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161章 雪天里的民生账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第161章 雪天里的民生账

簡繁轉換
作者:王芯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14:20:31 来源:源1

第161章雪天里的民生账(第1/2页)

雪粒子打在民生院的窗棂上时,墨辰正在烛火下翻看新送来的《西境民生志》。

泛黄的宣纸上,除了屯田亩产、水渠里程,还记着许多“无关紧要”的事:烬云郡的百姓学会了用柳枝编筐盛粮,荒泽府的孩童在滤水站旁种了耐雪的菜苗,甚至连尘渊堡的堡主夫人,都带着仆妇们用白碱制作皂角——曾经的“禁地”妇人,如今竟成了民生坊市的“制皂好手”。

“大人,”

暗卫掀开棉帘进来,身上带着逼人的寒气,“皇城传来消息,陆相服软了。”

墨辰握笔的手顿了顿,烛火在他眼底投下晃动的影——自西境百姓代表进京后,朝堂上关于“民生院改制”的争执便没停过,陆承钧的服软,与其说是认输,不如说是看懂了这场“民心与旧规”的博弈。

“去把老铁匠请来,”墨辰合上志书,指尖划过“制皂好手”四字,“明日咱们去尘渊堡,看看百姓们的‘越冬储水窖’修得如何。”暗卫退下时,听见他低声补了句:“再带上虎娃他们编的柳筐,给堡里的孩子们送些麦饼——雪天路滑,别冻着。”

破晓时分,墨辰的马队踏进尘渊堡。曾被风沙笼罩的低洼地,如今覆着层薄雪,滤水站的木架上挂着冰棱,却仍在缓缓转动——百姓们用兽皮裹住齿轮,用炭火盆暖着滤筒,硬是让这“铁家伙”在寒冬里没停过。

老铁匠踩着积雪走进储水窖,忽然听见窖底传来孩童的笑声——虎娃正带着几个孩子,用柳筐往陶罐里装腌菜,旁边堆着新晒的肉干:“这是留给春荒时吃的,墨大人说,咱们得学会给自己囤‘希望’。”

墨辰蹲下身,摸了摸虎娃冻红的鼻尖,忽然看见窖壁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字:“墨大人教俺们挖窖,陆相派人送过盐……但俺们现在有自己的盐了!”

字迹旁边,画着个戴着斗笠的大人,正挥着铁锹挖水渠,旁边是冒热气的滤水器——比半年前的画更工整了些,却依然带着孩子的天真。

“大人,”

尘渊堡的堡主夫人抱着木盆走来,盆里是新做的皂角,“您尝尝这皂角水,洗过的手不裂了,连衣裳上的盐渍都能去。”

她指尖蹭过窖壁上的柳筐纹路,忽然笑了,“从前总觉得堡主的官威才是体面,如今看着孩子们在滤水站跑跳,才知道啥叫日子——是手里有粮,缸里有水,心里不慌。”

当尘渊堡的百姓在窖底分腌菜时,皇城的乾元殿正举行着一场特殊的朝会。

女帝将《西境民生志》摊开在龙案上,让文武官员传看那些带着泥土气的记录:“赤沙城滤水器改良第三版,百姓建言‘加木棚遮雨’”“裂岩州屯田契约新增条款:‘灾年减租,丰年捐粮一成助邻’”。

“陛下,”

新任户部尚书捧着志书,声音里带着震动,“西境的‘民生自治’,竟比官署章程更合实情——他们连‘公平秤’的刻度,都按百姓常用的陶罐容量定。”

楚怀瑾站在武将之列,忽然想起前日收到的密报:西境边军的粮草损耗率,竟因百姓自发修缮的驿站,从三成降到了半成——那些曾被贪腐啃食的“损耗”,在百姓的眼睛里,终究藏不住。

女帝望向殿外的飞雪,忽然想起墨辰在奏疏里写的最后一句:“臣闻,治大国若烹小鲜,然小鲜之味,不在庖丁之刀,而在渔者之网——网牢,则鱼鲜;民安,则国固。”

此刻,她终于明白,所谓“格局”,从来不是朝堂上的高谈阔论,而是让百姓能在风雪里握住温暖的陶罐,能在灾年里刻下自己的希望,能在土地上踩出属于自己的路。

“传朕旨意,”

女帝指尖划过志书上的“民生院”三字,“西境民生院改制为‘天下民生总署’,统管各州郡水利、屯田、匠作,直属皇权。凡民生事务,百姓可越级上达,无需经地方官署——”

她顿了顿,望向阶下肃立的墨辰,“墨卿,你可愿做这首任总署使?”

墨辰抬头,看见殿外的雪正落在乾元殿的飞檐上,远处传来隐约的驼铃声——那是西境的商队,载着滤水器和柳芽茶,往中境而去。

他忽然想起老铁匠说过的话:“大人,您教咱们握铁锹,其实是教咱们握自己的命。”

此刻,掌心的茧子忽然发烫,那是无数次蹲在泥地里、无数次接过百姓麦饼留下的印记。

“臣愿。”

他单膝跪地时,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殿内回响,带着风雪的清冽,也带着土地的厚重,“但臣有个恳请:总署之下,设‘百姓参议席’,每州郡推举三名民代表,可列席总署议事——大乾的民生,该让百姓自己说了算。”

殿内寂静片刻,忽然有位老臣迈出半步:“陛下,此例一开,恐乱了朝堂规制……”“规制?”女帝忽然笑了,指了指志书上虎娃画的齿轮,“当年墨卿在西境凿滤水渠时,也没人知道‘规制’该怎么写——但百姓知道,水能流进陶罐,就是最好的规制。”

