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医路青云:从小医生到权力之巅! > 第280章 比医要凭真本事

医路青云:从小医生到权力之巅! 第280章 比医要凭真本事

簡繁轉換
作者:书生出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21 14:11:10 来源:源1

第280章比医要凭真本事(第1/2页)

方子由八味食材组成,这八味食材同时又是药材,名曰:八珍粉。

皇子连服数日,症状大大减轻,对八珍粉赞不绝口,从此八珍粉成为宫廷秘方。

陈实功也因为八珍粉名声鹊起,成为太医院的翘楚,颇受皇帝宠爱。

陈实功自己也每天吃八珍粉,最后活了八十一岁,在那个短寿的年代,实属罕见。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四十九岁开吃吃八珍粉,一直吃到驾崩。

他活了八十九岁,成为中国古代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皇帝万金之躯,是不可能随随便便长期服用一个方子的,服用之前御医们找了很多人当小白鼠,以身试药,最后确实发现八珍粉不仅安全可靠,还有很多养生功效,最主要的是健脾养胃。

后来慈禧太后也爱上了八珍粉,老佛爷有一日便溏,太医开了八珍粉,吃了一天就好了,从此慈禧与八珍粉形影不离。

叶星根据现代人们的身体状况和于老爷子的病情,对八珍粉的方子进行改进,这样既安全,更有效。

处方定后,他连夜让中药房的林卫兰,按照他的处方把八味药材磨成粉,再炒熟,包装好。

第二天下午,他带着处方和包装好的七贴中药,开车朝于老家赶来。

郭燕燕还是早早地来到别墅区大门口等他。

她见到叶星,就眉开眼笑,比以前更加亲昵,还有了情侣般的默契。

果真,今天于老家里多了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是从上海请来的在全国极有名望的两个中医专家:林仁仙和吉金松。

叶星与郭燕燕走进去,于思欣和两个老中医,还有于老爷子的另外几个子女,坐在卧室里等他们。

郭燕燕不无讨好地对于老说道:“于老,叶医生给于老爷子带来了处方和中药。”

她也有些紧张地对身后的叶星说道:“叶医生,你跟他们说一下吧。”

叶星从包里把处方和九包中药拿出来,还没开口说话,两个老中医开始向他发难。

林仁仙先开口:“先不忙着拿药,我们想知道一下,这位小神医的身份。”

叶星一愣,把处方和中药重新放进包里。

林仁仙声音沉稳地问:“你是哪个医科大学毕业的?”

叶星如实回答:“我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

“什么?”

林仁仙的口眼张到最大:“你只是研究生,竟然敢来给于老爷子看病,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于思欣和她叔叔姑姑几人都阴下脸,要开口骂人。

吉金松抢着说道:“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这么胆大妄为?啊?我跟林老都是博士生导师,都不敢随便给于老爷子开处方,吃中药。”

“你连博士生也不是,长了几个脑袋?敢擅自给他开药,要是吃出什么事来,你担当得起吗?”

卧室里的气氛顿时就紧张极了。

于思欣等人气鼓鼓的,只想开口骂人,把叶星赶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0章比医要凭真本事(第2/2页)

“这就叫越是无知,越是胆大狂妄。”于思欣终于憋不住,说了一句。

叶星荣辱不惊说道:“我虽然只是一个研究生,但我一直在业余钻研中医技术。我开的江海中医馆,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名气越来越响。”

郭燕燕赶紧说道:“这是真的,从全国各地来中医馆找他看病的人,多得每天要排队。叶馆长很忙的,很少出诊,看在于老以前对我有恩的份上,我求了他几次,他才来出诊。”

林仁仙看了于家人和吉金松一眼:“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治病更要看效果。”

“小叶,你既然把处方和中药带来了,就拿出来让我们看一下吧。”

叶星再次把处方和药包拿出来,将处方纸递给林仁仙。

林仁仙接过一看,眼睛瞬间睁大:“啊?这不是乾隆皇帝吃的八珍粉配方吗?”

叶星笑了:“不愧是中医专家,一看便知,晚辈佩服。乾隆皇帝能吃的中药,于老爷子怎么就不能吃?”

于家所有人大惊失色。

吉金松慢声细语说道:“小叶,你说得不对,我也想到了八珍粉。但八珍粉是在人身体健康的时候服用,才有效果,于老爷子器官衰竭,骨瘦如柴,八珍粉怎么补得起来?”

叶星淡淡一笑:“所以我对八珍粉作了小小的改进,里面加了两样东西,其中一样是东北人参。”

吉金松接过他的方子一看,也是口眼大张,然后一拍自己的脑袋:“嗯,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小神医,八珍粉里加这两味药,可谓是神来之笔!果然厉害,老朽佩服,佩服。”

林仁仙则有些尴尬。

他觉得在于家人面前丢了脸,想挽回一点面子,便以老卖老考问叶星,想出出他的洋相,给自己长长脸:“小神医,那你说说,这八珍粉为什么能治于老爷子的病?”

叶星对答如流:“八珍粉的主要作用是健脾养胃,乾隆皇帝之所以坚持不懈地服用八珍粉四十年,是因为他深懂脾胃的重要性。”

“中国人热衷于补肾,其实脾虚比肾虚更严重,所以黄帝内经说,人得胃气则生,人失胃气则亡。”

叶星又像专家上课一样滔滔不绝地说下去:“黄帝内经还说,如果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那么我们的身体整个气机就会紊乱,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这个气,就会陷入孤立危险的境地。”

卧室里所有人都听呆,连于思欣的脸上也放起亮光。

“金元时期有一位叫李东垣的医生,写了一本医学著作《脾胃论》。把脾胃单独拿出来写一本书,他是第一人。”

“他对脾胃的看法,可以归结为八个字: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为此李东垣发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子:补中益气汤,大补脾胃之气。”

“医圣张仲景更是把脾胃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脾旺四季不受邪,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五脏六腑的中心,脾胃这个轮子要是不运转,其他五脏六腑都得瘫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