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216章 是我的主意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216章 是我的主意

簡繁轉換
作者:房车齐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2 01:03: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16章是我的主意(第1/2页)

“就你一个人陪着?”陈浩蹙了下眉头,抓住问题的关键,“公社和大队都没人过来陪着?”

省里来领导,公社和大队应该都有人陪着才是。

“就我一个人,这领导是微服私访,没跟公社说,也没跟大队讲,直接开车到生产队这边来的,就带了一个秘书,这秘书兼职司机。”陈自强道,“我说要去跟公社和大队那边说声,让公社和大队派领导过来作陪,省里的领导说不用。”

他看着陈浩,“这领导过来,到底是看大棚,还是看分田到户的?他别的也没问,就是走走看看,你家里他也来过,东升和陈伟家里,他也去瞧了。”

陈自强很慌张。

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领导,别说是省里的领导,就是县里的领导,他也没见过,只见过公社的领导。

可公社领导什么级别,省里的领导什么级别?

“听领导的,领导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不用慌张,有省里的领导过来是好事,说明红旗生产队的事,得到了上面领导的关注,交代到了省里,这才有省领导下来视察。”陈浩道。

暂时不通知公社和大队,直接到生产队看,多半是担心被忽悠了,看不到真实的情况,这才不跟基层的领导干部打招呼,奔着生产队就来了。

提前通知的考察,不叫考察,是接待,走过场,不通知就下来考察,才是真的考察,能看到比较真实的情况。

这名省领导,或者说是更上面的领导,想了解真实的情况。

两人说着话,没耽误走路,一路几乎是小跑着,到了地头,看到远处的地头,有两个人正和村民交谈。

这两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农民,身上穿的衣服是中山装,四个口袋在外头,非常正式。

“两位省领导,这位同志就是陈浩,大棚就是他搞出来的,分田到户也是他的主意,不过他没坏心思,都是为了村民着想,我们村工分高,这两年生活水平提升了不少,都是陈浩同志的功劳。”陈自强给两位领导介绍陈浩。

生怕生产队搞的不同政策,会被领导得怪,还替陈浩说好话。

“你就是陈浩同志?真年轻,不到三十吧?”一位省领导伸出手,语气很温和,“我是省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钟汉华,旁边这位是秘书王泉,办公室的工作也由他负责,会开车,就喊他跟我跑一趟,到红旗生产队过来看看情况。”

省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级别能到副厅,办公室主任,级别能到正处。

“钟主任,王秘书,欢迎你们到红旗生产队,亲临一线视察,有你们这样认真,实事求是的领导,是百姓的福气。”陈浩跟两位领导握手。

陈浩举止很得体。

吹捧两位领导,但却吹的很准。

亲临一线,微服私访,就是为了实事求是。

“这冷的天,大棚里还长出了蔬菜,的确是丰富了村民,市民的餐桌。”钟汉华指着大棚,说道。

一进红旗生产队,最让人注意的就是大棚,生产队的田地里,不少大棚,里头的温度要比外面高些。

外头很荒芜,一片萧瑟,就只有些菜薹,萝卜,这也是省里其他县市冬天常见的蔬菜,省里的机关食堂,冬天提供的菜也多以菜薹和萝卜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6章是我的主意(第2/2页)

红旗生产队的大棚里,进去却是一片绿色,郁郁葱葱的。

番茄,辣椒,菠菜,芹菜,韭菜,茄子,很多冬天种不起来的蔬菜,在红旗生产队的大棚里都能见着。

他和王泉两人,在大棚里逛了不短的时间,问了很多问题。

就大棚蔬菜这的举措,就让红旗生产队的居民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工分值增加了不少。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各种条件,满足的条件,寒冬腊月里也能生长起来,有收获。”陈浩道,“大棚挡住了风雪,盖上草帘,里头的温度会比外面高些。”

“提高的这些温度就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红旗生产队这么多大棚,需要不少的薄膜,竹子,草帘等生产资料,多亏了大队和公社的领导干部协调,才能满足。”

陈浩没只说大棚的瓜果蔬菜,将大队和公社的一众干部也都夸了遍。

背后蛐蛐别人很过瘾,可没人喜欢背后蛐蛐对方的人。

今天你能蛐蛐别人,明天保不准会蛐蛐自己,领导在这方面尤其敏感。

“大冬天的,能种出这么多新鲜的蔬菜,多花费点生产资料也是值得的,当然,这里头的经济账也得仔细算,得找到一个平衡的点,都兼顾到的地方。”钟汉华道。

他没多提大棚,看了眼远处的田地,“红旗生产队分田到户,也是你的主意吧?”

大棚只是其次,分田到户才是钟汉华和王泉两人过来的主要原因。

“是我的主意。”陈浩没犹豫,直接点头,“这么做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解决村民积极性的问题,再一个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

“积极性好说,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又怎么说?”钟汉华问道。

积极性他已经看到了,这冷的天,才大年初三,就已经有村民在田间地头干活,他问过了,都是分田到户的村民。

搞集体田地的,没参与分田到户的村民,都在家里,村干部不带头,不喊上工,就绝不上工。

对比很明显。

“村民要提升生活条件,绝大部分得依赖土地的产出,在保障必须的公粮,三提五统等费用,余下的土地种什么,应该由村民根据市场决定,由市场进行调节,这样种出的农产品,市民喜欢,卖出农产品,村民也能有不错的收益。”陈浩简单解释。

“集体种植,种什么由干部说了算,大规模,大面积的种植,可能会造成浪费,经济产出有限,分田到户后,村民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不仅仅是果腹,还能作为需求,流入市场。”

“分田到户能让农村的产业结构多样化,让农村的经济活力得到明显提升。”

农产品作为果腹的东西,价值很低,只有作为商品,进入再加工环节,或者是作为稀缺品,才能产生溢价,提升百姓的收入水平。

陈浩的话说的很大胆,农产品放到集市上交易,也有限制,只能是部分农产品,可如今当着省里领导的面,却说要流入市场。

这不是做生意吗?

一旁的陈自强吓的脸色白了好几分,不停的看省里两个领导的脸色。

“你的意思是,要让农产品流动起来?”钟汉华看着陈浩,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