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543章 行践其规 隐悟其道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第543章 行践其规 隐悟其道

簡繁轉換
作者:王芯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1 04:54:51 来源:源1

第543章行践其规隐悟其道(第1/2页)

言灵的余韵尚在识海回荡,眼前的景象已化作一片广袤无垠、**泥泞不堪的荒原**。“行者践规”关隘,以最原始粗粝的面貌呈现在两人面前。

荒原之上,布满了无数深浅不一、方向各异的脚印,如同大地刻下的神秘碑文。有的脚印笔直如尺,深深嵌入泥地,旁边刻着“日行百里,志坚不移”的规则,每一步都透着磐石般的沉稳;有的脚印则浅显凌乱,歪歪扭扭地中断在荒草之中,旁边是“半途而废,心志不坚”的警示,透着颓丧的气息;更有甚者,脚印呈现出诡异的逆行轨迹,但早已被无情的风沙彻底掩埋,只留下“逆行倒施,终为尘土”的模糊刻痕,警示着违背天理人伦的末路。

“行者践规……”叶昭凤的目光掠过这片写满沧桑的荒原,最终定格在一串从边缘起始,通往荒原最深处、最终消失在一片绝壁之前的脚印上。那脚印起初歪歪扭扭,深浅不一,显露出初行者的迷茫与艰难;

行至中途,步伐渐趋稳定,间距均匀;而到了绝壁之下,面对看似无路的绝境,脚印的主人非但没有放弃,反而以一种近乎倔强的姿态,在嶙峋的岩石间反复尝试、探索,最终竟在不可能之处,踏出了一条蜿蜒向上、通往新天地的狭窄小径!那串脚印旁,没有刻下任何规则文字,却比任何文字都更具说服力。

“规则的真谛,从不在于纸上谈兵、口若悬河的阐述,”叶昭凤的声音带着深刻的共鸣,如同在荒原上回荡的钟声,“而在于脚下这条用行动丈量出来的、**真实不虚的道路**里!”

她想起了自己在大乾推行的种种新政,“就如我力排众议推行‘均田令’,纵使将‘耕者有其田’的道理说得天花乱坠、感天动地,若没有各级官吏实实在在丈量土地、登记造册、分发田契,没有看到百姓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挥洒汗水、收获希望,那再动听的道理,也只是一纸空文,一句虚言!规则的好坏、效用几何,唯有**行过、做过、经历过**,方知冷暖,方见真章!”

楚凡蹲下身,粗糙的手指带着敬意,轻轻抚过一串从少年时期一直延伸到老年、始终未曾偏离方向、深深烙印在荒原上的脚印。脚印旁,只有两个朴素的古篆:“守诺”。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只有这串贯穿一生的脚印,无声地诉说着“诺不轻许,许则必践”的如山重誓!

“这比任何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楚凡的声音低沉而郑重。他站起身,望向叶昭凤,眼中映着彼此的身影,想起了当年在紫宸殿偏厅,自己立下的那份誓言——“护你坐稳这龙椅,护大乾国泰民安”。

这誓言,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融入了骨髓的信念,化作了日复一日案牍劳形的谋划,化作了每一次危机来临时的挺身而出,化作了对边疆每一份军报的殚精竭虑。“所谓践规,”他握紧了拳,感受着道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承诺,“不过是将心中认定‘该做的’事,矢志不渝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活成‘已经做到的’现实**!”

两人相视颔首,迈步踏入这片泥泞的荒原。他们的脚印,深深烙印在古老的泥土之上。时而,他们循着前贤“日行百里”那坚定深沉的足迹稳步前行,汲取着先辈的智慧与力量;时而又在无路可走的荆棘绝境前,效仿那绝壁开路的勇者,以帝王魄力与权谋智慧为斧凿,硬生生开辟出一条属于他们的崭新路径!

这过程,如同治理一个庞大的帝国:既要遵循古训中凝聚着千年智慧的规则(如法典、礼制),作为稳定前行的基石;又要在时代浪潮奔涌、世事变迁莫测之时,敢于打破陈规,大胆革新(如变法、新政),方能引领国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当最后一串属于他们的脚印,坚定地连接成一条通往荒原彼岸的通路时——

嗡!

