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159章 婴化成人踏圣境之门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第159章 婴化成人踏圣境之门

簡繁轉換
作者:王芯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14:20:31 来源:源1

第159章婴化成人踏圣境之门(第1/2页)

“陛下,”陆承钧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朝珠撞击声比往日急促几分,“墨辰在西境广开工坊,纵容百姓议论朝政,甚至私刻‘钦差恩碑’,这是逾制!”

他甩动广袖跪下时,袖中滑落一张纸——是赤沙城百姓自发刻的“墨公治水碑”拓片,上面“铁面救民”四字被摸得发亮。

女帝抬眼望向阶下的墨辰,见他铠甲上还沾着未褪的土色,却比离京时多了份沉稳。“陆爱卿觉得,”她指尖敲了敲虎娃的“丰收图”,“百姓刻碑,是为了记他的私恩,还是为了记大乾的恩典?”

未等丞相回答,墨辰已单膝跪地,将牛皮囊中的百姓图纸呈上:“陛下,这是西境子民对屯田水利的建言,每一笔都是他们蹲在田埂上画的。臣以为,所谓‘逾制’,若逾的是官老爷的‘制’,却合了百姓的‘心’,便是大乾该破的旧制。”

陆承钧脸色骤变,正要反驳,却见楚怀瑾大步跨进殿内,怀里抱着个裹着粗布的物件:“陛下,这是裂岩州百姓送来的‘报喜礼’——用镜月湖的滤水养出的鲫鱼,足有巴掌长!”

鱼在木盆里蹦跳着,溅起的水花落在奏疏上,却让女帝眼底泛起笑意——比起丞相的“逾制”弹劾,这尾活鱼,才是西境真正的“祥瑞”。

当皇城的早朝在鱼跃声中落幕,西境的烬云郡却腾起冲天火光。老铁匠刚哄孙儿睡下,就听见窗外传来喊杀声——数十个蒙脸人举着松明火把,正往工坊的木料堆泼桐油。他抄起墙角的铁锹冲出门,却见为首的蒙面人腰间挂着块眼熟的玉佩——是曾被墨辰查办的荒泽府府尹亲信。

“烧了这些破玩意儿,看那些泥腿子还怎么跟咱们作对!”

蒙面人挥刀砍向工坊的木牌,“陆相说了,断了他们的手艺,就是断了墨辰的爪牙!”

话音未落,却听见四周响起梆子声——是工坊的学徒们敲着铜盆、举着灯笼涌来,虎娃带着一群孩童抱着陶罐冲在最前,罐子里装的不是水,是白天晒好的盐碱粉,往火里一撒,腾起的烟雾呛得蒙面人睁不开眼。

“老东西,找死!”

有人举刀劈来,老铁匠却忽然想起墨辰教的话:“百姓手里的工具,既是谋生的家伙,也是护家的武器。”

他将铁锹往地上一磕,铁锹头的木柄裂开,露出藏在里面的铁刺——这是神机营工匠教他们做的“护坊器械”。

当巡骑赶到时,火光已被百姓们用沙土扑灭,蒙面人缩在墙角发抖,而老铁匠正举着带血的铁锹柄,守在工坊门口——身后是一群攥着木棍、陶罐的百姓,眼里映着未灭的灯火,比任何兵器都亮。

这夜,墨辰被女帝单独召入御书房。案上摆着两本账册,一本是户部的明账,一本是暗卫从丞相府密道搜出的黑账——黑账里清清楚楚记着,西境灾粮每十车就有三车掺沙,而“损耗”的粮饷,竟被陆承钧以“士绅捐输”的名义,转入了自家田庄。

“墨卿可知,为何朕始终未动陆承钧?”

女帝指尖划过黑账上的朱红批注,烛火在她眼底投下深沉的影,“大乾的朝堂,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他背后连着的,是百年士绅根基,是六部运转的旧规……”

“所以陛下需要西境的‘新根基’。”墨辰忽然接过话头,从怀中掏出另一本账册——是西境“民选粮正”记录的分粮账,每一笔都按了百姓的指印,“当百姓能自己管粮、管水、管屯田,所谓‘士绅根基’,便不再是唯一的倚仗。”

女帝抬眼望向他,忽然想起墨辰在西境推行的“匠人工坊自治”——百姓推举坊主,自行制定器械修缮规则,甚至连屯田纠纷,都先由坊内耆老调解。这分明是在朝堂之外,织了一张“民心之网”,虽散落在西境各地,却比任何官署都更贴近土地。

“明日早朝,”女帝将黑账推到墨辰面前,“你替朕宣旨:西境六城,永免三年盐碱地赋税;匠人工坊改制为‘西境民生院’,直属朝廷,由你兼领院使。”

她顿了顿,指尖敲了敲虎娃的“丰收图”,“至于陆承钧……让他去西境看看吧,看看他口中的‘泥腿子’,如何用铁锹和齿轮,把荒土变成粮仓。”

次日清晨,墨辰站在皇城城头,看着陆承钧的马车驶出城门——车帘缝隙里,露出他震惊的脸。

昨夜,当墨辰将百姓们的“分粮账”摔在朝堂上时,满朝文武都看见了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虎娃家领米五升,娘说留两升做种子”

“老铁匠捐出三斤铁,换得工坊学徒名额”。这些被文官视为“粗鄙”的记录,却比任何华丽奏疏都更有分量。

“大人,”飞骑统领忽然递来个布包,“是西境百姓托人捎来的,说让您尝尝新晒的柳芽茶。”

