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544章 广告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544章 广告

簡繁轉換
作者:房车齐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30 16:29:05 来源:源1

第544章广告(第1/2页)

茅台是国酒,领导非常认可,时不时的就有领导打电话,甚至亲自到茅台厂视察,这样的名气还不够大?

杨艳和苏小娟很纳闷。

陈浩说的提升名气,到底是怎样提升?

“在机关单位,在领导眼中,茅台酒的确很有名气,哪怕价格要比普通的白酒贵不少,可还是对茅台酒很认可,就是15块钱一瓶,不也还是有人买?”陈浩道。

“但光这样还不行,还得要在普通市民心中增加茅台酒的名气,让更多的市民知道茅台酒,认可茅台酒。”

“我说的提升名气,实际上是扩大茅台酒的消费群体,让更多的人愿意掏钱购买茅台酒,而不仅仅只局限于机关单位,部门领导同志,以及部分的高收入同志。”

“想要让销量提升起来,让更多的人愿意掏钱购买茅台酒,那就必须让茅台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同时,让茅台具备更多的价值。”

茅台酒的潜力还很大!

完全市场化之前,茅台酒还只是酒水,是喝的,市场化过后,茅台酒就不仅仅是酒水,还具备了别的属性。

“什么意思?陈哥,你的意思是让一般的市民也花钱购买茅台,但15块钱一瓶,这个价格一般的市民也舍不得吧?”杨艳说道。

她有点明白陈浩的意思,但具体怎么操作,心里还是没理清。

“好多人的工资就二三十块钱,要他们花大半个月的工资买茅台,恐怕是舍不得的。”苏小娟说道。

就是那些手头上有钱的,工资收入比较高的,听到15块钱一瓶,也要犹豫好久。

两人觉着还是价格的问题,让茅台酒的销量受到了阻碍,得要从价格方面着手,解决销量的问题。

“不要老觉着买茅台酒就是自己喝的,你俩的思路还得要转换下,买茅台酒也可以拿来送人,送给老丈人,送给舅舅,送给父母,送给单位的领导,送给朋友,送给合作的对象,这都是没有问题的。”陈浩说道。

“这个时候15块钱一瓶的茅台就不贵了,如果价格低了,还显得不够重视,小瞧了对方,相反的,价格越贵越好。”

他看着杨艳和苏小娟,“从这个思路再想想,这个时候花15块钱,哪怕是大半个月的工资买茅台酒,是不是就值了?”

“可以在老丈人那有面子,在朋友那有面子。”

酒水的价值,好多人还只想到喝这一层面上,实际上高端的酒水不是用来自己喝的,而是给别人喝的。

茅台肯定是要走高端路线,这也是陈浩敢把价格定这么高的原因。

“如果送一瓶15块钱的茅台酒,能获得进步的机会,或者是在老丈人那里有面子,又或者是能跟更好的单位合作,那15块钱的确不算贵。”杨艳点点头。

“是的,思路要打开,茅台酒在圈子里,在一些大的机关单位,在领导干部那里,都是耳熟能详的,也得到了认可,但在普通市民那里,这个认可度是不是还不够?就比方说,县城里,好多人就不知道茅台酒。”陈浩说道。

“这些地方的消费潜力是不是能再挖掘挖掘,在报纸,在街头巷尾贴些牛皮癣,打些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茅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44章广告(第2/2页)

“离着过年也没多久了,正是走亲访友的时节,如果提前让市民认可走亲访友就要提茅台酒,那么茅台的销售情况是不是就能好转?”

“要想让市民买茅台酒,就得要让市民先认可茅台酒,而认可茅台酒不一定说是要从口味上面认可,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就像我刚刚提到的那些地方,这么贵的酒水,送出去能让收到这款酒水的人感受到重视,从而让双方心里都能得到满足,促成双方直接就某件事情达成一致的意见。”

关于营销套路,放到几十年后,只要稍微关注点新闻的,哪怕不是广告学专业,不是搞营销工作的,也能弄出不少营销方法出来。

这会儿酒水不少,但关于营销的套路方面还比较空白,有太多太多可以操作的地方,每一张牌打出来都是王炸。

别说是一对王,就是一张k,一张老A,打出来,好多人都要不动。

“陈哥,你的意思是在县城,还有其他的小城市,这些茅台酒销量和名气不是很好的地方做广告,在报纸上做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茅台酒?”杨艳稍微有点明白陈浩的意图了。

“不仅仅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茅台酒,而是要让更多的人认可茅台酒,尤其是送礼的时候,第1个想到的就是茅台酒,包括收礼的人,第1个想到的也是茅台酒。”陈浩说道。

“打广告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在报纸上,还可以弄些牛皮癣贴在墙壁上,贴在门上,贴在各个地方,只要是群众容易关注的地方,都贴上!”

好多人都没有看报纸的习惯,也舍不得花钱买报纸,用牛皮癣的方式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茅台酒,打的广告范围更广。

这会儿国内的广告行业还不发达,甚至可以说是几乎等于零。

广告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无论是群众,还是搞企业做产品的,打广告的想法并不多,具体体现在广告的价格方面就能看得出来。

一条广告才几块钱。

有些不那么知名的报纸,像是小县城的报纸,或者是大城市才开办没多久的报刊,在上面打广告,半年的费用可能也才两三百块钱。

等到80年代末,个体户,以及私营单位多起来,竞争加剧了,有人在广告上面吃到了甜头,广告的费用才急剧增加,广告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广告怎么打,是我去联系报社?”杨艳问道。

她先前没做过这类事,哪怕在茅台厂宣传科做事,但也几乎没打过广告。

“你先前在茅台厂那边,是在宣传科工作,没搞过广告?”陈浩问道。

“没有啊,宣传科的工作主要就是接收上级的文件,然后对厂里的职工传达文件指示精神,有时候还会组织学习,没有做广告。”杨燕摇头。

“我在茅台厂这么久,也没听说茅台厂做过广告,靠的是口口相传的口碑,做广告的话,给人的感觉不太好,好像只有弄虚作假的产品才会做广告,产品真要好,人家自然会跟周围的亲朋好友宣传,压根不需要打广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