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替嫁被家暴死,这回你自己嫁 > 第1014章 滚,本宫能容他才怪!

替嫁被家暴死,这回你自己嫁 第1014章 滚,本宫能容他才怪!

簡繁轉換
作者:画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5 03:39:32 来源:源1

第1014章滚,本宫能容他才怪!(第1/2页)

圣旨下,大殿内所有百官无不觉得震惊。

苏浩年回京有些时日了,除了进京当日,他被召进过一次宫,陛下象征性地给了些补偿,此后璟隆帝一直对他无所问津。

大家都觉得,苏浩年能回来已经是皇恩浩荡。

陛下不愿面对当年的失误也人之常情。

不曾想,今日君臣之间似乎一夜破冰。

而离朝有十九年之久的苏浩年,竟然能重新官复一品。

太保之职虽不算中央职权,但,重在它几乎凌驾于百官之上,

地位举足轻重。

再加上苏浩年在文官中的影响力,可谓意义重大。

陛下竟是如此宽厚仁义,是重用,又何尝不是对苏浩年的补偿。

百官齐声道:“恭贺苏太保归朝。陛下圣明。”

尤其是文官们,声音格外得郑重。

他们心目中的指明灯,如今终于重新回来了。

大殿另一边的武官们,表情则显得僵硬许多。

左相王上忠显得一板一眼。

心里却不觉暗自嘲笑一番,整了一大圈,二十载,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而盛若举虽脸色看不出异样,但心里已经炸起了惊雷。

太保?

苏浩年如今一跃,竟又成了太保?

所以,昨日进宫,陛下说不定已经与他定下了此事,而自己还以为他只不过是寻寻常常地进宫。

他心里鼓点敲响。

以苏浩年的才智,不可能品不出当年事情的隐情。

往后,他要如何与他同为这三师?

-

王淑华得知此事,并没有比大殿上之人晚多少。

刚刚下朝,就有人将消息传进章华殿来。

王淑华一开始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什么,太保?”

于川海也觉得这两个字烫嘴:“是的娘娘,圣旨是当朝下的,苏浩年,以太保之位归朝了。”

王淑华一把丢了手里面正在浇花的水壶。

双眉几乎拧成了麻绳:“太保?他何以又变成太保了?璟隆帝是没人可用了吗?怎么就是抓着这个苏浩年不放?”

于川海劝慰道:“娘娘,圣旨已下,你切莫太过忧心。为今之计,一定要稳住心神。陛下行事不是向来如此吗?总是仁义当先。他能做今日的决定,并不奇怪。”

“仁义仁义仁义,我受够了他这该死的仁义!苏浩年平反,那巴掌都已经打到了他这个君主的脸上了。这难道不是他做为君王的污点吗?不是他莫大的耻辱吗?

如若是我,早就将那苏府一家赶出京城,找到没人的地方全埋了!他倒好,不仅没有对他们动手,反到还将苏浩年召回了朝廷,还许了苏家子孙科举的权利。

他难道就不怕有朝一日,苏家人怀着那十九年的仇恨,将他萧家给弄下台吗?”

说着,一把又将桌上的茶碗碟子全都推到了地上。

陶瓷落地,惊起一阵令人胆颤的炸响。

于川海就知道此事得将王淑华给搞疯魔。

“娘娘,您一定要冷静些呀。那太保之位,其实也就是个虚职而已,没有什么可忌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14章滚,本宫能容他才怪!(第2/2页)

王淑华眼眸渐渐乌黑一片。

“哼,当年我朝他递橄榄枝,让他好好培养我的瑾儿,给他好处,让他为我所用。这个老顽固,他竟是当着我的面,夸赞先太子聪慧过人。还说我的瑾儿,性子过于文静了,胆子也小了些。他这说的是人话吗?

更可恶的是,前朝旧制,有一半是他帮着璟隆帝更改的。他以为自己是在拨乱反正,觉得自己做了多么有功德的事。滚,本宫能容他才怪!”

于川海着实觉得王淑华说的有点多了。

“娘娘,您小点声,小心隔墙有耳!”

“让他们听了又能怎样,在这无趣之地困了二十年,本宫早就受够了!!!”

“可是,我们不是还有三殿下吗?”

王淑华顿了顿,像是镇定了些。

“对,还有瑾儿,还有我的瑾儿。我的瑾儿,必须登基为帝。”

于川海循循劝解道:“所以啊,娘娘一定要放宽心,十九年前我们能搞定苏浩年,十九年之后,他照样威胁不到我们。更何况时移世易,他还是能是从前的那个苏浩年吗?”

王淑华捂着胸口坐了下来。

“你说的对,我是太着急了。这个老东西,我现在照样有一百个办法让他什么都做不了。”

于川海上前为她揉刚刚用力砸东西的手臂:“所以啊。我们要将精力都放在殿下登基一事上。娘娘,想想未来,我们是一定会赢的。”

-

夏桉闻讯之后,便匆匆赶来了苏府。

此时,苏家长子与次子,也已经刚被安排了官职。

虽不及十九年前他们离京前的职位高,但都是正经差事,阖府真是喜上加喜。

此时苏宛心和夏光淳已经来了,全家人聚在正厅,高兴地谈论着被封职一事。

而最让他们高兴的,还不仅如此,圣上准许苏府子孙往后都可以科举入仕。

这对苏家来说,才是真正的平反和赦免。

苏家家风好,男丁中有几个很有才华的。

从前他们因为家世,心里从未想过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即便是苏浩年得以平反,他们阖府回到了京城,但此前陛下也不过就是赐给他们一些财物,对其他方面一直没有任何表示。

他们都觉得,或许能回京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没想到,一切峰回路转,他们苏府辗转过了这十九年,再次重回到从前的尊荣。

二房幼子是个九岁的少年,叫苏兴白,他听着大人们的讨论,终于忍不住问出口:“所以,日后我也可以参加科考,考取功名的,入朝为官,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不对?”

他母亲摸着他的头,笑着道:“对的,从今往后,你要更用功读书才行,如此才能如你祖父、大伯和父亲一般,为朝廷效力。”

苏兴白眼里目光灼灼:“太好了,我定会的。我定用功读书,日后成为祖父一样的人,光宗耀祖。”

众人一阵哄笑。

三房最小的小孙女一边手里晃着拨浪鼓,一边也奶声奶气道:“日后,我也要做大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