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34章 结瓜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34章 结瓜

簡繁轉換
作者:跑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5 13:11:01 来源:源1

“吁……”

一辆马车停在李家门口,枣红马打了个响鼻,李哲跳下车,跺跺脚,“说起风就起风了,吹得脑袋都懵。”

“呸……”赵铁柱朝地上啐了口混着沙土的唾沫,揉着发红的眼,“起风还好,带个帽子就行了,就是吹得沙土太膈应人。”

“回头你弄个厚点的护腿和鞋子,要不然冬天赶车,身体都冻僵了。”

“家里有劳保手套和狗皮护腿,都是我爹留下的,赶明我就找出来晒晒。”两人将马车上的物品卸下来,往院里搬。

“你们可算回来了。”王秀英迎了上来,看到赵铁柱扛着一袋米,李哲提着二十斤桶装大豆油,诧异道,“娘呀,这又是米面、又是油,咋又买这么多东西?”

李哲说道,“现在天气凉了,能放得住。明天我打算用人,提前在镇供销社买了。”

“老二,咋又要用人?”

“先搬东西,一会再聊。”

李哲将买的东西搬进堂屋,归置好,将父母叫到一起,说了去信用社增加贷款额度的事。

王秀英懵了,之前的喜悦荡然无存,“老二,你为啥又贷款?”

“我想趁着天不冷扩建蔬菜大棚。咱家一共是五亩地,能建三座蔬菜大棚,我想再建一座2号蔬菜大棚,剩余的钱用来挖3号大棚的地基;等十一月份,1号大棚的蔬菜卖钱了,再将3号大棚也建起来。”

“老二,等到十一月份蔬菜卖钱了,再起第二座大棚不更稳妥吗?”

“娘,十一月天就冷了,地里的风又大,人站着都哆嗦,地也该上冻了,咋干活?”

王秀英急了,“那万一赔了咋办?”

“真要赔了,别管是六千,还是一万二,咱都还不起,有什么区别?”李哲摊摊手,继续说,“国家给咱增加贷款额度,就表明了对蔬菜大棚技术的支持,咱有啥理由不干。今儿在供销社打听了,黄瓜收购价一块一斤,能买半斤猪后?了。”

见王秀英还要说话,李哲语气笃定,“娘,你别劝了,就这么定了。”他又望向一旁的老李,“爹,明天招工,咱俩合计合计用工细节。”

看到媳妇气鼓鼓的样子,老李感觉好气又好笑,得,香饽饽又闹翻了。这回他学精了,索性装聋作哑,省得两头受夹板气。

“爹,明天我要招四十个工人,两个大棚地基一起挖。靠西的是2号大棚,你负责盯着施工,柱子和志强给你打下手。靠东的是3号大棚,请我舅照应,我哥和建军哥打下手。你觉得咋样?”

老李想了想,犯难道,“两处同时动工是不是忒急了?要不一座一座的挖?”

“来不及了,拖得越晚天越冷,施工难度越大,工钱越高。”

老李想了想,“是这么个理。那还跟上次一样的工费,晌午不管饭。”

“普通工人不管饭,这么多人咱也管不过来;不过我刚提的几个人属于管理层,管饭,工钱也照发。”

想到自己也能领一份工钱,老李心里怪怪的,“酒缸好热闹,让他也一起搭伙吧。他是个热心肠,让他管点事,比主家都上心。”

“行,那就让他们爷俩给你打下手,柱子跟着我伺候黄瓜。”事多了、摊子变大,李哲不能事事亲为,只能总览全局。

……

大营村村北,朱益民家地里。

朱益民招了二十个工人,昨天平整地面、划定位置,今儿个正式破土动工。

朱益民个子小,但气势很足,站在一块土堆上,扯着嗓门,“老少爷们,咱们今天正式动工,工费是四毛钱一小时,不管饭,一天一结账。地东头有水,渴了自己喝,累了休息会,但谁要偷奸耍滑,立马结账走人。就说这么多,现在是九点整,开始干活吧。”

两个在李家干过的把式被他拉到背风处,烟卷递过去三根才套出话:熟土要单搁东南角,方便事后回填。夯土墙得留过道,要不运土的骡车转不开......

朱益民安排妥当后,在大棚地基周围转了一圈,感觉工人们的干劲挺足,心里熨帖了不少。

没人知道他为了建大棚承受了多大压力。

朱益民总是不由自主的往东边望,隔着不远就是李家地头,今个早起李家也招人了,估摸着是在建造第二座大棚,他很想过去看看,又有些心虚。

犹豫了好一会,朱益民终究没有压住好奇心,溜达着往东边走,距离李家大棚几十米远,他停下脚步,踮着脚,使劲往前看。

“娘呀,这阵仗……”朱益民惊了,一眼扫过去,李家地里都是人,少说得有四五十号。

“这是……要再建两亩大棚!这么多人能管的过来吗?”朱益民被李家的大手笔惊到了,本能的往前走了一段距离,看的更清楚,几个李家的亲戚在管事。

朱益民更羡慕了,他老朱家本就是独户,两个姐姐都嫁到了外村,原本他还有邻村的妻家帮忙,但现在跟老婆闹翻了,舅子没打上门就不错了,他还能指望谁?

诶,李哲去哪了,咋没看见他?

……

李家大棚内。

李哲组织好工人,安排完任务,就进了大棚伺候黄瓜和西蓝花。外面的事都交给父亲和几个亲人。

这倒不是李哲偷懒,父亲和舅舅都是四十多岁,正是干事业的好年纪,让他们出面管理要比自己这个‘毛头小子’更合适。

挖大棚地基并不是啥技术活,父亲和舅舅都能整明白;大棚里的黄瓜正是生长的关键时刻,反而离不开李哲的照看。

大棚边缘种的是西蓝花,已经长出了两到三片真叶,十厘米左右,嫩绿嫩绿的。

第二批栽种的黄瓜稍矮一些,同样长出了两到三片真叶。

最先栽种的黄瓜长势最好,黄瓜藤已经爬满了人字架,长出手指粗的小黄瓜,顶着黄色的花骨朵。他捏起一片叶子对着光瞧,叶脉间泛着健康的油绿。

他看着看着咧嘴笑了,真好。

这些小黄瓜会成为他在这个时代立足的本钱,也将掀起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序幕。

赵铁柱扛着印“碳酸氢铵“字样的麻袋进来,“哲哥,咱从哪头上肥?”

“从东边,今天只给黄瓜施肥,上午弄一半,剩下的后晌再干。”

赵铁柱指着旁边的西蓝花,他又忘了这个菜叫啥名了,“这个菜用施肥吗?”

“不急,明天再说。”李哲走到东头,将大棚的门帘掀起来通风。

赵铁柱将化肥袋子放到地上,“嘿,就这一亩地,几个小时就能干完,还等明天干啥?”

李哲一脸严肃的说,“柱子,大棚种植和露天种植不一样,大棚属于密闭空间,肥料挥发的气体浓度过高会带来一定危害,施肥要少量多次,注意通风换气。

“行。”赵铁柱点点头,有啥危害他不清楚,可确实呛得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