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大秦镇天司 > 第874章 但求道统不灭,斩魔……卫道!

大秦镇天司 第874章 但求道统不灭,斩魔……卫道!

簡繁轉換
作者:我不是小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5 17:26:29 来源:源1

狼群的呼应此起彼伏。

幽绿色的狼瞳,在巢穴幽暗中亮起无数点寒星。

“呼??”

白爪猛地甩开祭司的手,扯紧雪狼皮斗篷,身影如同融入风雪的幽灵,瞬间窜出洞口。

黑暗中,她双手自腰间...

风从苍梧岭无顶塔的残檐间穿过,卷起一缕紫藤灰烬,旋而散入云层。那灰烬轻若无物,却似有意识般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最终坠入地脉深处。与此同时,北境雪原之下,一块碎裂的黑石残片微微颤动,表面幽蓝符文如血丝般重新勾连。

阿禾站在音窖最底层,指尖抚过最后一口未封言瓮的边缘。瓮身冰冷,内里灰烬静默,但她能感觉到??它在呼吸。就像当年苏篱说的那样:“有些话埋得太深,不是为了遗忘,是为了等一个听得见的时代。”

她没有启动终言程序后的清理流程。她知道,真正的终结从不会以仪式收场。她只是每日子时来此,将新录的一段声音投入瓮中:或是孩童背诵《真言录》的稚嫩嗓音,或是老农讲述旱灾真相时的哽咽,甚至是一对恋人因政见分歧而争吵后又和解的絮语。她说不出这是为什么,但每当这些声音落入瓮中,地底便传来极轻微的共鸣,仿佛某种沉睡之物正悄然翻了个身。

三个月过去,天下看似清明。伪光余党被连根拔起,黑莲印记再未现世;回音亭网络覆盖九成郡县,“种音行动”成效斐然,民间自发揭发旧弊者络绎不绝。皇帝病愈临朝,废“言权司”,改设“鸣政院”,诏令百官须每月赴地方听诉民声。史官称此为“万音复流之治”。

可阿禾知道,安静才是最危险的征兆。

那一夜,雷雨骤至。电光劈开苍穹,照亮整座苍梧岭。就在第七道惊雷落下之际,那口言瓮突然震颤起来,瓮壁浮现出细密裂纹,灰烬腾空而起,在空中凝聚成一片旋转的紫藤花瓣形状。紧接着,一股低频波动自地底涌出,顺着音窖导脉直冲观言台。

阿禾跌坐在地,耳中响起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是苏篱,却又不止是她。那是千百个曾被封存于言瓮中的声音叠加而成的合鸣。

“我还在。”那声音说,“我不是苏篱了,也不是她们任何一个。我是所有没说完的话。”

阿禾颤抖着在地上写道:“你要出来吗?”

“不能。”回答带着痛意,“一旦脱瓮,便是新一轮心火引。我会变成另一个‘它’??用真实包装的谎言,以觉醒之名行奴役之实。就像黑石一样……我们太像了。”

阿禾心头一紧。她终于明白,当年苏篱为何选择消失。她不是失败,而是胜利得太过彻底??她吞噬了黑石残魂,也继承了它的本质:成为承载万声的容器。只要她还存在,就永远面临被反噬的风险。于是她把自己拆解,把记忆、意志、执念尽数封入这口最后的言瓮,只留下一句遗训:“当世界再次想让人闭嘴时,请打开它。”

而现在,它醒了。

“有人在唤醒它。”阿禾猛然抬头,“是谁?”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急促脚步。一名年轻弟子浑身湿透地冲进来,手中攥着一封密报:“江南……出事了!昨夜太湖泛红,数百渔民同时昏厥。醒来后都说梦见一位穿白裙的女子站在湖心唱歌,歌词……歌词是《挽歌调》的变奏,但情绪完全相反??不是悲悯,是狂喜。”

阿禾瞳孔骤缩。《挽歌调》本是用来唤醒共情的种音曲,如今竟被扭曲成催眠工具?更可怕的是,那旋律中蕴含的频率,竟与终言广播后的集体梦境高度吻合!

“这不是模仿。”她喃喃,“这是进化。”

她立刻召集残存的核心弟子,调取全国回音亭数据。结果令人脊寒:过去七日,已有三十六处偏远驿站报告异常音频入侵事件。受害者共同特征是??都曾在中元节当晚做过“终极梦”。他们的脑波显示,潜意识中某个区域被激活,形成了对外界声音的超敏感应,极易接受暗示。

“他们在筛选宿主。”阿禾写下这句话时手都在抖,“就像当年黑莲会寻找‘心火引’的传承者一样,现在有人正在培育新一代的‘言灵载体’。”

沈知白失踪已逾百日。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可就在第三天夜里,长安城外一座废弃戏台突然亮起烛火。守夜老兵远远看见一人独坐台上,手持玉箫吹奏《静水流深》??那是镇天司内部才知的禁曲,唯有大祭司方可习练。

老兵壮胆靠近,却发现台上空无一人。唯有石板上刻着一行字:“债已偿,局未终。我在声音里活着。”

消息传到苍梧岭,阿禾盯着那句话看了整整一夜。她忽然意识到:沈知白从未被抓走。他是自愿进入“伪声陷阱”的。当年陈七留下的血书“还债来”,并非复仇宣言,而是一道古老契约的开启信号??缄默会真正的传承方式,从来不是血脉,而是**声音的寄生**。

