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一级戒备!”
“‘它’又来了!”
舰长的警告在全舰广播中炸响。
但这次,预想中的黑洞陷阱并未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某种超出人类认知极限的恐怖现象。
舰桥主屏幕突然扭曲变形,一串闪烁着暗紫色光芒的几何图形凭空浮现。
那些线条不断分裂重组,构成令人眩晕的多维结构,仿佛在演绎某种高等文明的数学语言。
观测员面色惨白地发现,飞船周围的物理常数正在发生可怕的畸变——光速读数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减,量子涨落出现异常波动,连时空曲率都在产生诡异的褶皱。
“老天爷啊...它在重构这片星域的物理法则!”周教授的声音因恐惧而扭曲。
他的双手死死抓住控制台,双眼死死瞪住屏幕。
舱内环境开始疯狂波动。
温度计的水银柱像发疯般上下跳动,前一秒还热得让人汗如雨下,下一秒就冷得呼出的白气凝结成霜。
这种极端的温度交替,让一些老船员恍惚间仿佛回到了蓝星极寒与极热相交的噩梦。
“重力锚失效!”工程官的尖叫还未落下,几个没固定好的驾驶员就突然飘了起来。
他们惊慌失措地在半空中挣扎,随即像被无形的大手狠狠拍向天花板,发出令人牙酸的撞击声。
就在这时,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再次直接在每个人的听觉神经中炸响:
“为什么拒绝使用物质重构技术?
声音里带着冰冷的困惑,就像科学家在质问不听话的实验品。
“飞船的自我修复模块为何休眠?”
每个音节都像冰锥刺入大脑。
“是在...防备我吗?”
这句话带着令人颤栗的戏谑。
突然,声音转为令人血液凝固的冷酷:
“耐心值归零。碳基生命体,你们有24个标准时考虑。”
“交出物质重构技术,”
“否则——”
一声轻笑让所有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你们分散航行的八艘方舟舰,都将成为我的...生物电池培养皿。”
随着最后一个音节消失,舰桥中央突然投射出一道血红色的全息倒计时:
【23:59:59】
【23:59:58】
数字每一次跳动,都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控制室中,一个年轻的驾驶员突然从天花板掉落,鲜血滴落在地面上,发出清晰的“滴答”声。
在这片漆黑的深空中,八艘星际方舟如同八个孤独的漂流瓶。
蓝星早已化作宇宙尘埃,昔日的卫星网络早已失效。
飞船之间只能依靠定期发射的量子信号维持着脆弱的联系——就像黑暗森林里颤抖的萤火虫,用微弱的闪光告诉同伴:我们还活着。
但此刻,这些信号传递的都是噩耗。
“它把前七艘飞船都翻了个底朝天。”沈舰长依旧冷静,“现在轮到我们了——最后一艘,也是‘它’最后的希望。”
“所以现在,‘它’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恼羞成怒。”
舰长办公室的防爆门紧紧闭合,但压抑的争吵声还是不断渗出。
控制室、科研部、军方的代表们正在举行紧急会议。
全息投影在桌面上方疯狂闪烁,各种应对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决。
“正面抗衡?我们的武器对它来说就是石器时代的木棍!”
“逃跑?曲率引擎还没设计完成,只凭反物质引擎根本逃脱不掉...”
“谈判?蚂蚁有资格和人类谈条件吗?”
而在下层甲板,幸存者们像受惊的兽群般挤在一起。
飞船供电系统被‘它’破坏,整艘飞船陷入黑暗。
娱乐中心的穹顶全息投影早已熄灭,那些曾经让孩童欢笑的虚拟星空、让情侣沉醉的浪漫极光,如今只剩下冰冷的金属穹顶。
休闲区里,自动售货机的玻璃反射着一张张惨白的脸,偶尔传来的啜泣声在密闭空间里产生诡异的回声。
一个中年男人死死搂着全家福全息相框,投影中的妻子笑容永远定格在蓝星毁灭前的那一刻;
旁边的老妇人机械地捻着佛珠,干裂的嘴唇无声地重复着“菩萨保佑”;
几个年轻人抱团取暖,他们的电子手环还闪烁着“沈周CP后援会”的荧光标志。
贺乔靠在舷窗旁。
透过厚厚的复合玻璃,外面是无尽的黑暗——就像人类现在的处境。
她记得高层们花了多少心血才让一号舰重现文明的火种:人工昼夜系统模拟日出日落,心理诊疗室缓解深空忧郁症,甚至不惜耗费资源打造虚拟社区。
还有最近风靡1号舰的CP博彩。
这一切都是为了不让幸存者想起蓝星在地心熔岩中化为尘埃的惨状。
可现在呢?
那个自称“高阶文明”的存在,仅用一句话就撕碎了所有伪装。
倒计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句“生物电池”。
贺乔的胃部一阵痉挛,脑海中闪过最可怕的画面:
人类被浸泡在营养液里,像被收割的庄稼般榨取生命能量;
或是被开膛破肚,端上餐桌...
刺骨的寒意正在1号舰内部肆虐。
居住区的温度监测仪显示,短短两小时内气温已骤降至零下三十度——这绝非普通的系统故障。
‘它’不仅精准破坏了供暖核心模块,更在飞船生态系统中植入了某种违背热力学定律的诡异程序。
金属舱壁上凝结的冰霜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像无数苍白的手指在黑暗中生长。
幸存者们蜷缩在舱房里,将能找到的所有织物层层裹在身上。
有人把防辐射毯和数据线绑在一起做成简陋的斗篷,孩子们被裹成臃肿的茧,只露出冻得通红的脸颊。
呵出的白雾在空气中凝结成细小的冰晶,像一场微型雪暴悬浮在头顶。
紧急会议室内,周教授突然推开全息投影站了起来,这个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学者此刻动作大得惊人。
他的袖口带翻了漂浮在半空的咖啡球,那些褐色的液体在零重力环境中瞬间凝结成无数细小的冰晶,在舱顶冷光的照射下,如同一场来自蓝星远古时代的冻结暴雨。
“各位,我发现了可怕的关联性。”
周教授的声音因低温而颤抖,却带着科学家特有的、近乎残酷的兴奋。
他的瞳孔在防寒面罩后异常明亮,那是发现重大真相时特有的狂热。
光幕上,两组数据曲线如同两条纠缠的毒蛇。
左侧是蓝星极寒初期的温度记录,右侧是当前1号舰的温变曲线——它们的波动频率、幅度、甚至每个转折点都完美同步。
周教授的手指划过那些数据点,指尖在触控屏上留下一道迅速结霜的轨迹。
“这不是误差,不是巧合。”他的呼吸在面罩上结出一层白霜,“蓝星的末日极寒,很可能就是‘它’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