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186章 盐袋与木剑:护民即道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第186章 盐袋与木剑:护民即道

簡繁轉換
作者:王芯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14:20:31 来源:源1

第186章盐袋与木剑:护民即道(第1/2页)

元衡忽然大笑,锁链骤然散开,化作漫天星屑:“聪明。星陨海的妖魂核,其实是混元大陆的‘天道伤疤’——千年前,曾有破界者试图从结界进入,却被妖物残魂吞噬,唯有你等……”

他的竖目扫过六人圣体上的「破界印记」,语气沉了几分,“带着荒墟的杀伐气,却又得了圣渠的‘天道认可’,竟能化‘伤疤’为‘补品’。”

红焰的幽蓝心焰腾起三丈,火凤法相在身后舒展羽翼:“所以您老想借我们的手,清了这星陨海的妖魂,顺便看看我们能走到哪一步?”

她指尖的火焰舔过元衡的星屑,竟将其烧成「三足金乌」的雏形,“但丑话说在前头——我们不是您的棋子,若哪天这‘天道’敢挡路,我们连它一并焚了。”

元衡的虚影微微一顿,眼中闪过赞许:“难怪白无痕会把保命符留给你们——比起千年前的破界者,你们多了份‘不敬天道’的狠劲。”

他抬手间,星陨海的灰雾退去十里,露出深处的「星陨台」,台上刻着与荒墟结界相同的「破界符文」,“既然魂道已修,便去台上瞧瞧吧——那儿藏着混元大陆与荒墟的‘第一缕联系’,也是当年那位破界者留下的……遗志。”

星陨台的玄岩上,「破界符文」泛着古老的金光,每道纹路都与六人圣体印记一一对应。天墟的骨刀刚触及符文,整座台子突然震动,荒墟结界的沙暴虚影与混元大陆的灵气光带竟在虚空中交织,凝成「破界之门」的雏形。

“这是……”玄溟的水精指尖划过符文,圣渠的银辉与符文共鸣,竟在水中映出千年前的画面——一位身着黑袍的修士,正与无数妖物厮杀,最终将自身道韵刻入符文,化作结界与混元大陆的“桥梁”。

“原来千年前就有破界者。”青冥的紫雷耀斑融入符文,雷纹竟与黑袍修士的「雷道印记」重合,“他没能成功,却给咱们留了条路——用荒墟的杀伐气,破混元的天道锁,再借圣渠的灵气,融两道为一。”

地罡摸着符文上的「力纹」,忽然想起荒墟中无数次被妖物掀翻又爬起的场景:“难怪咱们能从圣人境跳到古圣境,原来这‘破界’从来不是靠境界,是靠‘不服输’的劲——千年前的老祖宗没走完的路,咱们接着走!”

当六人圣体印记同时贴上符文,星陨台的金光骤然暴涨,荒墟的沙砾与混元的灵雾在他们身后凝成「破界法相」——天墟的赤金战神、红焰的火凤祖巫、地罡的大地之主……六位古圣境强者的法相叠加,竟比元衡的「天道虚影」更显巍峨。

离开星陨海时,六人手中多了块刻着「破界遗志」的玄岩残片。天墟将其嵌入焚天宗的「破界台」,赤金灵气注入的瞬间,整座圣地的灵火塔竟同步亮起「荒墟星图」——那是千年前破界者未能完成的“道图”,如今由他们补全。

“宗主,玄冰圣地与万法阁的联合使团来了。”弟子的传音打破宁静,语气中带着少见的紧张,“为首的是元衡座下‘天道卫’,说要……‘请’咱们去混元中枢,参加‘道统议会’。”

红焰冷笑一声,火灵鞭在掌心卷出「焚天」二字:“‘请’字说得好听,怕是看咱们清了星陨海,怕咱们威胁到他们的‘天道正统’吧?”她望向天墟,眼尾的「渠光战印」微微发烫,“去不去?”

天墟摸着骨刀上新生的「魂道纹路」,忽然抬头望向混元中枢的方向——那里悬浮着整块大陆的「天道核心」,也是老牌势力的根基所在。

“去。”他的赤金法相在身后展开,声音里带着荒墟沙暴般的凛冽,“正好让他们瞧瞧,咱们的‘道统’,不是坐在中枢里喝灵泉,是扛着骨刀、踩着妖魂,从死地杀出来的‘破界之道’——

若他们敢拦路……

便让混元中枢的灵脉,也尝尝荒墟妖血的滋味!”

山风掠过焚天宗大旗,“焚”字被灵火映得透亮,六人古圣境初期的灵气却已带着大帝境般的威压——从星陨海的妖魂残片,到千年前的破界遗志,他们终于明白:

所谓“破界”,从来不是离开一个世界,而是让两个世界的规则,都为“活着的强者”让步。

另一边结界外的临安城,自从经过两个月的休整,安民区的麦田泛着新绿。

张石头的儿子蹲在田埂边,用树枝划拉着泥土,忽然看见远处走来个扛着锄头的身影——是陆沉,清浊盟的旗号早已换成了“安民旗”,旗面上的“人”字旁多了株幼苗,寓意“人如禾苗,需护根土”。

“沉叔!”孩子蹦跳着跑过去,手里攥着半块烤饼,“阿狗哥说,今天要开新的义学!”