这一夜,墨辰披着星雪回到西境。民生院的灯笼在风雪中明明灭灭,像散落的星辰,照亮了每一条滤水渠道。虎娃听见马蹄声,举着灯笼跑出来,发梢上还沾着腌菜的香气:“大人!俺们给您留了热麦饼,夹着新晒的肉干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1章雪天里的民生账(第2/2页)

他接过麦饼,热气透过粗布传来暖意,忽然看见工坊的窗纸上,映着学徒们的剪影——有人在刻滤水器图纸,有人在编新的柳筐,有人在教孩童识字,黑板上写着大大的“水”“田”二字,旁边画着歪歪扭扭的滤水器和粟米。

风雪呼啸而过,却吹不熄这些窗里的灯火。墨辰忽然想起白无痕的清心诀,此刻终于彻底懂了:所谓“道”,从来不是高悬天际的法则,而是落在百姓掌纹里的茧,是刻在窖壁上的希望,是风雪夜归时,有人为你留的一盏灯,一块热麦饼——这,才是大乾王朝最坚实的根基,最温暖的“天道”。

远处,滤水器的齿轮仍在转动,将积雪融水引入千家万户。墨辰望着这片曾被旱魔肆虐的土地,如今却在风雪里透着生机——不是因为某个人的铁腕,而是因为千万人一起,用铁锹、用齿轮、用掌心的温度,把裂土变成了沃土,把灾年变成了丰年,把“天要亡我”的叹息,变成了“我命由我”的长歌。

雪越下越大,虎娃忽然拽了拽他的衣角:“大人,等开春了,咱们能不能在滤水站旁边种桃花?”

墨辰笑了,揉了揉孩子的头:“好,咱们种满西境的滤水站,让桃花开在水渠边,开在百姓的家门口——就像这民生总署的灯火,总有一天,会从西境传到东境,传到大乾的每一个角落。”

虎娃似懂非懂地点头,举着灯笼跑回工坊,身后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脚印,在雪地上连成线,通向远处亮着灯火的家。而墨辰知道,这每一盏灯火,每一个脚印,每一张百姓的笑脸,都是大乾王朝最动人的“续写”——比起朝堂的权谋、境界的破劫,这人间的烟火,才是他穷尽一生,想要守护的“大道”。

风雪渐歇时,滤水器的转动声与百姓的笑声混在一起,飘向渐亮的天际。新的一天,终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带着滤水器的清响、柳芽茶的清香、麦饼的温热,堂堂正正地,掀开新的篇章——而这一次,书写篇章的人,不再是某个钦差、某个帝王,而是千万个握着铁锹、握着齿轮、握着自己命运的大乾子民。

这,才是真正的破境,真正的重生——在土地里扎根,在民生里铸魂,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破局者”。

另一边,自从上次林莉与夜无咎相认后,林莉便给夜无咎洗白身份,让他当自己的亲卫,伺机而动寻找合适的机会诛杀丞相陆承钧。

这天早朝结束后,陆承钧还是终日为没能除掉墨辰而烦恼,并且楚怀瑾更是将自己藏的更深了,装作一副忧国忧民的爱国大将军,很显然楚怀瑾得到了高人的点拨。

从明面上来看,就是按兵不动,让陆承钧去蹦跶,毕竟枪打出头鸟嘛!

“真他妈的晦气,没想到老夫为官三十年,斗不过老奸巨猾的楚怀瑾也就罢了!居然没想到会被墨辰这个小混球拿捏得死死,老夫实在不甘心啊!”

陆承钧猛地将茶盏掼在青砖上,碎瓷片溅得脚边的夜冥冷烬眼皮微抬。他盯着案头“墨辰晋升黄魄境”的密报,指节捏得泛白,袖口的朝珠被揉得哗啦作响——黄魄境,那可是连新武学诞生后,很多人都未必企及的境界,如今竟落在那个曾被他视作“泥腿子”的武夫身上。

“冷阁主可知,黄魄境强者周身凝‘魄光’,寻常刀剑未近身便会被震碎?”他忽然抬头,望向对面指尖摩挲茶盏的夜冥冷烬,喉间滚过一声闷哑的怒笑,“当年大国师何等风采,也栽在你我手里,如今一个墨辰……”

“承钧兄慌了?”冷烬忽然笑了,声线像淬了冰的刀刃,周身漫出的威压让窗棂上的积雪簌簌滑落,“黄魄境又如何?当年大国师的‘星轨术’能窥天命,还不是折在‘人心’二字上。”

他指尖划过案上未合的黑账,停在“西境百姓护粮”的记录上,“在下听闻,墨辰近日总往屯田处跑,连虎娃那孩子都能摸准他每日辰时初刻必过滤水桥——这便是破绽。”

陆承钧瞳孔微缩,想起密报里那句“墨辰常与百姓同席吃饭,掌心磨出的茧子比铁匠还厚”。朝珠在胸口硌得发疼,他忽然扯下一颗攥在掌心,玉珠边缘的棱角扎进肉里——黄魄境的强者又怎样?只要他还顾着那些“泥腿子”,便有可乘之机。

“你的意思是……”他抬眼望向冷烬斗篷上的星纹,那是当年两人密谋灭门时的暗号,“拿百姓做饵?”

“承钧兄果然通透。”冷烬起身时,斗篷扫过地面的碎瓷,发出细碎的响,“下月初三,镜月湖滤水节,百姓必聚在桥头祭水神——墨辰向来要去。在下已买通杂耍班子里的‘飞刀手’,他的刀上淬了‘蚀魄散’,纵是黄魄境的‘魄光’,也能磨掉三分。”

他忽然凑近,压低声音,“不过这价码……黄魄境的脑袋,可比寻常武夫贵上三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