荒原大地仿佛被注入了磅礴的生命力!无数嫩绿的幼芽破开板结的泥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枝、展叶、绽放!眨眼之间,荒凉死寂的泥泞之地,竟化作一片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原野!姹紫嫣红的花朵在风中摇曳,仿佛在无声地印证着那条亘古不变的至理——**行则将至!**

规则的生命力,其根源从不在于被供奉在庙堂之上反复背诵,而在于被每一个践行者,用双脚、用双手、用一颗滚烫的心,**踏踏实实地烙印在现实的大地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43章行践其规隐悟其道(第2/2页)

踏过繁花盛开的彼岸,喧嚣与壮阔骤然远去,眼前被一片**淡泊宁静的薄雾**所笼罩。“隐者悟道”关隘,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没有巍峨的宫殿,没有复杂的阵法,没有飞舞的言灵,只有几间以茅草覆顶、竹木为骨的简陋屋舍,一片被篱笆精心围起的、生机勃勃的菜畦。一个穿着粗布麻衣、须发皆白的老者虚影,正挽着裤腿,赤脚踏在松软的泥土里,手持一个旧木瓢,专注地为青翠的菜苗浇水。

他动作舒缓,不快不慢,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水珠洒落,在嫩叶上凝结成晶莹的露滴,又随着微风轻轻滑落,渗入泥土。他肩头,清晨的薄雾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又悄然滚落,浸湿了粗布衣衫。

没有惊天动地的修为波动,没有振聋发聩的玄奥道音。只有泥土的芬芳,菜苗舒展的轻响,露水滴落的清音,构成了一曲最平凡也最动人的生命乐章。

“隐者悟道……”叶昭凤静静地站在篱笆外,目光追随着老者虚影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看着他弯腰,精准地拔除菜苗间的杂草,指腹粗糙却无比灵巧,既彻底清除了妨害,又未曾伤及柔嫩的菜茎分毫;看着他放下木瓢,拿起一把磨得锃亮的旧锄头,在田垄间轻轻松土,动作沉稳而充满耐心。

“他所悟的,绝非远离尘嚣、飘渺无踪的出世玄机,”叶昭凤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润与通透,“而是将这‘**顺应天时**’的自然之道,**种**进了脚下的每一寸泥土里;将‘**循序渐进**’的成长之理,**浇灌**进了每一株青翠的菜苗中;将‘**知足常乐**’的平和之心,**融**进了每日一粥一饭的寻常滋味里。”

楚凡没有走进菜园,而是坐在茅屋前一方被磨得光滑温润的石凳上。他的目光落在老者虚影劳作归来后,仔细擦拭那把旧锄头的动作上。锄头木质手柄油亮,铁质锄刃被磨得寒光闪闪,虽旧,却散发着被珍视的光泽。

“我们总是习惯在生死搏杀中求道,在惊天伟业中证道,”楚凡的声音带着一丝自省与明悟,轻声道,“却常常忽略了,道,同样深藏在最平凡的烟火人间。”他眼前浮现出巧云在灯下为他们缝补衣袍时专注的侧脸,想起林莉在药圃中小心翼翼侍弄珍稀草药时指尖的温柔,更想起沈清霜于昆仑之巅,一遍遍细心擦拭那柄承载着守护重任的“镇岳尺”时,眼中那份近乎虔诚的专注。“这些看似琐碎、微不足道的日常,何尝不是在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践行着她们各自坚守的道**?所谓隐者,”

楚凡的目光重新落回那淡泊宁静的老者身上,“并非消极避世,躲入山林不问世事。而是在这红尘万丈、喧嚣纷扰之中,**守住一颗不为外物所动的本心**,将所悟之道、所持之理,自然而然地、**活成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此时,那浇完菜、擦净农具的老者虚影,直起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他走到菜畦边,俯身摘下几颗沾着新鲜泥土、翠绿欲滴的青菜,放入一个同样朴素的竹篮里。然后,他提着竹篮,缓步走到叶昭凤和楚凡面前,无言地将篮子递向他们。

叶昭凤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充满生命气息的竹篮。当指尖触碰到带着凉意露珠的菜叶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润暖流,如同大地深处最纯净的泉水,悄然注入她那浩瀚威严的帝王道基之中。那是一种“**接地气**”的踏实感,一种与黎民苍生血脉相连的温厚。她感觉自己的帝王之道,仿佛从云端落回了坚实的大地,更加磅礴,也更加深沉。

楚凡则拿起一片嫩绿的菜叶。叶片上的脉络清晰可见,如同大地的掌纹。当他触碰叶片的瞬间,一种“**返璞归真**”的通透感,如同拨云见日,驱散了他权谋道基中最后一丝可能存在的阴霾与算计。权谋依旧是权谋,却变得更加纯粹、坦荡,只为守护而生,只为光明而行。

薄雾开始缓缓散去,如同舞台的帷幕被拉开。那简陋却温馨的茅屋,那生机盎然的菜畦,那淡泊宁静的老者虚影,连同叶昭凤手中的竹篮、楚凡指间的菜叶,都渐渐化作无数温暖、纯净的乳白色光点。这些光点,如同归家的萤火,带着生活的温度与大地的气息,温柔地、无声地融入了两人的道心深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