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502章 燎原之势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502章 燎原之势

簡繁轉換
作者:房车齐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9:03 来源:源1

第502章燎原之势(第1/2页)

“的确是有招待所和食堂,不过饭菜不是免费供应,都要收费,免费供应了,那还不都糟蹋光了?是开历史倒车,不得行。”陈洪兴说道。

“收费了,才知道珍惜,公家的,说是有自己的份,但自己又不能多拿多得,当时不吃不用,后面就没得吃,没得用了,这种思想下,个人都不知道珍惜,拼命的糟蹋,属于个人的才会主动节省。”

陈洪兴的这话实际有些大胆了,但其实稍微理智一些,而不是仅有理论的干部,都知道陈洪兴说的是实话。

大食堂,大锅饭的时候,这种浪费尤其严重,加上大炼钢,劳动力被抽调,不少生产队的粮食哪怕烂在地里,也没人愿意去收割。

收割了,吃的时候也不多分,不收割了,照样能吃。

最终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懒汉、偷奸耍滑的行为,让一些老实人,实诚人,也跟着躺平。

“粮食产量翻番,这是真的,除了粮食产量外,最主要的是腾出了手,把自家的田地伺候好了,剩下的空闲时间可以搞些别的副业,增加额外的收入,像是招待所,食堂,还有后山的人工种植基地,包括其他的一些副业,好多用的都是咱们生产队自己的人。”陈洪兴道。

“劳动力不免费用,都是要付工资的,跟城里的职工没有太大的区别,要说差别,就是看病不免费,不分房子,但收入方面有保障,对农民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快速的回答了李林清的问题,陈洪兴又笑着介绍,“李主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刘怀德书记,是花山公社的领导。”

“红旗生产队能搞分田到户,多亏了刘书记的支持。”

跟在陈浩身边,陈洪兴在人情世故方面,一些基本的都懂,主动介绍了自己这边最高的领导刘怀德。

“刘书记,你好你好,你的名字我听过,报纸上也提到了你,了不得啊,搞分田到户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还把声势搞的这么大,这可是提着脑袋在做事,搞不好是要杀头的,说实话,我自己是没你这个胆量的。”李林清道。

“农民的日子过得是真苦,吃饱肚子都困难,全国上下这么多公社,都是差不多的情况,红旗生产队却做出了榜样,搞分田到户,还上了报纸。”

“粮食多到吃不完,有自行车,有小汽车,还有电视机,比城里职工日子过的还要舒坦。”

李林清跟刘怀德握手,寒暄了几句,夸赞刘怀德的功劳。

“实事求是的说,分田到户不是我的功劳,我只是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要说功劳,那也是陈浩同志的功劳,他的胆子才是大,心也细,能力也强,红旗生产队能把日子过好,多亏了他。”刘怀德又介绍旁边的陈浩。

李林清视线落在陈浩身上。

有点意外,陈浩很年轻。

“陈浩同志在公社任职?”李林清问道。

他想了想,在报纸上并没有看到陈浩的名字,只提了刘怀德的名字。

可看刘怀德的意思,陈浩的作用很大,他猜想着陈浩是不是军师一般的人物,在公社任职,给刘怀德出谋划策的?

“我是红旗生产队的副业队长,没在公社任职。”陈浩道。

他也跟李林清握了握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2章燎原之势(第2/2页)

“我好几次想要邀请陈浩同志到公社来,肩上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他要到公社工作,那是整个公社的福气,但他不愿意过来。”刘怀德遗憾道,“大棚,招待所,食堂,还有后山的人工种植基地,这些都是陈浩同志搞出来的。”

“能搞出这么多东西,不稀奇,但能搞出成绩,的确是人才,陈浩同志虽只是生产队的副业队长,但能力是出众的。”李林清道。

公社的领导招揽推荐,都不去,陈浩还真是稀奇。

“李主任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要不要喝杯茶水,先休息休息,我再让人带着你到红旗生产队四处转一转,有什么想知道的尽管问,一定是知无不言。”陈浩主动问道。

“不休息了,公社的人都还等着消息,我们先过来看看情况,好些村民早就想要分田到户,但政策方面一直没松动,就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量,现在省日报竟然报道了红旗生产队的分田到户情况,这也算是一种肯定,给了一个信号,不过只是看了报纸,我不太肯定,好多地方也不太了解,毕竟报纸上写的东西也不全面,不放心,就带着公社的一众干部同志过来,亲眼瞧一瞧。”李林清摆手。

他一刻也等不了,连喝口水的时间都不愿意耽误,就想着在红旗生产队内仔细的看一看,看看分田到户到底是怎么个好法,亲眼所见才更放心。

陈浩看着陈洪兴,“陈队长,你带着李林清主任,还有各位一同来的同志,在队里参观参观,他们有什么还要问的,你详细的解答解答,将分田到户的情况,红旗生产队的情况,跟各位同志说一说。”

“行,没问题。”陈洪兴应了下来。

他带着李林清等人,在红旗生产队内参观。

“来的是真快,,今天才上了报纸,汉阳县蔡甸公社看到消息,这就带着整个公社的干部同志过来参观。”刘怀德看着到食堂去参观的李林清一行人,感叹着跟陈浩说道。

是真急。

“他们离着近,先看到了报纸上的新闻,所以马上就赶了过来,不过说到底,还是农民有这个需求,不少干部也有分田到户的想法,只是不敢做,不敢提,红旗生产队开了这个头,上了省日报,等于是省里的领导在支持,得到这个信号,李林清等人就过来了,回去之后,蔡甸公社肯定也会搞分田到户。”陈浩道。

“分田到户会如同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在全国发展开。”

到底是搞集体,还是单干,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选择。

搞分配的,有特供渠道的,无所谓。

有铁饭碗的,也无所谓,甚至于说,不少铁饭碗的人更希望大集体,因为单位把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部都包了,自己作为工人阶级,比农民阶级要高一层,心里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尤其是家里有人任职领导职位的,更是如此。

至于农民阶级,孤寡老人,家里没有壮劳力的,也希望搞大集体,尤其是希望搞公共食堂,这样就不用做饭做菜,而且集体粮食分配的时候,是按照人七劳三,劳动力哪怕不行,但至少还会按照人头,分七成的粮食。

旁的农民,家里有劳动力的,则是希望单干,多劳多得。

人和人的悲欢,是不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