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202章 血字迷踪·市井谣刀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第202章 血字迷踪·市井谣刀

簡繁轉換
作者:王芯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14:20:31 来源:源1

与此同时,楚凡正在摄政王府自己院内翻找儿时的旧物,以确认巧云究竟是不是小九,忽然听见角门方向传来兵器坠地的轻响。

他急忙冲出门,却只看见地上蜿蜒的血迹,以及角门匾额上未干的血字那是用指尖蘸血写的“陆”,笔锋颤抖着将偏旁写得离字体太远,笔画断裂处像被生生扯开般歪斜——那字迹跟王爷书房字画的笔法相似,只是因受伤生疼,指尖使不上劲,落笔时总控制不住歪斜,才显得这般仓促狼狈。

“公子!”巧云举着灯笼赶来,看见血迹时瞳孔骤缩,“这是王爷的笔法!看来王爷临终前在指认凶手……他也姓陆,难不成和陆承钧有亲族关联?”

楚凡的指尖死死扣住手掌边缘,全身被冷汗浸透——他早该想到,陆承钧在神机营安插了暗桩,否则,晋王叛变时神机营百卫张羊带领的神机卫就不会被抽走。

“传我命令,即刻封城!”

楚凡怒目圆瞪,盯着地上被割了头颅的尸体,再看看摄政王府门前横七竖八的侍卫尸体,转身将禁卫军令牌塞给闻声赶来的赵烈,“你拿我的令牌,命禁卫军见陆东山便缉拿,若敢反抗,当场格杀!”

“属下遵命!”

话音一落,赵烈带着王府亲卫疾驰而去——他因对摄政王忠心耿耿,早已从亲卫指挥使升任卫将军,统辖禁卫军,此刻见主公遇害,眼底燃着怒火,腰间佩刀出鞘半寸,刃口在灯笼光下泛着冷光。

“巧云,你留在府中寸步不离保护母妃!”

楚凡没等她应声,足尖点地,借着檐角月光朝神机营大本营掠去,衣摆带起的风卷落几片残叶,在血泊里划出细碎的痕。

“哈哈哈……”

当装着楚苍澜头颅的铅盒,被送入地下追杀神榜时,一个带着面具的男人发出诡异的笑声,“楚苍澜啊……楚苍澜,你不是看不上我吗?怎么最终还是死在我随口一句话中,区区五十万两而已……就能让昔日令人闻风丧胆的摄政王魂归九天……哈哈哈……”

陆东山怀揣银票,带着十几个神机卫匆匆离去,脚步声渐渐消失在黑暗里。

待那动静彻底听不见了,面具男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月光透过斑驳窗棂洒在他身上。他抬手,手指缓缓勾住面具边缘,动作带着几分迟缓,似是在回味这一刻的快意。

随着面具一点点摘下,烛光摇曳中,露出的面容竟有**分像年轻时的楚苍澜,尤其是那眉眼间的英气,如出一辙,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沧桑与狠厉。

他对着月光端详自己的脸,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仿佛在和记忆里的楚苍澜对视&nbp;,轻声呢喃“你风光了一辈子,最后还不是败在我手里。”

拿到银票后,陆东山带着十几个跟他出生入死的神机卫立马出城。

很快他们来到城外东南边的破庙,此时他正坐在的蒲团上,听着夜雨敲打瓦面的声音。

怀中的银票还没捂热,却抵不过心底的空荡——他杀了摄政王,却没敢去大牢见陆承钧最后一面,怕看见对方眼中的失望。

“这是给你们的——”

陆东山指尖捏着一叠银票,在破庙摇曳的烛光里站起身,按人头依次递向面前的神机卫,银票边缘还带着他掌心焐热的温度,“每人一万两,回乡盖房娶妻,守着田地过安生日子,别再趟官场和江湖的浑水了。这些银子置田产、办喜事、养妻儿,够你们这辈子踏实实过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紧绷的脸,忽然笑了笑“放心,你们的底子我护着——当初招你们入神机营时,递上去的全是假名假户籍,真实姓名、祖籍、生辰八字,我连半张纸都没往府上备。”

话音落,有人猛地抬头,眼里闪过震惊——原来一年前陆东山坚持“用他给的名字入册”,早就在这儿埋了退路。

“跟着陆相爷这么多年,别的没学会,给弟兄们留条活路的心思,还是攒下了些。”

陆东山指了指佛像背后的暗格,鎏金佛衣在夜风里晃出细碎的光,“暗格里是便服,粗布衣裳耐脏禁穿,换上后把神机营的铠甲全拆了,甲片扔进庙后枯井,布料撕成条烧了——从今往后,你们就是乡下种地的张三李四,没人能顺着户籍追上你们。”

“属下遵命!”

