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538章 驭规开生路,殊途证本心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第538章 驭规开生路,殊途证本心

簡繁轉換
作者:王芯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1 04:54:51 来源:源1

第538章驭规开生路,殊途证本心(第1/2页)

叶昭凤看着楚凡的举动,目光扫过那些繁复的阵规,心中涌起强烈的共鸣。这何其相似于她治理大乾朝堂!

那些看似刻板的礼制律法,是维系庞大帝国运转、防止混乱的根基,如同这迷宫中的阵规,不可或缺。但若为政者一味死守陈规,不知变通,那这些规矩便会从稳定器变成束缚手脚、阻碍发展的沉重枷锁,最终导致帝国僵化腐朽。

她在那个标注着“声动则阵起,音消阵方歇”的菱形晶石阵眼前停下。按照规则,发出任何声音都会触发阵法攻击。

叶昭凤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甚至连呼吸都变得微不可闻。她只是静静地站立,玄色龙纹袍无风自动。强大的帝王意念悄然扩散,精准地模拟着自然界最细微、最普遍却又最容易被阵法规则所“忽视”的一种频率——风吹过草叶的沙沙声!这声音微弱、持续、充满了自然的韵律。

嗡!

菱形晶石阵眼果然被“触动”了!光芒亮起!然而,因为触发它的“声源”并非闯入者发出的噪音,而是被模拟出的“自然之风”,阵法产生的反应也截然不同!预想中的杀招并未出现,晶石阵眼射出的并非毁灭光束,而是一道柔和纯净的乳白色光柱!光柱在叶昭凤面前延伸、凝固,最终化作一道横跨幽暗水潭、散发着安宁气息的光桥!

两人在这由无数规则构成的迷宫中穿梭前行。叶昭凤时而遵循“进三退一”的阵规避开骤然爆发的寒冰陷阱;时而又以帝王“洞察秋毫”之能,在“心疑生幻象”的阵眼处,以无上意志力稳定心神,看破层层叠叠的恐怖幻象,直指核心阵眼,暂时关闭幻阵。

楚凡则时而利用“踏右引左生”的变通之法,避开死路;时而又在“光暗相生”的阵眼处,巧妙引动一处光源,利用规则在另一处制造出安全的阴影路径。

他们的行动,如同治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帝国:恪守律法的核心底线不容触碰(遵循核心阵规),但在具体执行中,又充满了灵活机变、因地制宜的智慧(变通运用规则)。这迷宫,就是他们帝王术与权谋道最好的试炼场。

当他们最终突破重重阻碍,踏足迷宫最核心的玄黑平台,站在那刻着“阵无定法,规是根基”的灰白石碑前时——

轰隆隆!

仿佛触动了最终的枢纽!整个迷宫内所有明暗阵眼,无论他们是否经过,都在同一时刻爆发出璀璨的光芒!无数道代表着不同规则的阵纹光束冲天而起,在石碑上空纵横交错,疯狂地编织、组合!

起初,这些规则光束似乎互相冲突、矛盾重重:炽热的火纹与冰冷的寒光交织,束缚的藤蔓与撕裂的锋芒碰撞……然而,在一种无形的、更高层次的意志引导下,所有的冲突都被消弭,所有的矛盾都被调和!最终,在石碑上空,凝成了一道巨大无比、复杂精妙到难以想象的立体防御大阵虚影!

大阵缓缓旋转,表面流淌着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虚影,散发着坚不可摧、万法不侵的磅礴气息!

那些曾经看似矛盾甚至对立的规则(如“左生右死”与“光暗相生”),此刻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这道完美防御的基石!

而这一切的核心,都指向石碑上那八个大字所蕴含的终极奥义——规则是基础,但阵法的最终目的(守护),才是统御所有规则的最高意志!

“原来如此……”楚凡的手掌轻轻抚过冰冷的石碑表面,感受着其中浩瀚如海的阵法至理,识海中关于空间、关于能量、关于规则的理解如同被注入清泉,瞬间变得更加清晰、深邃、圆融。

“阵法的最高境界,并非追求规则的繁复与威力,而是让所有看似独立的、甚至矛盾的规则,都完美地为同一个终极目标(守护、困敌、杀伐)而服务!如同朝堂众臣,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只为江山社稷!”

离开规则森严的阵道迷宫,眼前的景象再次转换,一片祥和宁静的金光笼罩下来,洗涤着心灵上的尘埃与杀伐之气。

这里没有刀光剑影,没有陷阱迷障。只有一尊巨大的、通体由温润白玉雕琢而成的佛像,盘膝而坐,低眉垂目,面容慈悲而庄严,仿佛在注视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佛像前的空地上,只有一个简单的蒲团。蒲团周围,散落着无数或新或旧、材质各异的经卷。有的以金粉书写在贝叶上,有的以墨汁誊抄在宣纸上,有的甚至只是刻在粗糙的石片上。

这些经卷上的文字各不相同,语言各异,但其核心思想却惊人地一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慈悲”、“渡人”、“舍生”、“放下”的佛门至理。梵唱般的诵经声在空间中若有若无地回荡,带着一种直抵灵魂深处的温润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8章驭规开生路,殊途证本心(第2/2页)