陆沉接过烤饼,指尖触到饼上粗糙的麦麸——这是安民区自产的麦子磨成的粉,虽不如精面细腻,却带着土地的温热。

他望着远处用旧木料搭成的义学棚,苏明雪正带着弟子们往墙上刷石灰,周明远蹲在门口教几个流民孩子握剑——说是“剑”,不过是削了毛刺的木棍,第一堂课也不是招式,而是“握棍护己,不欺弱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6章盐袋与木剑:护民即道(第2/2页)

“记得告诉阿狗,义学的桌椅不够,让神机营的陈三哥帮忙搬些旧木板来。”

陆沉揉了揉孩子的头,忽然听见麦田深处传来争执声。他快步赶去,看见几个外乡来的货商正和流民老王推搡,运货的马车上盐袋撒了一地——自晋王案后,朝廷开放了民间少数盐铁交易,却总有投机者想靠囤积居奇赚快钱。

“你们安民区的人懂什么!”货商挥着马鞭,“这盐价是京都定的……”

“京都定的价,也不该让百姓吃不起盐!”老王攥着破布,想把撒在地上的盐粒兜起来,“去年你们商盟囤盐,我婆娘生完娃吃不上盐,差点没挺过去……”

陆沉走上前,抬手按住货商扬起的马鞭。他如今已是宗师中期,内力虽不算顶尖,掌心的温度却比兵器更有分量:“京都新颁的《盐铁令》里写着,州县需设‘平价盐铺’,你们既是官许的货商,就该按朝廷定的低价卖。”

他指了指老王腰间的“安民户牌”,“这些百姓,都是在神机营注了册的‘安民义民’,欺负他们,便是违了朝廷的令。”

货商看着他腰间的“安民旗腰牌”,忽然想起三个月前那场烧了半座城的火——眼前这人曾带着流民扛着“人”字旗冲锋,如今虽放下了剑,眼里的光却没灭。他咽了咽口水,挥了挥手,让伙计把盐袋搬下来:“行……按平价卖,算我给安民区的乡亲们赔个不是。”

麦田里,老王捧着低价买来的盐,忽然想起张石头下葬那天,陆沉说的话:“以后咱们不做被人踩的草,要做护着根的土。”

此刻他看着陆沉帮货商搬盐袋,看着孩子们追着蝴蝶跑过麦田,忽然觉得,这脚下的土地,真的变了——不再是权贵的棋盘,而是百姓能弯腰种地、抬头见天的人间。

与此同时,京都神机营都督府内,李长峰盯着案头的《江湖安民策》——这是陆沉联合清浊盟、玄清门余脉及市井代表共同草拟的章程,里头没提“武道品阶”,没提“正邪之分”,只写了三条:“护民者为义,害民者为贼,江湖事听民声”。

他指尖划过“听民声”三字,忽然想起临安城流民窟的灯火——那些曾被忽视的声音,如今成了江湖新规的根基。

“督主,玄清门新任张教周明远求见。”赵承煜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个灰衣老者——周明远被赦免后已经觉悟了,头发却白了大半,袖口没了云纹,只别着枚小小的“人”字木牌。

“李督管,”周明远望着墙上的《江湖安民策》,忽然笑了,“当年我总以为‘正道’在朝廷的令牌里,如今才知道,正道在百姓的饭锅里、在孩子的书声里。”

他摸出一本《清浊义学手札》,递给李长峰,“这是周明远和师侄们一同编写的教材,第一页写着‘人无贵贱,皆当学礼’——比我当年教的‘君臣之道’,更像江湖的道。”

李长峰接过手札,看见扉页上歪歪扭扭的“人”字——是流民孩子的笔迹。他忽然想起陈三虎说过的话:“江湖不是几个人的江湖,是千万个‘活着的人’的江湖。”

此刻他终于明白,当江湖的规则不再由武力和权力制定,而由“人”的需求制定,那些曾让江湖动荡的恩怨,便有了化解的根。

酉时,临安城的平价盐铺开了门。老王背着盐袋走过安民区的牌坊,看见牌坊上的字不知何时被改成了“安民坊”,落款是“临安百姓同立”。

他路过义学棚,听见里头传来孩子们的念声:“人者,天地之灵,当互爱互护……”那声音混着麦田的风声,飘向渐渐西沉的太阳。

陆沉站在安民坊的最高处,望着眼前的烟火——曾经的流民窟成了有田有屋的安民区,曾经的江湖人成了帮百姓种地、办学的“安民义士”,就连神机营的士兵,也常来帮着修水渠、搭谷仓。

他摸了摸腰间的木剑——那是张石头的儿子送他的礼物,剑柄刻着“护民”二字,比任何神兵都更让他觉得踏实。

暮色里,苏明雪抱着一摞新书走来,书页间夹着晒干的麦穗:“大师兄,阿狗说义学缺个‘武道课’老师,你看……”

“武道课啊,”陆沉望着远处跟着周明远练棍的孩子们,笑了,“那就教他们,武道的最高境界不是神武境,而是能蹲下身帮百姓扶一把秧苗,能在百姓被欺负时,站出来说一句‘不行’。”

他接过新书,看见封面上画着“人”字旗和麦田,忽然觉得,这便是江湖最好的模样——没有永远的动荡,只有永远的“护人”。

夜风掠过安民坊,吹得“安民旗”哗哗作响。旗面上的“人”字下,那株幼苗正迎着风舒展叶片——就像这片历经战火的土地,终于在余烬里长出了新的芽,带着千万人对“好好活着”的期许,在乱世的尽头,翻开了新的篇章。

而这新章的第一页,写着最朴素的真理:江湖也好,朝堂也罢,所有的动荡与平定,最终都要落在“人”的身上——护好这一个个“人”,便是护好了天下的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