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155章 铁腕破局·工坊生春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第155章 铁腕破局·工坊生春

簡繁轉換
作者:王芯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14:20:31 来源:源1

第155章铁腕破局·工坊生春(第1/2页)

墨辰在尘渊堡立下屯田令的第三日,一封加急密报被塞进丞相陆承钧的书房。

宣纸边缘染着淡淡盐渍,字迹在“木龙汲水器”“拆毁乡绅围墙”处被朱砂圈得发红,陆承钧指尖碾过“神机营接管储水窖”几字,朝珠在袖中发出细碎的碰撞声——这墨辰分明是在剜文官集团的肉,断了地方豪族与朝堂的财路。

“大人,”心腹幕僚俯身低语,“赤沙城盐商联名上书,说滤水渠占了他们的晒盐田;烬云郡的防风林刚插下柳苗,就被不明马队踩断了大半……”

话音未落,窗外忽然掠过一道玄色身影——是神机营的巡骑,腰间“钦差”腰牌在晨光里晃得人睁不开眼。

陆承钧望着窗外飞扬的沙尘,忽然想起女帝批奏时的眼神——那日朝堂上,墨辰递上的救灾方略里,竟夹着六城士绅囤粮囤水的密账,账本最后一页,用朱笔写着“民心即天道,违天者必亡”。

他捏紧账本边角,忽然冷笑一声:“去告诉赤沙城守令,滤水渠旁的盐碱地,既然能滤水,便也能晒盐——让盐商按朝廷定例,将三成盐利充作灾粮,敢闹,便拿‘阻碍钦差办公’的罪名压下去。”

幕僚一愣,却见丞相指尖敲了敲账本:“墨辰要做‘救民钦差’,咱们便做‘循例文官’,莫要硬碰硬,却也不能让他太顺了。”

与此同时,荒泽府的储水窖前,墨辰正盯着新砌的砖墙出神。砖块上还留着乡绅宅邸的雕花,此刻却被敲去棱角,严丝合缝地嵌进窖壁——就像这些被强行“捐出”的砖石,终究要为百姓储住救命水。

“大人,”随行的飞骑统领忽然递上一卷画轴,“这是昨夜在郡衙后巷捡到的,画的是您在赤沙城劈石的模样,底下百姓传,说您是‘铁面水神’转世。”

墨辰展开画轴,见画中自己手握长刀,刀刃下是翻涌的淡水,百姓们跪地叩拜的身影被描得极细。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在边陲小镇,见过的那位用木车拉水救乡亲的老兵——后来老兵被贪腐的县丞害死,临死前攥着他的手说:“莫让百姓觉得,官老爷的刀,只会砍穷人。”如今他这把刀,终于砍向了该砍的地方。

“把画贴到各城告示栏,”墨辰卷好画轴,“再附句话:本钦差的刀,只为百姓斩灾厄,若有人想在灾年发横财——”

他望向远处正在挖渠的民夫,阳光落在他们汗湿的脊背上,像撒了把碎金子,“便让他们看看,断泉湖的监牢,是否还能再关几个人。”

这日午后,楚怀瑾的边军送来急报:裂岩州的镜月湖周边,忽然来了一群自称“祈雨仙师”的道士,带着百姓阻挠修缮湖堤,说“挖湖触怒水神,必遭天谴”。

墨辰翻身上马时,靴底还沾着荒泽府的白碱——他知道,这是文官集团在借“民意”使绊子,所谓“仙师”,怕是丞相府养的门客。

赶到镜月湖时,果然见一群黄衣道士围着祭坛打转,百姓们抱着陶罐跪在湖边,不敢靠近正在修堤的边军。

墨辰勒住马缰,听见为首的道士正扯着嗓子喊:“钦差大人强行挖湖,是要断了大乾的龙脉啊!”

他忽然笑了,翻身下马时顺手摘了腰间的清心诀玉简,往祭坛上一放:“本钦差倒是想问问仙师——”

指尖敲了敲玉简上“心境澄明”四字,“若水神真要降罪,为何去年漠北之战,神机营在沙海挖井时,水神却赐了清泉?”

道士脸色骤变,结结巴巴说不出话。墨辰转身望向百姓,提高声音道:“镜月湖的水,不是水神赐的,是老祖宗们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三年前断流,是因为上游树林被砍光了;如今修堤滤水,是为了让你们的子孙,再也不用喝泥汤!”

他忽然指向远处正在转动的龙骨水车,“你们瞧,那水车的木头,是楚将军带边军砍的荒木;滤筒的竹炭,是神机营士兵亲手烧的——这世上没有仙师救你,只有人救自己!”

人群中忽然有人怯生生开口:“大人,那……那我们帮着修堤,能喝上干净水吗?”