墨辰拆开布包,淡绿色的柳芽散发出清苦的香——那是烬云郡的百姓用新栽的柳枝晒的,据说能解春燥。他捏了撮柳芽放进茶盏,看着热水冲开叶片,忽然想起老铁匠在信里写的话:“大人,如今俺们知道了,这世上没有救苦救难的神仙,只有带着咱们一起拼命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9章婴化成人踏圣境之门(第2/2页)

皇城的晨钟响起时,西境的工坊里已传来齿轮转动声。虎娃踮着脚往滤水器里添竹炭,忽然看见远处有马队驶来,旗幡上的“民”字被春风吹得猎猎作响——那是新成立的“民生院”巡察队,领头的正是当初教他插柳的边军大哥。

墨辰望着天边的朝霞,忽然觉得这皇城的高墙,终究挡不住西境吹来的风——那是带着泥土香、带着柳芽青、带着百姓笑声的风,正从裂土中吹来,从水渠中吹来,从工坊的灯火中吹来,吹开朝堂的陈规,吹亮大乾的晨光。

而他知道,自己终究不是孤身一人。当老铁匠握紧铁锹,当虎娃举起陶罐,当无数双百姓的手在西境的土地上劳作,便已织就一张比权谋更坚韧的网——那是民心之网,是生机之网,是让大乾王朝真正站稳的,土地的根。

晨雾渐散,茶盏里的柳芽在水中舒展,像极了西境破土的新芽。墨辰端起茶盏,任由清苦的茶香漫过舌尖——这滋味,正如他走过的路:有旱魔的涩,有权谋的苦,却终究,有新芽破土的甜,有百姓眼底的暖。

这一次,他不再是孤身的钦差,而是带着千万人希望的引路人。而大乾的故事,也将从这杯柳芽茶开始,从这方裂土开始,长出新的枝桠,开出新的花——哪怕前路仍有风雨,却已没人能阻止,这扎根土地的生机,浩浩荡荡地,向天下蔓延开去。

此时,结界内的六人在数月苦寻后终于寻到万妖谷出口。

岩壁缝隙间漏进的微光映着他们染血的衣襟,掌心还留着与妖物缠斗时的灼痛——但此刻眼底皆凝着欣喜,数月来在毒雾、妖阵与生死边缘打磨出的沉稳,让他们踏向出口的步伐格外坚定。

穿过最后一片垂落的藤蔓时,潮湿的夜风裹着外界的草木清香扑面而来。天墟武神指尖抚过结界边缘的灵纹,感受着体内化神境灵气的翻涌——那些曾在瓶颈处徘徊的阻滞,竟在望见出口的刹那悄然松动。

地罡武神的重锤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越的回响,惊起几只栖息的夜枭,却也震得他丹田处的“化神婴”泛起微光。

六人依次跨过结界的“气墙”,衣摆被灵气风暴掀起时,眼底同时掠过讶异——出口外的灵气浓度远超谷内,如潮水般涌来的天地之力撞在他们的灵气屏障上,竟让化神境的瓶颈发出细碎的震颤。

红焰武圣摸着胸前半枚温热的血符残片,忽然听见玄溟武神低笑一声:“看来这趟谷中的磨砺,倒让天地法则记住了咱们的气息。”

密林中的月光穿过树冠,在他们发顶洒下银辉。曾经在谷内步步惊心的困局,此刻化作身后渐暗的阴影,而前方摇曳的萤火,正映着出口外那片尚未踏足的天地——六人对视一眼,脚步未停,唯有腰间的灵器轻鸣,似在为这场“寻得出口”的劫后重生,奏一曲轻缓的余韵。

天墟武神掌心的“化神婴”最先泛起微光。

那团蜷缩如新生儿的淡白光影本只有巴掌大小,蜷缩在他丹田处时还带着化神中期的虚浮感,此刻却在结界出口的灵气风暴里缓缓舒展——指尖先透出一点金红,像被火漆灼过的雪,淡白渐染霜色,婴孩小臂上的灵气纹路从“溪流状”凝成“百川脉络”,待他踏过结界边缘的青石,光影已长至胸口,眉眼轮廓清晰如白玉雕琢,发梢甚至凝出一缕淡金——那是化神后期的征兆。

地罡武神的“婴”带着厚重的土黄色,本如陶土捏成的小偶,此刻却在灵气冲刷下“生长”得极快。

化神中期时还攥着小拳头的光影,此刻五指张开按在他心口,土黄渐成琥珀色,腰间甚至凝出半件“甲胄虚影”——那是他主修的“地脉法则”具象化,当婴孩足尖触到地面,脚下竟泛起蛛网般的土纹,光影从膝盖开始“灌浆”般变实,琥珀色里翻涌着岩屑般的细碎金光,待他轰碎挡路的枯木,光影已与他齐肩,眉目间尽是化神巅峰的沉凝。

玄溟武神的“婴”最是清冽,化神中期时还似一团凝结的月光,此刻在密林夜露中染上星子般的幽蓝。

光影从指尖开始“着色”,腕间先缠上墨玉般的纹路,那是他独门“墨道法则”的雏形,婴孩眼尾泛起幽蓝荧光,身形从“蜷坐”转为“盘膝”,蓝光大盛时,竟在他身后凝出半卷未展的“墨卷”——化神大圆满的气息轰然炸开,光影突然睁开眼,瞳孔里流转的已不是孩童的懵懂,而是接近圣人境的冷锐,衣摆处甚至凝出了墨色流苏。

黄穹武神的“婴”带着灼目的橙红,本如蜷缩的火蝶,此刻在灵气中舒展双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