一个身着朴素灰色僧衣的年轻佛子虚影,正安静地跪坐在蒲团之上。他手持一卷古老的竹简经书,轻声诵读,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清泉流淌过心田,蕴含着抚平躁动、启迪智慧的力量。

叶昭凤缓步上前,在佛子虚影旁边的空地上,同样盘膝坐下。她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感受着这片空间的祥和与佛子诵经声中蕴含的慈悲愿力。

佛子虚影似乎感应到她的到来,诵经声微微一顿。他抬起头,看向叶昭凤,眼神清澈而充满智慧。他轻轻合上手中的竹简,从身边散落的经卷中,拿起一卷以金线装裱的《渡厄经》,双手捧着,恭敬地递到叶昭凤面前。

叶昭凤双手接过经卷,缓缓展开。金色的文字流淌着佛光。其中一段经文跃入眼帘:“众生皆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帝王将相,贩夫走卒,概莫能外。帝王之苦,苦在放不下,放不下江山重担,放不下万民期许,放不下权力得失……”

经文直指帝王之心!

叶昭凤的目光在“放不下”三个字上停留许久。她想起了自己登基时的挣扎与决绝,想起了御书房中彻夜不熄的灯火,想起了边境烽烟下焦灼的抉择,想起了面对贪腐权臣时的雷霆手段……这些,都是“放不下”。

她轻轻合上经卷,并未被经文引导着去追求所谓的“放下”。她抬起头,迎向佛子虚影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声音平静而坚定,带着帝王的担当:

“佛说‘放下’,是放下心中妄念执着。然,朕说‘拿起’。”她的声音在宁静的空间中格外清晰,“拿起这万里河山的重担,拿起亿兆黎民的福祉,拿起该担的责任,以手中权柄,廓清寰宇,护佑苍生。这……亦是一种‘渡’!渡这天下,离乱离之苦,渡这万民,向安康之岸!”

佛子虚影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被反驳的愠怒,反而缓缓浮现出一抹了然的、充满赞赏的微笑。那笑容如同莲花绽放,纯净而温暖。他没有再对叶昭凤说什么,而是转向了站在一旁的楚凡,从经卷中拿起一片记载着“舍身饲虎”典故的古老龟甲,递了过去。

楚凡恭敬接过龟甲,上面的古老文字记载着佛陀前世为救饿虎母子,舍身饲虎的壮烈故事,宣扬着“舍己为人”的无上慈悲。

楚凡仔细阅读完,沉默片刻,却缓缓摇了摇头。他看向佛子虚影,眼神坦然而深邃,带着权谋者的务实与守护者的坚定:

“大师,此典意在彰显慈悲,令人钦佩。然,恕在下直言,此法……楚凡不敢苟同。”

他语气平和,却掷地有声,“若自身尚且难保,如风中残烛,又如何能真正、持久地去渡人?去守护?守护之道,当由近及远,由己及人。先守护好自己珍视的、有能力守护的身边之人,令其安泰;再积蓄力量,以智谋、以法度、以所能及之力,去守护一方水土,乃至天下苍生。此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步步为营,方是踏实的、可持续的‘渡’与‘护’之道。”

他将自己辅佐叶昭凤,从朝堂权谋到守护大乾的经历感悟,融入这番话中,字字发自肺腑。

龟甲上的古老文字似乎感应到了他这份独特的、带着烟火气的守护之道,突然散发出柔和的金光!金光并非消散,而是化作丝丝缕缕温暖的能量,如同有生命般,主动融入了楚凡的道心之中,滋养着他那份“守护”的信念,使之更加凝实、更加圆融。权谋之道,亦可载慈悲之舟!

佛子虚影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缓缓站起身,双手合十,对着叶昭凤和楚凡深深一礼,声音温润而充满智慧,如同暮鼓晨钟,敲响在两人心间:

“善哉!道本无定相,渡亦无定法。帝王执权柄,以法度威严渡苍生离苦;权臣持智谋,以经纬之才护山河无恙;佛子怀慈悲,以菩提之心化世间戾气……路途虽异,发心皆为济世,终点皆是彼岸。此乃……殊途同归!”

话音落下,佛子虚影连同满地的经卷,化作点点温暖的金色光点,如同萤火般缓缓消散在祥和的金光之中。

与此同时,那尊巨大的白玉佛像掌心,柔和的光芒汇聚,一枚鸽卵大小、通体晶莹剔透、散发着纯净祥和气息的舍利子缓缓浮现。舍利子内部,并非佛像,而是清晰地映照出叶昭凤与楚凡并肩而立的身影——一个玄龙盘绕,帝威浩荡;一个墨剑隐现,智光内蕴。他们站在一起,道韵交融却又各自分明,构成一幅和谐而强大的图景。

原来,所谓的“参道”,从来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路,变成他人的模样。而是在他人的道途、他人的智慧、他人的光芒映照下,更清晰地看见自己脚下那条独一无二的路,更坚定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彼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