墨辰蹲下身,握住对方干裂的手掌:“能。只要你们肯动手,断泉湖的滤水器能出淡水,烬云郡的柳树能挡住沙尘,镜月湖的堤岸就能蓄住雨水——大乾的百姓,从来不怕吃苦,怕的是没人带他们吃苦。”

夕阳西下时,道士们悄悄卷着铺盖溜了,百姓们却扛起了铁锹,跟着边军往湖堤走去。墨辰望着湖面倒映的晚霞,忽然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是女帝派来的传旨宦官,捧着明黄诏书,说要升他为“西境救灾总督”,总领六城军政。

“告诉陛下,”

墨辰接过诏书时,指尖蹭到了诏书上的朱红印泥,“微臣不要官衔,只要陛下准一个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5章铁腕破局·工坊生春(第2/2页)

他望向远处正在汲水的木龙器械,齿轮在夕阳下泛着暖光,“让神机营把滤水器的图纸刻成木版,发到各州郡,再办个‘匠人工坊’,教百姓自己造器械、修水渠。”

宦官一愣,却见墨辰眼底映着跳动的火光,像极了寂渊苔坪破境时,莲花虚影里燃起的那簇希望。

夜风渐起,带着些许湿润的气息——这是西境半年来,第一次有了雨的味道。墨辰知道,这场与旱魔的仗,才打了个开头;朝堂上的明枪暗箭,也只会越来越多。

但此刻,他望着百姓们在堤岸上火把连成的光带,忽然觉得哪怕前路如寂渊苔坪般布满法则桎梏,只要这双手还能握住铁锹、握住刀柄,就总能为大乾的百姓,凿出一条能走下去的路。

而在百里外的大乾皇城,女帝看着墨辰送来的“匠人工坊”奏疏,指尖划过“民心为基,器械为刃”八字,忽然想起他离京前说的那句话:“陛下,救灾不是救人一时,是教他们一世——若百姓自己能治水,便不怕任何天灾。”

她望向窗外渐浓的夜色,嘴角微微扬起——这才是她要的钦差,不是只会平乱的武将,而是能在灾劫里,为大乾种下“生机”的人。

墨辰的“匠人工坊”告示贴满六城那日,赤沙城的老铁匠正对着木龙汲水器的图纸发愁。

齿轮咬合处的榫卯结构总画不明白,忽听得门外传来铁器碰撞声,抬头便见个戴斗笠的汉子扛着工具箱跨进门,斗笠边缘露出半截玄色袖口——是神机营的工匠教头。

“老伯,这榫头要做成‘燕尾嵌’,”汉子蹲下身,用粉笔在青石板上画示意图,“就像咱们赤沙城的石窖砖,卡住了才稳当,水滤起来才不会漏。”

老铁匠眯着眼看他指尖在图上比划,忽然想起半月前看见的场景:墨辰钦差蹲在断泉湖边,亲自给民夫演示滤筒怎么填竹炭,袖口沾着盐碱却笑得自在。

如今这工坊里,神机营的士兵不再挎刀,反而带着凿子、尺子挨家挨户教手艺,连最不爱说话的飞骑统领,都能蹲在泥地里,用树枝画出龙骨水车的转动原理。

“原来当官的真能教咱老百姓做这些玩意儿?”

隔壁染布坊的王嫂子抱着木盆路过,看见石板上的图纸,忍不住凑过来。教头擦了擦手上的机油,指了指远处正在搭建的滤水站:“您瞧那架子,明日就能出水了,往后您家孩子喝水,再不用绕十里路去接露水。”

王嫂子盯着他袖口的“神机”暗纹,忽然想起自家男人去年被盐商逼得卖了田,如今却能在工坊里学修器械,每天领一升救济粮——这世道,好像真的在变。

与此同时,烬云郡的防风林地里,二十个孩童正跟着边军士兵学插柳。最小的虎娃抱着比自己还高的柳枝,差点被风沙掀翻,却见楚怀瑾将军亲自蹲下身,用佩刀挖开硬邦邦的土块:“记住了,根须要像这样舒展开,就跟你们攥紧拳头喝泥汤时一样,得把力气往土里扎。”

虎娃咯咯笑起来,忽然发现将军铠甲缝里露着块补丁——那是上次运水时,被河床裂缝勾破的。

林地里的柳苗才冒出新芽,墨辰的第二道命令便到了:“每个工坊设‘少年匠徒’,十岁以上孩童都能来学,每日给半块麦饼。”

消息传开那日,虎娃攥着麦饼往家跑,看见娘正在新挖的水渠边洗菜——水虽还带着些沙,却比往日清了太多。娘说,等柳苗长大了,风沙就吹不垮水渠,等工坊教会大家做“汲水木桶”,就连后山的秃岭,也能种上耐旱的粟米。

当西境百姓忙着学手艺、修水渠时,尘渊堡的地下地窖里,墨辰正对着一堆发霉的账本皱眉。

堡主私吞的“救济水囊”早已查清,可账本最末几页的暗码,却让他指尖顿了顿——那是丞相府与西境豪族的银钱往来,日期正好卡在六城干旱前。

“大人,要不要报给陛下?”随行的暗卫握紧刀柄。

墨辰却合上账本,指尖敲了敲账本封皮:“先留着。此刻扳倒他们,只会让百姓觉得救灾是党争,咱们得先让麦子种下地,让水流入了户——民心稳了,才好清账。”

他走出地窖时,正看见堡里的孩童们围着新做好的“陶制滤水罐”打转。陶罐是工坊里的老人带着孩子们捏的,罐身歪歪扭扭,却画着歪歪扭扭的笑脸——那是虎娃教大家画的。

墨辰接过一个陶罐,指尖触到陶土上未干的指纹,忽然想起白无痕的十六字清心诀:“心若止水,杂念皆消”——此刻看着这些在灾土里长出的“新玩意儿”,心里的杂念,倒真的只剩“让百姓活下去”这一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