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430章 智锐仁心昭世光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第430章 智锐仁心昭世光

簡繁轉換
作者:王芯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1 04:54:51 来源:源1

第430章智锐仁心昭世光(第1/2页)

死寂笼罩城头,只剩下洪水的咆哮和老将军沉稳的呼吸。三日后,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扼住喉咙,汹涌的洪水果然开始肉眼可见地消退!劫后余生的人们狂喜之余,有人忍不住问:“将军,既有此判,为何早不言明?”

老守将摩挲着断枪上那一道道深浅不一、记录着无数次搏杀的刻痕,眼神平静无波:“事未定局,言之凿凿,不过徒增纷扰,空耗人心。不如静待……待这洪水自己开口说话。”

叶昭凤的目光落在他甲胄袖口一处磨得发白、打着厚厚补丁的破损处——那是他年轻时在另一次抗洪死战中,被崩裂的巨石划破留下的。此刻,她心中豁然贯通,想起了太庙深处供奉的那些字字千钧的“守成策”,哪一字一句,不是先辈们用漫长岁月、血泪教训,乃至生命熬煮出的智慧结晶?

“老者的智慧,绝非纸上谈兵的机巧谋算,”楚凡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敬意,眼前浮现镇北王楚吞岳那张饱经风霜却眼神锐利的脸,耳畔仿佛响起他常说的那些话:“打仗要观云识气,治国需体察民瘼。”

那些看似平实的言语,背后承载的却是数十年戎马倥偬、治乱兴衰沉淀下的血泪真知。“那是将日子过成了最精准的尺,一寸寸,丈量出了世事的深浅与无常。”

楚凡望着老守将挺立城头、仿佛与城墙融为一体的身影,轻声道:“脱凡境的‘智’,便是悟透真正的通达,并非看破红尘、超然物外,而是看透了‘万物运行皆有其恒常之理’,从而能在纷繁乱象中,捕捉那稍纵即逝的征兆,于无声处听惊雷。”

**少者之锐关**

混沌如墨汁滴入清水,晕染变幻,最终定格为一间宏大却略显陈旧的书库。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和墨锭混合的独特气味。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虚影,正伏在堆积如山的古籍中。他眉头紧锁,手中一管狼毫小楷笔悬在半空,对着摊开的一册被奉为圭臬的“权威注本”《水经注》,用力地摇了摇头。

“此处不对!”少年低语,眼神锐利如鹰隼发现了猎物。他不再犹豫,笔走龙蛇,在旁边的素纸上飞快地书写、勾勒。他发现权威注本中关于某条重要河道的走向描述,与他偶然听闻的乡野传闻存在巨大矛盾。质疑的念头一旦燃起,便无法熄灭。

次日,少年便背上简单的干粮行囊,揣着自己绘制的草图,踏上了漫漫求证路。沿着那争议的河道,他餐风露宿,跋涉了整整三个月。

攀悬崖,涉险滩,访渔夫,问樵子,用脚步丈量每一处河湾,用简陋的工具测绘每一段水流。最终,一幅笔触尚显稚嫩却无比精准详实、标注着前人未发现的险滩暗礁的全新水系图,在他手中诞生。

当他将心血之作呈给书库中皓首穷经的老学究们时,迎接他的却是暴风骤雨般的呵斥。“黄口孺子!乳臭未干,也敢质疑先贤定论?!”“狂妄!不知天高地厚!”图纸被粗暴地掷于地上,沾满尘埃。

少年并未被这阵势吓倒,他挺直了单薄的脊梁,俯身拾起图纸,指着图上用朱砂醒目标出的一处狰狞礁石群,声音清朗而坚定,穿透了书库的沉闷:“诸位先生!前人未曾亲见此处水下暗礁密布,故注本有误。我亲眼所见,亲身所测,便不能让后来的行船者,再蹈此覆辙险境!”

