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38章 摊位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38章 摊位

簡繁轉換
作者:跑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5 13:11: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得,您拿我逗闷子呢,先租个临时摊,这个应该有吧。”

胖大姐从铁皮柜里抽出申请表,拍在桌子上,“不会写的字自己想辙,不许写拼音。”

李哲填好申请表,交了钱,问道,“大姐,这临时摊位和长租摊位有啥区别?”

“长租摊位在大棚里,自己瞧去。临时摊位是露天的,谁抢到算谁,早上出摊老热闹了,为了抢个好位置,打架、砸秤常有的事。”

那不行,自家的菜可金贵。

大姐出了办公室,领着李哲进了市场,指着一个犄角旮旯的位置,“这是你的位置,临走记着把卫生打扫了,别打架。”

李哲找到了父亲和赵铁柱,将拖拉机开到摊位旁,卸货卖菜。

距离上次来菜市场,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上次卖玉米收钱的畅快感历历在目,老李还真有几分期待。

萝卜土豆摆好,真正开卖才发现客人不多,就算有问价的,也很少有人买。

老李有些纳闷,“老二,咱家菜是不是定价高了?”

“不高,周围几家都是这个价。”

老李皱眉,“那就是位置太偏了,这都没人来啊。”

偏是肯定的,但这只是一方面,上次之所以卖的好,是因为就他一家卖玉米的,客人想买玉米只能来他家,但现在可不一样,一眼望去周围的摊子上都是白菜、萝卜、土豆,大差不差,人家凭啥买你一个眼生的。

“爹,你们先卖着,我去市场里瞅瞅。”上次来崇文门菜市场只顾着卖玉米了,他还真没怎么逛。

李哲往客人多的地方走,卖菜的人千奇百怪,可菜都是老三样,有的摊位上还多个大葱,价格也基本上差不多。

往前走,是一座半圆形大棚,摊位靠近菜市场门口,也是客人最多的地方。条件也谈不上有多好,可好歹不用担心风吹、日晒、雨淋。

“嘿,同志,还认得我不?”右边摊位的一名年轻人对着李哲招手。

李哲扭头,瞅了他一眼,觉得眼熟,又叫不出名。

“我是孙涛,上回托您的福,进了六百根玉米去东单菜市场卖,嘿,那是真好卖,不到俩小时就卖完了。我还想着请您吃顿饭,谁曾想就没再过您。不过,您没来也对付了,第二天市场里卖玉米的没有十家,也有八家,您要再拉一车,准砸手里。”

李哲想起来了,这个小伙就是第一个从自己这里进玉米的,是个机灵人。

李哲掏出一盒荷花香烟,递给对方一根,“孙老弟,这是你家摊位?”

“可不咋的,李哥,您这次来想卖点啥?”

“我在村里倒腾些菜,打算租个长期摊位卖菜?”

孙涛吧嗒抽了一口烟,摆手,“没戏,您趁早甭惦记。”

“这里面有啥说处?”

“这市场的摊百分之七十租给了菜市场职工,人家是一个价;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租给个体户,又是一个价。菜市场的摊位就那么些,本地人都租不到,哪轮得到你外地人。您别管到哪,都得先紧着自己人不是。”

李哲点点头,跟短发大姐聊过后,他就想到了这点,可有些东西不是绝对的,他总觉得应该还有其他门路。

孙涛笑了笑,“李哥,您真想租个长期摊位?”

“你有辙?”

“您瞅瞅我这摊位怎么样?距离大门近,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背风,冬天冻不着,夏天晒不着。您要觉得合适,我把摊位转租给您一半。”

“怎么个租法?合同咋签?”

“临时摊位按天算,咱这个长期摊位不一样,是每平米每月交多少钱,比如说我这摊儿,总共15平米,一平米5.5元钱,一个月就是82.5元钱,外加十块钱管理费,总共是92.5元钱。您要觉得合适,摊位分您一半,费用咱俩对半。”

“怎么交费?有押金吗?能签多久的合同?”

“一月一交,签半年合同,没有押金。”

“那半年后呢?”

“半年后的事谁说得准,保不齐李哥您都租到摊位了,还瞧不上我这个小摊了,到时候再谈呗。”

李哲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冬天蔬菜就那老三样,用不了十五平米地,租一半摊位给李哲并不影响生意,反而能降低成本;半年后就五六月份了,蔬菜的种类也多了,生意也好了,这摊位大概率不会再租给李哲。

不过,半年时间对李哲来说也够了。

孙涛的摊比临时摊位好多了,也不怕风吹雨淋,价格也更便宜。

临时摊位,每天租赁费3元,管理费五毛,哪怕一个月出摊20天,也需要70块钱,而租赁孙涛的摊位只需要46.25元。怎么算都是后者更划算。

谈妥了条件,手写了两份转租合同,孙涛以每月46.25元的价格转租一半摊位的使用权。

签完合同,交完钱,李哲借用了孙涛的三轮车,从临时摊位拉过来一多半的蔬菜,让老李在这边卖菜,赵铁柱依旧留在临时摊位卖菜。

李哲去办理外来人员经商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这东西不急用,可不能没有。

老李被一个留下来看摊,心里有些没底,跟一旁的孙涛聊了会儿,看着周围摊主如何卖菜,才渐渐适应,主动把吆喝招揽客人。

李家的菜都是从村里买的,收购的价格低,但李哲告诉他,价格可以略低,却不能比周围的摊贩低太多,可以适当的‘赠’一些菜给客人,让客人感觉到实惠。

老李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学着周围摊主做生意,把秤给的高高的,买萝卜的赠土豆,买土豆的赠萝卜,有了一个客人,就会有第二个,客人都喜欢扎堆。

临到晌午,老李的菜就卖的差不多了,他请孙涛帮忙看摊,自个去了临时摊位,赵铁柱一上午也没卖出去多少,位置太偏,干脆把剩下的菜都拉过去卖。

下午,李哲办事回来,菜也卖的差不多了,三人驾驶着拖拉机返回村子。

车斗里,爷俩靠在一起、盖着棉被,老李瞅着儿子有些心不在焉,“老二,你说的那些‘证’办好了吗?”

“哪有那么容易,且等呢。”李哲人地生疏,今天没少碰壁,不过,也算是摸清了办证的程序和手续,有的证好办,有的证还得花点心思。

总的来说还算顺利,就等着黄瓜上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