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22章 往事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22章 往事

簡繁轉換
作者:跑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5 13:11: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舅。”

上个时空舅舅已经离世,再次看到老人,李哲心中唏嘘不已。

舅舅也是个苦命人,六十年代初娶了一个下乡女知青,也就是李哲舅妈,婚后生了一儿一女。

李哲舅妈娘家成分不好,六十年代末准备去香江投奔亲戚,舅妈想带着孩子和舅舅一起走,但李哲姥爷和姥娘不同意。

舅舅是个孝顺的人,在两个老人的哀求下心软了,担心自己走了没人照顾父母。

舅妈只能带着两个孩子离开,结果半路被李哲姥爷拦住了,她可以走,孩子不能走,一番掰扯舅妈带走了女儿,表哥王建军被抢回来了。

打那之后,一家四口天各一方,姥娘也找过媒人,想给舅舅再说个媳妇,但舅舅死活不同意,这么多年一个人带着孩子过。

直到舅舅去世,还牵挂着远赴香江的妻女,却始终未能再见。

一家人简单寒暄后,准备吃晚饭。

“今儿个人齐,咱们喝点好的,老二,把你买的汾酒拿出来,让你舅尝尝。”老李这话看似对儿子说,但李哲向来是个省心的,哪会知道汾酒放哪了。

所以,老李这话实际上是对王秀英说的,只是借儿子的口转达。

王荣生摆摆手,“别拿了,那酒太贵,我喝不惯,散酒就挺好的。”

李哲拿起酒桶,给众人倒满。

今早,李哲去代销店买了一只鸡和五斤散酒,以后家里用人,少不了酒肉。

李卫东、王建军、赵铁柱帮忙干活,肯定不会要工钱,他能做的就是让大家吃好喝好,在饮食上找补。

再一个他自己也嘴馋,上辈子是个无肉不欢的人,突然回到这个年代,这苦日子是真不习惯,一天不吃肉就不得劲。

王秀英招呼众人,“都尝尝鸡肉,这只鸡又大又肥,炖的老香了。”

老李带头,“来来,都动筷子。咱自家人,都别客气。”

李哲夹起一块带皮的鸡肉,吃了一口,又香又嫩,有嚼劲,确实好吃。

撂下筷子,老李提议大家端一个,一杯散酒下肚,这氛围就来了。

谈起了今天干活的事,李哲也借着这个机会,敬了大家一杯酒,感谢大家帮忙。

王荣生放下酒杯,顺势问道,“小哲,你爹娘都不同意建大棚,你到底是咋想的?”

“我就是想干点营生,多挣点钱,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

“你想的不赖,可信用社的钱烫手,这个大棚也没人弄过,想没想过赔了咋办?”不等李哲回话,王荣生接着说,“要俺说,今年别整那么大,先造个百八十平米的暖棚,要是真能挣钱,明年再修个大的,咋样?”

王秀英忙接茬,“你舅说的在理,六百平的大棚花六千块钱,一百平的只要一千,哪怕赔了,咱使使劲也能还上。”她用胳膊肘拱了拱丈夫,“老李,你说哩。”

老李撂下筷子,点点头,“是这么个理。”

李哲想了想说道,“舅,你说的办法,我也想过。

但这种办法适用于成熟行业,比如说开饭馆,先干个小的,有经验了,再开大饭店。

蔬菜大棚是个新行业,以前没人做过,有风险,也有红利,红利期做的越大,挣钱越多;等红利期过了,也就能赚个辛苦费。”

王秀英道,“啥红利不红利的,不就是晚一年吗?”

“娘,卖玉米的事您忘了?你今儿个能卖,人家明儿个也能卖。一天时间市场就能大变样,何况是一年。

种蔬菜大棚是个技术活,可也不是就我一个人会,今年我种大棚赚钱了,明年肯定有人跟着种,那又是一个价……能不能成事就看今年了。”李哲不会只种一亩蔬菜大棚,只要能搞到钱,他就会扩大规模。

王荣生看着眉宇间与自己有几分神似的外甥,仿佛想起了年轻的自己,“打定主意了?”

李哲认真的说,“定了。”

“哪怕你爹娘反对,你也要干?”

“舅,人这一辈子机会不多,能遇到是我的福气,不管是赔是赚,至少我奋斗过,我认。”

“赔了也不后悔?”

“不后悔。”

王荣生捏着酒盅滋溜了一口,“你比舅主意正。”

王荣生不再提种大棚的事,接连喝了几杯酒,多了几分醉意。

王秀英看着哥哥有些不对,夹了一筷子鸡肉,“哥,吃点菜,少喝点酒。”

“不碍事。”王荣生摇摇头,缓了缓,继续说,“老二,你打定主意了,那就好好干,别留下遗憾。”

“舅,我听你的。”

“行,你们接着喝,俺得回去睡会。”王荣生站起身,有些摇晃,王建军赶忙扶住他。

众人起身送他,王荣生伸手阻拦,“建军送俺就行了,你们接着吃。”

王秀英跟着走了出来,“哥,你咋的啦?身子没事吧?”

王荣生摆摆手,“上了岁数,一喝就上头。老二是个有主意的。既然劝不动,咱也不能拖后腿,要不孩子得怨咱一辈子。你的脾气哥知道,听哥一句,别跟孩子犟,回吧。”王荣生坐到自行车后面,爷俩离开了。

王秀英轻叹一声,目送两人离去。

路上,王建军关心道,“爹,你是不是喝的急了,哪不舒服?”

“没有。”王荣生突然攥住儿子衣裳,“军儿,你怨爹吗?”

王建军胳膊颤一下,父亲没明说,但他知道父亲问的是啥,“过去这么多年,早忘了。”

一路上,爷俩都没再说什么。

回到家,王建军将父亲扶到炕边,脱了鞋,“你躺会,我去煮点小米粥。”

王荣生躺倒在炕上,眼角滑落一滴泪水,喃呢道,“俺悔啊……”

……

晚上,西屋。

李哲坐在炕沿上泡脚,老李掀开门帘走进来,瞅了儿子一眼,“今儿个累着啦。”

“有点,爹,你也泡泡脚,壶里有热水。”李哲打了个哈欠。

“俺还行,没咋干力气活。来,给你捶两下。”老李上炕,坐在李哲身后,捏捏肩膀、敲敲背。

“轻点。”李哲疼得直抽凉气。

“疼才有用,忍着。”

老李敲打了一会,停下手,“咋样,松快没?”

李哲活动了一下肩膀,“不赖。”

“哼,你小子就是欠打。”老李哼了一声,也出溜到炕沿边,跟李哲并排坐在一起,“跟你合计点事。”

“啥事?”

“俺记得你说过,建大棚的要用水泥立柱和竹竿,打算啥时候买?知道咋买吗?”

李哲上辈子也买过这些材料,不过那都十几年后了,现在还真没头绪,“爹,你有啥想法?”

“以前俺在建筑队干的时候,没少用这些东西,好坏一眼就能瞧出来,你要没头绪,俺帮你跑趟腿。”

“那敢情好,地里刚施工,我也离不开。明天让柱子用马车拉你去。”

“不用,俺骑自行车去。”

“明早我给你拿点钱,如果合适,就定下来。”

“行,洗完脚早点睡,我回屋了。”老李起身,趿拉着鞋往外走。

李哲笑了,他爹习惯被事推着走,主动的揽事不多见。事有反常必有因……

东屋传来爹娘压着嗓的嘀咕声,李哲隐约猜到,八成是娘背后发力。

换句话说,娘也转变态度,支持自己建大棚了。

好事。

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