着父亲年轻时参与人体实验的全过程??用贫困病人测试禁忌药物,导致数十人死亡。他崩溃之下质问父亲,却被狠狠扇了一耳光,还被告知:“那是国家任务,我不做,别人也会做。”

少年痛苦万分,既无法原谅父亲,又不忍举报。他听说共忆庭允许匿名陈述,便徒步走了七天赶来。

念安亲自接待他,引导他完成陈述流程。当少年按下手印、情绪数据稳定录入后,整个人瘫坐在地,泪流满面:“说出来……好像没那么重了。”

三天后,他父亲出现在庭外。老人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独自伫立雨中整整一日。黄昏时,他终于走进庭内,面对众人,一字一句说道:

“我有罪。但我请求你们,不要因此否定我后来救过的三千二百一十七条生命。我不是要赎免,只是希望我的儿子知道??人可以犯错,也可以悔改,哪怕用了半生。”

全场寂静。

念安走上前,递给他一块空白水晶:“您的故事,值得被完整记住。”

老人含泪点头,将手放在水晶上,开始讲述这四十年如何用行医赎罪,如何每夜梦见那些死去的面孔,如何在每个新生儿出生时默默祈祷:“这一世,我终于做了点好事。”

这件事之后,越来越多家庭选择共同前来共忆庭。父母向子女坦白过往污点,子女也反过来倾诉长期积压的怨恨。有些家庭因此决裂,但更多人找到了和解的可能。

一年后的春祭日,第九门的虚影终于凝聚成实体。它通体透明,形状不定,随观者心境变幻形态??有人见其如桥,有人视之似镜,还有人说它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门上浮现出八个字:

>**“众声归一,心门自开。”**

当第一缕阳光照上门扉时,整座门轰然洞开。

没有巨响,没有风暴,只有一阵温柔的风穿过世间每一个角落,吹散迷雾,唤醒沉睡的感知。那一刻,全球超过百万人都在同一瞬产生了相同的幻觉:他们看见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站在面前,无论生死,无论远近,轻轻对他们说:

“我听见你了。”

随后,一道信息直接烙印在所有醒者的意识深处:

>**第九门非为终结,而是新生。从此以后,记忆不再是负担,而是选择的力量。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但请永远记得,你也曾是谁。**

念安站在灯塔顶端,感受着那股贯穿天地的共鸣。她知道,守寂之人并未消失,他的意志仍潜伏在每一个劝人“放下”的温柔话语里,藏在每一句“何必追究往事”的安慰中。

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出真相,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痛苦,只要还有人在深夜对着星空低语“我记得你”??

光就不会熄。

风拂过她的长发,带来远方孩童的读书声。那是一群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朗读《共忆录》节选:

>“我们的祖辈曾因恐惧而沉默,

>我们的父辈曾因利益而说谎,

>但我们这一代,选择了记住。

>因为我们终于明白??

>真正的自由,始于敢于直视自己的勇气。”

念安微微一笑,转身走入双焰之中。

火焰跃动,映出她坚定的身影,也映出千千万万个正在觉醒的灵魂。

他们不再孤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