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548章 死者归法 聚者论理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第548章 死者归法 聚者论理

簡繁轉換
作者:王芯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1 04:54:51 来源:源1

第548章死者归法聚者论理(第1/2页)

一座**非金非木、流转着幽邃灵光**的灵堂缓缓凝聚。没有寻常灵堂的素缟悲泣,亦无香烛缭绕。只有**无数半透明的修行者虚影**,或盘膝静坐,或垂首凝思,姿态各异,却都沉浸在一种**超脱生死的沉静**之中。他们周身萦绕着形态各异的法韵,如同生命最后的印记,在灵堂柔和而略带冷意的光芒中静静流淌。

叶昭凤的玄色龙纹袍摆拂过一张同样由灵光构成的供桌,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那些法韵。她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虚影,指尖正无意识地掐着一个残缺的法诀,那法韵如风中残烛,明灭不定。

然而,就在其身影即将彻底淡去的刹那,老者浑浊的眼中骤然爆发出清明之光,那残缺的法诀于瞬息间自行推演、补全,化作一轮圆满皎洁的满月法韵,光华大放,旋即带着满足的叹息归于虚无。

与之相对的,是一个面容扭曲的中年修士虚影,其法韵漆黑如墨,边缘却布满锯齿状的裂痕,散发出贪婪与暴戾的气息,在挣扎嘶吼中不甘地崩碎,只留下几缕带着诅咒意味的黑烟,很快被灵堂本身纯净的光芒净化、吸收。

“死者归法,归的不是虚无,是法的源头。”叶昭凤清冷的声音在寂静的灵堂中响起,带着帝王洞察世情的穿透力。她的指尖轻轻点向一块无字的灵牌。

灵牌瞬间亮起,其上光影流转,竟映照出对应死者生前所行之“法”的种种景象:有将军临阵血战,以血肉筑城守护身后黎民,那是**仁法**;有贪官酷吏,盘剥百姓、构陷忠良,最终在狱中癫狂,那是**恶法**;亦有山野樵夫,一生平淡,遵循时节砍柴伐薪,供养妻儿,临终安详,那是**常法**。“就像大乾的史书,死者的功过会化作‘史法’,融入天地运行的法则之中,无声地警示着后来者——何法当守,如磐石不移;何法当弃,如敝履必祛。”她的话语仿佛带着某种法则之力,灵堂内一些躁动不安、带着执念的法韵渐渐平息下来。

楚凡站在叶昭凤身侧半步之后,墨色衣袍几乎融入灵堂的幽光。他的目光锁定在一道极其黯淡、几乎透明的法韵上。

那是一个年轻修士的残影,法韵破碎不堪,核心处却透着一股迟来的、近乎绝望的悔悟。残影显示,他年轻时误入歧途,修炼邪法害人性命,临终前幡然醒悟,不惜耗尽最后精血,试图修补那早已千疮百孔的法基。

虽最终未能圆满,但那修补的痕迹里,却意外地淬炼出一种**纯粹**,一种洗尽铅华后的赤诚。“法从天地来,生时我们借其行走世间,或正或邪,或宏或微。”楚凡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权谋者特有的通透,“最终,无论圆满还是残缺,这法都要回馈天地。

就像我楚家祠堂供奉的历代先祖牌位,后人祭拜时,感受到的并非仅仅是血脉哀思,更是先祖们以一生践行所凝聚的‘守正去邪’之法意,在血脉中无声流淌,代代相传。死者归法的可贵之处,正是他们用生命的终结,为生者刻下了最直观、最深刻、也最无法回避的**法诫**。”

两人默契地在这片亡者归宿之地缓步穿行。叶昭凤周身玄色龙影若隐若现,帝王道特有的威严与秩序感弥漫开来,如同无形的安抚之手,轻轻抚平那些因未竟之志或滔天罪孽而躁动不安的法韵,引导它们安然消散,重归天地法则的循环。

楚凡则目光如炬,墨色剑影在他指尖化作无形的刻刀,精准地切入那些结构混乱、带着遗憾或戾气的法韵核心。他并非强行抹去,而是以权谋道的智慧进行梳理、解析,将其中蕴含的教训、警示、乃至一丝悔悟的微光提炼出来,化作点点晶莹的**警示灵光**,融入灵堂的梁柱、地面,成为这归法之地永恒的组成部分。

当最后一道带着无尽眷恋的妇人虚影,在叶昭凤一句“汝子已承汝善法,安息”的低语中,含笑化作点点星光消散时,整个灵堂仿佛完成了某种神圣的仪式。供桌、牌位、虚影尽皆隐去,唯有支撑灵堂的巨大梁柱上,灵光汇聚,缓缓浮现出六个古朴厚重的大字:

一股宏大的明悟涌入二人心间。法的轮回,从来不在生与死的界限之外苦苦寻觅,它就在**生时对法的敬畏坚守**与**死时对法的坦然回归**之间,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坚守是起点,回归是终点,亦是新的起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48章死者归法聚者论理(第2/2页)

灵堂的幽邃寂静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喧腾热烈、流光溢彩**的霞光世界。这便是这一重关卡——**聚者论理**。

甫一踏入,喧嚣的人声便扑面而来。视线所及,无数虚影三三两两,或席地而坐,或激昂站立,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论辩圈。霞光在他们之间流转跳跃,随着争论的激烈程度而变幻着色彩和亮度。

一个圈子里,几名商人打扮的虚影面红耳赤,正与一群儒士袍服的虚影激烈交锋。

“**利能养民!**”为首的富态商人拍着大腿,唾沫横飞,“无商不通,无利不活!商贾流通四方货殖,使百姓得盐铁之需,获布帛之暖,丰仓廪之实!此乃实实在在的养民安邦之‘理’!”他周身霞光炽烈,呈现出耀眼的金黄。

“荒谬!”一名清癯老儒须发皆张,厉声驳斥,“**义能安邦!**若人人逐利忘义,则父子相争,兄弟阋墙,君臣相疑!礼崩乐坏,国将不国!唯重义轻利,教化人心,方能定伦常,安社稷!此方为大道至理!”他身边的霞光则转为沉静的靛蓝,与金黄激烈碰撞。

两者之间,霞光激荡,金蓝交织,竟隐隐有风雷之声。

另一个圈子,气氛同样火爆。一名身披残破铠甲的虬髯武将,声如洪钟:“**刚能定国!**边疆不宁,内贼四起,若无雷霆手段,铁血之师,何以震慑宵小,保境安民?妇人之仁,只会养虎为患!”他背后的霞光凝聚成刀剑之形,锋芒毕露。

他对面,一位气质儒雅、手持玉笏的文臣虚影则沉稳应对:“**柔能化怨!**治国如烹小鲜,过刚易折。水至柔,却可穿石;德化无形,却可服远人。怀柔抚远,化解仇怨,方是长治久安之道。一味的刚猛,只会激起更烈的反抗!”

他身周的霞光则如水波般荡漾开来,试图包裹、消融那锋锐的刀剑光影。刚与柔的霞光在碰撞中不断变形、试探,寻找着平衡点。

更远处,还有争论“王权与民权孰重”、“公私之界如何划定”、“古礼是否当循今变”……种种关乎世道人心、秩序法则的“理”,在这里被反复咀嚼、碰撞。

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最终的裁判,只有不同立场、不同视角的激烈交锋。奇妙的是,这争论非但没有让霞光黯淡,反而使其愈发璀璨夺目,仿佛真理的火花就在这碰撞中迸发。

叶昭凤凤目微凝,龙纹袍袖无风自动。她径直走向一个争论“王法威严与民心所向”的圈子。圈内,一位身着法袍、面容古板的官员虚影正高谈“法不容情”、“威严至上”。叶昭凤并未立刻反驳,而是等到他话音稍落,才朗声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穿透力,瞬间压过了嘈杂:

“王法威严,自是治国之器,不可或缺。然,”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民心才是法的根基,是法得以长存的血脉!**法若悖逆民心,纵有雷霆之威,终如沙上筑塔,倾覆只在旦夕!威严需有度,根基不可移!”此言一出,那古板官员虚影周身的僵硬霞光猛地一滞。而其他虚影,尤其是几个代表平民的虚影,其霞光骤然明亮。争论圈内的霞光不再激烈对抗,而是开始缓慢地交融、旋转,最终竟在中心凝聚出一个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符文——**“刚柔相济”**。

“就像大乾朝堂,”叶昭凤看着那符文,声音带着追忆,“御史不畏强权,弹劾不法,是理;丞相统筹全局,权衡利弊,亦是理。聚者论理,论的不是口舌之快,非要争个你死我活、胜负高下。而是在这思想的交锋、立场的碰撞中,剥开表象的迷雾,看清‘理’的千面万相,最终找到那个**最适合当下情境、最能裨益苍生**的落脚点。”

与此同时,楚凡则信步踱入一个讨论“权谋之术与坦荡之心孰为大道”的圈子。争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楚凡并未直接站队,他嘴角噙着一丝了然的笑意,温言道:“诸位之辩,皆有其理。然大道无形,贵在合用。”

他抬手,指尖墨色剑影流转,在霞光中勾勒出一幅动态图景,“便如**治水**。洪水滔天,其势汹汹,是为‘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