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461章 没错,就是这意思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461章 没错,就是这意思

簡繁轉換
作者:房车齐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9 15:16:14 来源:源1

第461章没错,就是这意思(第1/2页)

“国营单位真要出问题了,国家还能不管?”陈自强问道。

铁饭碗深入人心。

平常时候,陈浩其实有说过,国营单位不一定就是铁饭碗,铁碗会破,只是好多人不信而已。

这次算是在人比较多,又比较正式的场合,再说一次。

“管是会管,但只会管重要的单位,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企业,重要的化工,纺织,军工等企业,这些企业即便出问题,国家也会往里头投钱,投人,将企业救活。”陈浩道。

“但是普通行业,普通企业,肯定不会有这个待遇,原因也很简单,国家没钱!只能是把有限的资金放到重要的行业,别的行业和单位就只能放弃,让其自己求活。”

这其实就是抓大放小。

积极性这个东西很神奇,放在农村,分田到户,平均每个人的田地还是那么多,化肥也没有明显的增加,分田到户却能激发积极性,让原本吃饭成问题的农民,至少不会饿死。

放在城里,虽说不少国营单位倒下了,却又有更多的企业又成立了。

“我说这么多,其实就是告诉你们一件事,不要羡慕城里的职工,尤其是普通职工,有点领导职务的,在变化中还能捞取一些好处,但普通职工却没这个能力,他们的日子会很苦。”陈浩道。

“农村很苦,未来一段时间,还会很苦,但红旗生产队不会,跟着我的人不会,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没有规定说,农民一辈子就必须在田地里求活,以前被逼着在田地里求活,那是政策的原因,是无奈,但如今,政策松动了,我们就该主动顺应政策,站在时代的浪潮上,为自己,为子孙后代,在时代的浪潮里捞取一块好处。”

利益动人心。

不用讲别的,政策只是大旗,稍微的说几句,陈浩主要还是讲利益。

跟村民也不用太过拐弯抹角,讲利益就听的多,也只有讲利益,才会激发正向积极性,让村民愿意跟着自己干。

“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我第一个跟着你。”王红梅举手。

闷着头跟陈浩干。

“我也是,浩哥,都听你的,你干啥成啥,我肯定信你,我眼光没你好,你说的这些,说实话,在饭馆的时候,我就听人说政策要变,一些单位在开会研究,但怎么变却不太清楚。”陈伟道。

他也光棍,不懂的地方不用特意去想,跟着陈浩就行。

到目前为止,陈浩做的决定还没有出错的地方。

“你说吧。”

“都听你的。”

大队队长陈自强,生产队队长陈洪兴,生产队会计陈顺田,再有陈传福等人,都把目光看向陈浩。

以陈浩为主。

“既然各位这么信任我,那我就说了。”陈浩道。

他没推辞,这事也只能他安排,他能看到大势。

“必须跟着政策走,这是一定的,甭管政策怎么样,都要跟着政策,胳膊拧不过大腿,个人的想法很难左右国家的政策。”陈浩道。

“国家在分田到户,在经济政策等方面,是持支持态度的,这个跟以往不同,以往不让分田到户,不让单干,企业的性质有限制,只允许国营单位和集体单位,农村的社队企业规模和经营种类也很有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1章没错,就是这意思(第2/2页)

“后面,国家肯定是允许个体户,私营经济发展的,农村的社队企业支持和开放力度也会增加。”

“原本严格限制的原材料,以及市场,会放开,这都是机会,别的社队抓不抓的住,敢不敢抓,我不管,但红旗生产队一定要抓住。”

“这既是为自己谋福利,也是为子孙谋福利,同时,也是按照政策做事!”

跟着大旗走!

“先说分田到户,我们生产队一共有36户,有22户参加了分田到户,还有14户没有参与进来,他们一直想要参与分田到户,但考虑到正是农忙的时候,牵扯不清楚,就没同意,但如今田地里的活没那么多了,这事可以搞了。”陈浩道。

“陈大刚早就嚷着要分田到户了,其他没参与的村民也都肠子悔青了,跟他们说声,一天的时间就能把这事给解决了,他们不会生出事端,也不会找茬。”陈洪兴道。

“就是,刚过来开会时,还碰到几个没参与分田到户的,打探消息,想知道什么时候安排分田到户,急的很。”陈顺田道。

眼看着村里的人,跟着陈浩走的,就是王红梅都发了财,占据了一个位置,其他没参与分田到户的,都急的很。

“能尽快把这事落实下来,解决了,是一件好事。”陈浩道,“分田到户的事解决了后,就跟公社那边说说,邀请公社的领导一起过来,合张影,吃个饭。”

“我们红旗生产队是最先搞分田到户的,也是最先全生产队将分田到户落实下来的,不止如此,还积极搞副业,为村民创收。”

“实践证明,分田到户,单干,是很有奔头的,不止能解决吃饭的问题,还能解决村民就业的问题,能让村民致富!”

陈浩这话说出来后,不少人很疑惑。

“有几个生产队,他们早就全生产队搞了分田到户,红旗生产队不是第一个将分田到户落实下来的生产队。”陈自强提醒道。

这事不是什么机密,公社的人知晓。

“没多大关系,只要邀请公社那边的领导过来,说明利害关系,第一个落实全生产队分田到户的自然会是红旗生产队,而不是别的生产队。”陈浩道。

“第一个搞分田到户的就是我们生产队,这是上了内参资料的,省里的领导也知晓,红旗生产队是简在帝心的,名声早就传到了领导的耳中。”

“所以,第一个搞分田到户的是红旗生产队,第一个全面搞分田到户的,也得是红旗生产队,别的生产队只能靠边!”

历史宜粗不宜细。

很多真相都被滚滚车轮碾压在历史的岁月中,不为人所熟知,津津乐道的并非事实的真相。

但那又如何?

只要有现实意义,对现实能起到作用,尤其是统治作用,就会被宣扬!

“政策放开,需要一个例子,起到宣传的作用,红旗生产队就是最好的例子,有招待所,有食堂,有大棚,在县里和市里都有副业,放在全国,红旗生产队是独一家,所以公社也会配合宣传,这对公社的干部也有好处。”陈传福道。

陈浩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