后来,他这幅饱含心血和勇气的图,果然被水师采纳,在无数次航行中成功避开了触礁之险。而书库幽暗的角落里,那幅曾被弃若敝履的图纸,早已被后辈学子偷偷寻回,怀着敬意,精心装裱悬挂。

“少者的锋芒,绝非初生牛犊不识险恶的莽撞,”叶昭凤望着少年在河道边攀爬、测量,被荆棘划破衣衫也毫不在意的身影,胸中涌起一股久违的热流。

她清晰地忆起自己豆蔻年华时,顶着“牝鸡司晨”、“女子不得干政”的如山压力,硬是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凭一己之辩,力推漕运改革方案时的情景。那份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那眼中容不得半分谬误的执着,与眼前这执拗少年何其相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0章智锐仁心昭世光(第2/2页)

楚凡亦想起儿子叶念凡在凌霄城大刀阔斧推行“新学”时,被一群老臣指着鼻子痛骂“离经叛道”、“数典忘祖”的场景。少年却梗着脖子,眼神清亮如星:“旧书典籍要读,祖宗之法要敬,但新的道理也要讲!墨守成规,只会让活水变成死潭!”

楚凡唇角不禁勾起一丝笑意:“脱凡境的‘锐’,便是彻悟:有些棱角,不必为了迎合世俗而刻意磨平。正是这些看似扎手的棱角,才能劈开陈腐僵硬的旧壳,让外界新鲜的光与风,得以透入这沉寂之地,滋养出新的生机。”

**强者之仁关**

混沌骤然沉降、凝聚,化作一片尸山血海、硝烟未散的惨烈战场。空气中充斥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气息。

一位浑身浴血、甲胄破损的将军虚影,如同刚从地狱归来的杀神,正沉默地站在敌军主帅血肉模糊的尸体前。他手中那柄饮饱了鲜血的长剑,犹自滴落着暗红的血珠,砸在焦黑的土地上,发出轻微而惊心的“嗒…嗒…”声。

周围,是杀红了眼的士兵。他们望着遍地同袍的残躯,胸中的悲愤与嗜血的杀意如火山般爆发,嘶吼声震天动地:“屠城!屠城!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雪恨——!!!”无数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不远处那座刚刚被攻破、城门洞开的城池,仿佛要将它生吞活剥。

将军缓缓抬起低垂的头颅。他脸上血污纵横,看不清表情,只有那双深陷的眼窝里,射出两道异常沉静、却又蕴含着不容置疑威严的目光。他手臂肌肉贲张,猛地将染血的长剑“锵啷”一声,狠狠插入脚边的土地,直至没柄!

“开粮仓!”将军的声音沙哑却如洪钟,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喧嚣,“赈济城中百姓——!”

“将军——!”他身边最信任的副将目眦欲裂,悲愤地嘶吼,“他们…他们杀了我们三万手足弟兄啊!此仇不报,天理难容!!”

将军没有看副将,他的目光越过残破的城垣,投向了城楼之上。那里,几个衣衫褴褛、吓得面无人色的孩童,正紧紧抱在一起,瑟瑟发抖,清澈的眼中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恐惧。

将军的眼神似乎波动了一下,他抬起沾满血污的手,指向那些孩童,声音低沉,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可那些孩子…他们的手上,可曾沾染过我们兄弟的血?我十五岁从军,二十载沙场纵横,见过太多屠城之后的景象……”

他的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沉痛的回忆,“能活下来的人,眼中…都没了光。我们今日浴血奋战,为的是止戈,为的是太平,不是为了泄愤,不是为了制造更多…眼中无光的行尸走肉!我们赢了,该让光重新回到他们眼里,而不是…让这黑暗变得更浓,吞噬掉最后的人性!”

死寂。只有风卷着血腥味呜咽而过。士兵们紧握武器的手,慢慢松开了几分,眼中的疯狂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茫然和……疲惫。

后来,那座曾险些被愤怒吞噬的城池,幸存的百姓们自发地为他竖起了一座石碑。碑上没有刻写任何显赫战功,只有五个朴拙却重逾千钧的大字:“**止戈方为力**”。人们口口相传:那位将军,让刀剑放下时展现的力量,远胜过他挥起屠刀之时。

“强者的仁慈,从来不是懦弱的退让或优柔寡断的妥协,”

叶昭凤凝望着将军下令士兵们不分敌我,一同收敛掩埋战场上所有尸骸的宽阔背影,心中波澜起伏。她想起了自己当年平定那场席卷南疆的叛乱后,面对朝中汹涌的“株连九族、斩草除根”之声,力排众议,赦免了大批被裹挟的余党,将他们编入劳役,去修建水利、开垦荒地。

那些曾被绝望笼罩的人,后来竟成了最勤恳、最卖力的工匠,用汗水洗刷了过往,也守护了一方水土的安宁。

最终版本精彩不通顺吗笨豆芽三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