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321章 陈浩同志,来,一起喝一个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321章 陈浩同志,来,一起喝一个

簡繁轉換
作者:房车齐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2 01:03:36 来源:源1

第321章陈浩同志,来,一起喝一个(第1/2页)

先前搞分田到户的时候,让刘怀德在上面签个字,算是一起决定分田到户这个政策,刘怀德不敢,只能在上面表达对分田到户这个事的看法。

中规中矩。

现在,刘怀德主动想要把招待所和食堂的这个事写文章,发到内参资料上面去。

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还很有些急迫。

“的确是要写文章,不过最好是再等一等,等到年底的时候再写文章。”陈浩说道。

“为什么要等到年底的时候,是有什么说法?”刘怀德看着陈浩。

他对陈浩的意见很重视。

“红旗生产队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参与了分田到户,还有一部分村民没有参与分田到户,不过这些人已经有了要参与分田到户的意愿,跟生产队的干部提了好多次,只不过因为是农忙,田间地头的事情比较多,再加上分田到户这个事情不是儿戏,不能说今天不想参加就不参加,明天想参加马上就参加,总得要有个时间缓冲。”陈浩道。

“这些改变主意的村民,他们的意愿没有马上实现,但是等到年底的时候,这些想要参与分田到户的村民,肯定会被安排着参与分田到户。”

先参与的有优惠,有方便,有参与的,没有优惠,甚至还会被拖一拖。

这是必要的敲打。

“无规矩不成方圆,政策的执行的确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是要立些规矩。”刘怀德点点头。

“其实这一点还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因为等到年底的时候,政策应该会更加的明朗。”陈浩说道。

他看着刘怀德,“最近这些天,你应该有关注过报纸吧,看没看到一篇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报道?”

刘怀德点头。

他很好奇,陈浩怎么突然提这一茬。

看报纸是个好习惯,能从报纸中获得一些信息,但是好多干部都没有这个习惯,主要是不少干部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认的字不多,文化水平不是很高,觉得看报没有啥意思,没有啥作用,还不如到田间地头转一转。

就是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的干部,也还有很大一部分只是将报纸当作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看的是报纸上面的奇闻趣事,是消遣,对政治方面的东西反应很迟钝。

干部如此,普通百姓就更如此了。

一份报纸要一两毛钱,普通百姓也舍不得拿这个钱买报纸。

这篇文章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稍微有些政治敏感度的,或者是有些内部消息渠道的,都知道这篇文章是一个号角。

是一个信号。

政策要调头了。

没想到陈浩对这个居然也这么关注,还特意提到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一个信号,政策要在官方背书的情况下做出调整。”陈浩说道,“在今年年底的会议上,这点就会落实下来。”

“这是你自己分析出来的?”刘怀德看着陈浩,惊讶的问道。

这个分析看着简单,可没有一定政治敏感度的,是瞧不出来的,陈浩能一眼瞧出来,实在不简单。

“如果连这点本事都没有,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我哪敢搞分田到户,哪敢搞大棚种植,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陈浩笑着说道。

扮猪吃虎的感觉就是好。

他哪有什么政治觉悟,不过是比别人多活了几十年,有前世的经验,对政策走向非常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1章陈浩同志,来,一起喝一个(第2/2页)

由果导因,谁还不会说?

“这倒是,能弄出分田到户的人,这点眼光肯定是有的。”刘怀德点点头,“好多人以为你搞分田到户是胆量大,实际上你是政治能力强,加上胆子大,敢为人先。”

刘怀德对陈浩的评价很高。

一开始,他对陈浩的判断也错了,只以为陈浩是胆子大。

一次还能说是碰巧,是胆子大,但两次就不是碰巧了,而是这个人的的确确有真本事。

“只不过是喜欢看报纸,看新闻,将别人唠嗑的时间,放在阅读上,放在思考上,经常想一想,谈不上什么政治能力有多强。”陈浩摆了摆手,稍微谦虚了下。

他接着又道,“有这两个原因,所以我的建议是等到年底的时候,再将红旗生产队的情况写成文章,投到内参资料上,这样跟大的政策更显得相得益彰,能遥相呼应。”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整个花山公社,参与分田到户的户数肯定会增加不少,大棚种植面积也会有提升,包括红旗生产队准备种植人工的木耳和香菇,包括草莓,这些也都可以写进文章里去。”

“这都是分田到户的好处,丰富了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增加了土地的灵活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你说的很有道理,到时写相关的文章,还得要你这边提供些帮助,帮着参考参考,给些意见。”刘怀德道。

“没问题。”陈浩没有丝毫的犹豫,答应了下来,“就是现在生产资料方面还是有些紧缺,用来盖大棚的塑料薄膜,还有准备用来搞人工种植的木料等方面,比较难买。”

“这个的确是有些难,花山公社好多大队,生产队,都在分田到户,都在搞大棚种植,虽然力度还没有红旗生产队这么大,但整体的生产资料的消耗,需求,比以往要大不少。”刘怀德道。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红旗生产队是分田到户的先锋,又是最先搞大棚种植的,为了接待各地来参观,学习的领导干部同志,还建了招待所和食堂,省里领导过来考察,公社里肯定也要大力支持。”

“公社这边资源有限,我会跟县里反映,争取让县里多调些生产资料过来,帮助红旗生产队的发展。”

红旗生产队搞了这么久,县里也没啥表态。

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政策方面,信号明显了,县里应该也会支持。”陈浩道,“由公社出面反应,肯定比普通老百姓好。”

“我就提前代表红旗生产队的村民,谢谢领导的支持。”

“你是普通老百姓?这话也就骗骗跟你不熟的人,认识你的人,谁不知道你的本事?”刘怀德道。

食堂的饭菜做好了。

有肉,有鱼,还有菜,很丰盛。

摆了4张桌子。

陈浩被喊到首桌,跟刘怀德等公社的主要领导一起。

这个待遇,就是公社的普通干部,都没有!

“这食堂比公社的食堂还要好,桌椅,锅碗瓢盆,是真干净,就是做饭的同志,穿的衣服也讲究,干干净净的。”

“不去外面,就看这里头,真不敢信,这是生产队的食堂,还以为是哪个大单位的食堂。”

“陈浩同志,来,一起喝一个。”

这一顿饭,吃的都很满意。

不少人给陈浩敬酒,吃了2个多小时才散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