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305章 不能总走老路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305章 不能总走老路

簡繁轉換
作者:房车齐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2 01:03: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05章不能总走老路(第1/2页)

陈浩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一干队委同志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学历带来的好处,很多时候并不是学历高的,专业知识真的有多么厉害,好多人上了大学后,高中,初中的不少知识,都还给了体育老师。

真正重要的是,学历高的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会更加容易,不会一条路走到黑,会思考,会纠错纠偏。

别的地方,别的生产队,别的村民,别的队委干部,怎么想怎么做,陈浩管不着,没有那个精力和能力去管,但在红旗生产队,在自己能影响到的一亩三分地里,他希望一众队委干部,包括其他普通的生产队干部具备多思考,多动脑子的特性。

这对自己有利。

“种大米,小麦,包括油菜籽之类的,只能勉强解决吃喝的问题,想要让日子好过起来,还是得要种些别的东西。”陈自强说道。

“得要种些稀罕的东西,卖给城里人,他们有工作,日子好过,手头宽裕,赚他们的钱,农民才能盖得起房,才能隔段时间就去集上称点肉,不至于说一年到头就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分点年猪肉。”陈洪兴也跟着说道。

两人坚定不移的跟着陈浩走。

“我想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陈浩点头,“表面上看,是我的带领下,让红旗生产队的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但实际上,主要还是因为咱们红旗生产队搞了不一样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日子才好过起来。”

“在大棚里种植瓜果蔬菜,弄到县里去卖,如今更是把大棚的瓜果蔬菜弄到了市里去,卖给了帅府大酒店,非常的紧俏,很受欢迎,价格还比寻常时节的瓜果蔬菜要贵上不少。”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起来就是,物以稀为贵!”

“赚钱不能靠蛮力和苦力,得用巧劲,这不是投机取巧,这是智慧!”

这么多队委干部,陈浩是最年轻的,资历也是最短的,可没人轻视,一个个都看着陈浩,听陈浩谈话。

大力的确能出奇迹,放在农业生产方面同样也实用。

土地的面积够大,哪怕粮食作物的单价很低,但量大了一样能赚到钱。

像是有个知名的老板,就是靠着玉米赚取了第1桶金,将东北的玉米运到深圳,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赚了300万块钱。

那会儿一斤玉米才2分钱左右,可就是这么低的价格,这个老板也赚到了300万块钱,要是换成普通农民,别说300万,就是3万块钱,靠卖自己地里种的玉米,得花多少年才赚到?

量大,利润即便不高,也有不菲的利润。

只是放在红旗生产队,这一点是不实用的,必须得要种点花样,种点不一样的东西才行。

“当初去找农业专家,不就是为了帮助生产队这边搞人工的木耳,还有香菇之类的?”陈自强说道。

“草莓也是稀罕物,种出来,农村人吃不起就卖给县里去,县里人吃不起那就卖到市里去,赚的钱肯定比种粮食划算的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5章不能总走老路(第2/2页)

“不能总走老路,得寻别的路走一走。”

陈浩的解释,让陈自强等人明白过来,得搞点跟传统不一样的东西,不仅仅是在种植方式方面,种植种类方面也得要丰富。

这样才有钱赚,才能改善生活。

“就是这个道理,政策越来越好,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过,有钱人也会越来越多,有了钱了,总归是要花销出去。怎么花?无非就是吃喝嫖赌。”陈浩道。

“吃是排在第1位的,除了鱼肉,不就是一些新鲜的东西?草莓,香菇,木耳,等等,这类往常不经常吃的,有钱了后肯定也想要尝一尝。”

玉米之类的东西,少量的,碰了没关系,大量的,像是不到一年赚300万这种,没点过硬的背景,比方父亲,或者老丈人之类的,在相关的系统内认领导职务,一般人真搞不了。

运输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这么大的量,还是粮食种类,真会以投机倒把的罪名抓起来。

“不少田地都搞上了大棚,种瓜果蔬菜,水稻的种植面积小了不少,再种上草莓,还有其他的农作物,也不知道公社那边会不会过来找麻烦。”一名队委干部有点担心。

“这有什么麻烦好找的?三提五统之类的都交上,公社找不了麻烦。”陈自强道,“之前想要找红旗生产队麻烦的人,这会儿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

“谁要想过来找红旗生产队的麻烦,都得要掂量掂量,看看之前的人是什么下场。”

“别忘了,红旗生产队可是有省里的领导下来考察过,做出了指示,完成任务,别的情况,谁敢多话?”

红旗生产队发展方向,与众人的利益高度一致,维护红旗生产队,就是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这方面,陈自强很清楚。

其他的一众队委干部也都非常清楚,甚至包括红旗生产队的村民,对这一点也有深刻的认知。

日子好过了,兜里钱多了,就会替你说话。

这一点,王红梅和陈大刚的行为和举动已经很好的证明了。

“陈自强大队长说的不错,只要把该交的交了,田地里种什么东西,农民自己说了算,不然为什么分田到户?分田到户不就是为了提高农业种植方式和种类的灵活性,让村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只要不种植违法的东西就成了,无论是种植大米,还是种植草莓,种植香菇,木耳等农作物,都是没有问题的。”陈浩说道。

“红旗生产队后边有山,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在里头搞几间房子,弄出几片空地,当作木耳和香菇的种植基地,相当于是把荒山给利用起来,浪费不了田地。”

山里头并没有人工种植的经济作物,都是一些自然生长的树木花草之类的,也有些野生动物,稍微的捯饬捯饬,就能用来种植木耳和香菇。

木耳的种植就用段木栽培技术,选用柞木和椴木,在上头种木耳,材料简单,操作简便,可行性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