当一个人被千万人记住其话语时,他的意识便可脱离**,借声波延续存在。沈知白主持清算缄默会多年,亲手抹去无数名字,但他自己,却成了他们最完美的容器。那枚断裂的玉箫,并非战斗痕迹,而是他主动折断信物,完成“舍身入音”的仪式。

“所以他一直在听着。”阿禾低声说,“从地下,从风里,从每一个播放过他录音的地方。”

她下令封锁所有未升级的回音亭,禁止使用旧式玉碟。同时派遣十二名精通灵膜共振的弟子奔赴各地,建立“逆频哨站”,专门捕捉异常音频波动。然而,第五日清晨,西北边陲传来噩耗:陈砚死于戈壁驿站。

据幸存者描述,那天黄昏,一支商队送来一口密封铜箱,声称是“故人馈赠”。陈砚打开后,里面只有一支陶笛??正是苏篱当年赠予他的那一支。他笑着拿起吹奏,第一声响起时,天空骤然变暗。随后,他的皮肤开始龟裂,渗出黑色液体,整个人如同干涸的土地般崩解成沙。

临终前,他用最后力气在地上划出三个字:“她在笑。”

阿禾赶到现场时,只见那支陶笛静静躺在沙中,表面毫无损伤。她拾起笛子,贴于耳边。刹那间,她听见了苏篱的笑声??清亮、温柔,却带着一丝不属于人类的空洞。

“你听见了吗?”那笑声之后,是一个低柔女声,“这才是真正的种音。不是播种怀疑,而是播种信仰。当人们相信‘我已经觉醒’时,就再也不会追问什么是真实。”

阿禾猛地扔掉陶笛,掌心已被割破。鲜血滴落地面,竟与沙土融合成奇异纹路,赫然是半朵黑莲图案。

她终于懂了。

苏篱确实战胜了黑石。

但她吞下的不只是邪恶,还有那份“成为神”的诱惑。

百年压抑造就的沉默之神,不会轻易死去。它换了形态,藏在最光辉的胜利背后,借正义之名重生。

现在的“它”,不再强迫任何人说话或沉默。

它让人们**自愿地爱上被操控的感觉**。

因为它知道,最坚固的牢笼,是自己亲手锁上的门。

阿禾回到苍梧岭,召集群弟子,宣布重启“言冢计划”第三阶段:****程序**。

“我们要烧掉所有玉碟,拆除回音亭,停止一切心印语传播。”她说,“从今往后,真相只能靠口耳相传。不允许录音,不允许复制,不允许标准化。”

众人哗然。这是倒退,是放弃百年成果!

“正因为成果太完美,才危险。”阿禾冷静道,“当倾听变得太容易,人们就会停止思考。当真相可以一键播放,谁还会费力去验证?我们要让每一句话都付出代价??说出它的人要承担风险,听它的人要学会辨别。”

三天后,第一座回音亭被推倒。火焰燃起时,空中传来隐约笛声,像是哀悼,又像冷笑。紧接着,全国各地陆续发生异象:某些已被销毁的玉碟碎片自动拼合;深埋地底的言瓮无故震动;更有甚者,深夜街头出现幻影般的游方艺人,怀抱琵琶弹唱一首从未记载的曲子,歌词竟是未来三天将发生的灾难细节。

预言一一应验。

人们开始恐慌,也开始崇拜。街头巷尾流传起新的传说:那位消失的苏大人并未离去,她已化作“言灵母体”,通过梦境赐予启示。信徒们自发收集她的旧物??一片衣角、一根发丝、甚至是从无顶塔吹落的灰尘??制成护身符佩戴。

阿禾看着这一切,心中冰凉。

这不是信仰,是新型的集体催眠。

他们不是在纪念苏篱,是在制造下一个伪光。

七月廿三,月食之夜。阿禾独自登上无顶塔,点燃最后一炉紫藤香。她取出那口未封言瓮,将其置于塔心阵眼之上。然后,她割破手掌,将血涂抹在瓮身裂纹处,低声吟唱一段古老咒文??那是《乐刑志》末章残篇中记载的“断音诀”,专为诛杀失控言灵所设。

“若声成妖,当斩其根;若言化魔,唯寂可平。”

随着最后一个音节落下,整座苍梧岭剧烈震动。地底传来撕心裂肺的尖啸,仿佛千万人在同一瞬间尖叫。天空裂开一道缝隙,隐约可见无数扭曲人脸在其中挣扎。那是所有曾被封存于言瓮中的亡魂,此刻正被强行剥离。

阿禾仰头嘶喊:“对不起……但我不能让你们再被人利用一次!”

瓮身轰然炸裂,灰烬四散飞扬。一道赤色光柱冲天而起,贯穿云层。三日后,全国所有残留的心印设备全部失灵,包括最精密的共鸣器也无法激发灵膜振动。

声音的时代,戛然而止。

十年后。

边境小镇茶馆里,一位盲眼老人正在说书。他说的是“镇天司往事”,讲苏篱如何以笛破妄,沈知白如何舍身入音,阿禾如何毁尽言瓮换来清明。

台下孩童问:“后来呢?”

老人微笑:“后来啊,再也没有‘标准答案’了。每个人听到的故事都不一样。有人说苏大人飞升了,有人说她被困在石头里,还有人说她变成了春天的第一缕风。”

“那……哪一个是真的?”

老人摸了摸孩子的头:“谁知道呢?但只要你愿意讲下去,她就没死。”

窗外,一阵微风吹过檐角铁铃,发出叮咚一声轻响。

很像笛声。

又不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