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安安稳稳只种田,真的好难啊 > 第12章 避难日常

安安稳稳只种田,真的好难啊 第12章 避难日常

簡繁轉換
作者:磁场紊乱的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4 13:08:2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2章避难日常(第1/2页)

北晋建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万事皆宜。

东山村探路小队在新取名为天坑山的山洞里休憩了一晚,一大早江雁就跟着江顺出发,走了一个半时辰回到东山村,同行的还有江河和江念。

其他人留在山洞收拾整理,虽然没有大型野兽入住,但蝙蝠虫蚁之类还是有的,清扫一下再住人更安全。

江雁要回村把如何去天坑山的两条路线绘制下来,给大家参考,然后留在村里充当后勤。

江顺和江河则回来带队,把有被征召风险的村里人和准备好的物资带进山洞。

江念在村里风险低,要不要留在山上需要回来征求余婶的意见。

东山村人忙忙碌碌一个上午和半个下午,终于掐时间把人和物资送出村子,预计能在天黑前抵达。

村里只留下实在体弱不宜上山久居的爷爷奶奶,身型瘦弱帮忙看顾老小的婶婶,不在征召范围内的儿童,以及主持东山村大局的江旺和新上任的村老助手江雁。

东山村严阵以待的一个月,江雁有一半时间在家睡大觉调养身体。

然后是跟着江达孙云两口子去了几趟县郊及邻村打听消息和走亲戚。

家里活干完后的剩余时间,她就拎个小板凳和村里人在村口坐着。

一边在脑袋里使劲回忆任何可以提高生产力的现代知识,一边跟着身旁的老人们学习如何用麦秸编织天转暖后要穿的草鞋。

江雁父亲和母亲还在时,原身的生活相对不错,就没早早学习很多农家小孩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

父亲征召入伍后,母亲因为忧虑和官府盘剥过度操劳而油尽灯枯,原身就接手家里杂事操持一切。

当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因亲人离散,自顾不暇。原身刚满八岁,一人节衣缩食照顾卧床的母亲大半年,又强撑着操持完母亲丧事。

后来因为气血不足,站起来时头晕目眩,一头栽在门槛上,醒来之后就换成了现在的江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章避难日常(第2/2页)

门槛磕得江雁身体极度虚弱,一动就喘,一站就晕,全靠村里人照顾和食物接济,在床上躺了快一年才慢慢恢复,能下床做些轻便不费力的家务活。

此后的一年又八个月,江雁通过私下练习熟练掌握了烧炕、陶罐蒸煮一切、食物放**等古代山村低阶生存技能。

又自行摸索出一套低能耗躯体保养法和低能耗劳作法,最近半年终于实现了勉强养活自己和稳住身体的平衡。

除了高能耗后要休养数天身体才能勉强恢复,平常可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时间很快来到三月下旬,等了官兵两个月还没来的东山村众人,已经放松下来,在村里和山洞轮换着住。

往年东山村会在这个时间前后择机播种粟米。

天坑山天坑里的土地,因为四周有山壁遮挡,温度比山外略高,前几日已经完成播种工作。

三月二十日,随着村里最会看天时的菊花奶奶一声令下,村里开启紧张的春耕工作。

根据北晋律令,男子可以占有五十亩耕地,女子可以占有三十亩,丁男(十六至六十岁)要交四十亩地的课税,次丁男(十三至十五岁,六十一至六十五岁)交二十五亩,丁女交二十亩,次丁女交十五亩。

不管土地实际所有多少,每亩课田全年累计定额征收八斤谷物,再算上要用粮食抵的杂七杂八的赋、新增的税额和损耗,每亩地少则交十斤,多则十四五斤。

东山村人均只有两亩半的地,每年的赋税负担沉重。

但几次征召过后,村里人年龄大多在六十三以上或十四以下,要交的课税直线下降。

江兴叔公甚至苦中作乐起来,“今年老天要是保佑,收成好些,大家吃得能比以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