有人接过银票时指尖发颤,不知是因为银子的分量,还是因为这突然而来的“退路”。

众人跟着他走向佛像,破庙的瓦缝漏下月光,在他们褪去的玄色甲胄上镀了层冷霜,唯有陆东山腰间未解的玉佩,还刻着当年陆承钧亲手赐的“东山”二字——他没学成老狐狸的全部权谋,却终究在这杀人如麻的世道里,给跟着自己的弟兄,抠出了一条能踩进泥土里的生路。

陆东山盯着众人换完便服,将神机营铠甲拆成碎片丢进枯井,火苗腾地窜起,玄色布料在火里蜷成黑蝶,带着金属甲片的灼响。

他腰间的“东山”玉佩硌着皮肉,忽然想起陆承钧没入狱前,某次雨夜对坐吃饭,老人夹了筷他爱吃的酱牛肉,忽然握住他沾着油星的手说“东山,权谋不单单是杀人的刀,有时也是护人的盾。”

如今刀确实挥了,护的却不是天下,而是这十几个跟着他在血里打滚的弟兄。

“头儿,您……真不和我们一起走?”有人系完粗布腰带,抬头看他。月光从破庙漏瓦处砸下来,在他眼下青黑处割出一道阴影——从昨夜密谋杀摄政王到此刻,他没合过眼。

他笑了笑,指尖蹭过案上未燃尽的银票边角,烫得指尖发颤“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去处理。”

没说的是,他此刻是楚凡认定的“刺杀摄政王凶手”,更是女帝眼里“搅乱京畿兵权”的棋子——摄政王一死,他手里八十万大军群龙无首,他知道太多暗桩秘辛,哪方势力都容不得他活着。这银子能护弟兄们回乡,却护不住他这颗握过杀人刀、沾了权谋血的头。

众人走后,破庙只剩他一人。烛火跳了跳,映出佛像背后暗格的木纹——除了便服,他还留了一套寻常士子的青衫,袖口绣着半朵残菊,是妻子一个月前给他缝的。

那时她腕间戴着串琉璃珠,边绣边笑“琉璃易碎,人心难碎。”如今珠子还在青衫口袋里,硌得他掌心发疼,布料上的皂角香混着破庙霉味,忽然让他想起小儿子出生时,妻子抱着孩子说“别总在官场熬,咱们回家种地”。

他猛地甩头,指尖摸到青衫口袋里的琉璃珠,忽然想起陆承钧入狱前说“别让家人卷进权谋”——他若去天牢,便是把“妻子在邻国”的线索留给楚凡。

掌心的银票压痕和琉璃珠的棱角撞在一起,他将青衫塞进包袱,腰间佩刀却没解“防贼”防的从来不是江湖宵小,是高位者眼里的草芥人命。

刚跨出庙门,夜雨大了些,檐角水滴砸在他手背,凉得发疼。远处更夫敲梆“一更天——防贼防盗——”

他低头看掌心的银票压痕,忽然想笑这世上最该防的“贼”,是那些把“陆东山”“楚苍澜”都当棋子摆的人,比如那个面具男,比如……他没敢往下想,指尖捏碎琉璃珠串,珠子滚落在青石板上,像妻子当年掉的眼泪。

运转轻功提步往东南方向走时,他指尖还留着午后塞给老茶倌的碎银棱角——那老头总在城门口的老槐树下摆茶摊,见人就晃着缺了口的茶碗“哎您说怪不怪?今儿晌午我瞅见个穿青衫的汉子,慌里慌张往西南官道跑,那步态跟告示上的陆东山一模一样!”

这话混着茶沫子泼在青石板上,被过往的脚夫踩成细碎的“证据”,转眼就成了绸缎庄老板娘跟绣娘的嘀咕“难怪西南大将军最近总关着辕门,敢情是收留了自家堂哥?”

他算准了市井的舌头比快马还快。此刻巷口的烧饼铺飘出葱油香,掌柜的正给熟客装饼“您猜怎么着?西市的王屠户说,昨儿夜里看见三辆带篷马车进了西南大将军府后巷,车辙印子深得能埋住马蹄——可不是往里头运兵器么!”

这话被买饼的更夫听了去,敲梆时便多了句尾音“三更天——防贼防盗——西南有匪亲连亲嘞!”梆子声撞在青砖墙上,惊飞了檐下避雨的麻雀,却把“陆东山逃往西南”的“真相”,敲进了每个路人的耳朵。

楚凡哪会怀疑?当他在摄政王府听见亲卫转述“城门口茶倌亲眼看见”“烧饼铺掌柜说得有鼻子有眼”,那些带着烟火气的“亲眼所见”,比任何密报都更像“活着的证据”。

急怒之下,他不会细想老茶倌的碎银是他给的、王屠户的马车其实装的是粮草——市井百姓不懂权谋,却最会把“看见的影子”编成“可信的故事”,何况“堂弟收留堂哥”本就是常人眼里的“人之常情”。

靴底碾过东南方向的湿泥,他听见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议论“听说禁卫军往西南去了!”

“可不是嘛,陆东山跟西南大将军那关系,可不就得往那儿跑?”

夜风裹着这些话掠过他青衫,袖口的残菊被吹得晃了晃——这满城的“亲眼所见”,早替他在楚凡心里钉死了“西南逃路”的标签。

而他此刻踩过的泥点,混着东南方的晨雾,正悄悄替他抹去行踪,就像市井里的谣言,用无数个“模糊的真相”,织成了让对手不得不钻的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