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58章 前景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58章 前景

簡繁轉換
作者:跑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5 13:11: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船板胡同。

大杂院,周家六口总共就两间房,周永强三口子住东屋,西屋拿木板隔成两间,周母带妹妹睡里间,弟弟在外间支了张行军床。

过道里搭的歪歪扭扭小厨房飘着油烟,林巧梅正猫腰炝锅。

路过的陈大妈抽抽鼻子,“呦,巧梅做啥饭呢?喷香。”

林巧梅拿围裙擦手,“熬了点炸酱,晚上吃炸酱面。”

陈大妈抻脖子瞅案板,“嚯,你家买黄瓜了?这季节可金贵,昨儿菜市场卖六块,我愣是没舍得买。”

“俺家也舍不得买,是永强朋友送的。”林巧梅是个会过日子的,王秀英给的黄瓜,她留下了一些,剩下的拿到工作的国营餐馆,换成了猪肉和白面。

林巧梅煮了锅手擀面,放上肉酱和菜码,一家老小吃的香甜。

这年头,晚上没什么娱乐项目,天黑的也早,林巧梅收拾好碗筷,洗好衣服,一家老小都已经睡了。

林巧梅蹑手蹑脚的坐在床边,拿出母亲捎来的包袱,打开后,里面裹着两件厚厚的棉衣,一大一小。

大的棉衣是青花布,针脚细密,一看就是一针一线缝制的,小的是红底碎花袄,袖口绣着两个蝴蝶……

林巧梅的双眼湿润了,将衣服紧紧地抱在怀里,感觉衣服有些硌得慌,打开青花布的棉袄,里面夹着一个缝制的小包,她剪开线头,包里露出一沓子钞票。

林巧梅再也忍不住了,声音哽咽的哭起来,“呜呜……”

周永强被惊醒了,推了推媳妇,“这大晚上的,咋的了?”

林巧梅将包递过去,“我爹娘给的……”

周永强接过钱数了数,一共是五百块,露出笑脸,“嘿,等我挣了钱,一定好好孝敬丈人和岳母。”

一听这话,林巧梅猛然有些后悔,一大家子都指望他挣钱,自己父母哪排得上……

苏州胡同,七号院前院。

堂屋里。

老李爷俩正围着煤炉烤火。

下午,爷俩将赵铁柱一行人送走,又去菜市场摆摊,总共就卖了12斤黄瓜,眼瞅着过了做饭的点,天也冷了,爷俩就收摊回家了。

这四合院长时间没人住,感觉比李家老宅还冷,爷俩都懒得动,中午吃得饱,晚上也不是太饿。索性不做饭了,一人喝泼了一碗麦乳精。

李哲在煤炉旁一边烤火,一边说,“眼瞅着天越来越冷,我看厨房小锅炉通着暖气片,要不咱就把暖气烧起来。”

老李眉头皱成了山字,“这才几月份就烧暖气,咱也没用过那东西,谁知道要烧多少煤?”

李哲接着劝,“那个小锅炉不光能取暖,也能做饭。再说人能抗冻,蔬菜可不行。以后天越来越冷,早上开着拖拉机送菜太受罪了,也不赶趟。

没准要改成中午或下午拉菜,第二天一早出去卖;蔬菜得在仓库存放一晚,屋里太冷,菜会冻坏。”

老李琢磨了一会,“你说的也对。今儿个那些摊主反应,咱们送菜有些晚,他们拿到菜都已经十点多了。再给顾客送过去,中午都不赶趟了。”

李哲趁热打铁,“那就这么定了,过几天我就买点煤炭,把小锅炉烧起来。”

老李提议,“要不要问问后院。要是他家也烧暖气,两家一起用,还能省点钱。”

“成,过两天还煤球,我问问人家。”

老李叮嘱道,“这煤炉要搁在屋里,一定要把排烟管弄好,注意通风,别中毒了。”

“嗯,我记住了。”李哲应了一声,给父亲倒了一杯茶,“爹,你往后打算干啥?”

这话把老李问懵了,“干啥?我一个老农民种地呗,还能干啥?”

“爹,你种不了地了。”

“胡沁,老子身体好着呢,咋种不了地?”

“爹,我不是说您不能下地。”李哲换了个问法,“您今儿个赚了多少钱?”

“1158。”老李咧嘴乐出后槽牙。

“您种一年地能赚这些吗?”

老李的笑容转移了,别说一年,两年都费劲,“那……俺以后帮你种大棚行不?”

“太行了,我老乐意了。我就是想问你,以后打算咋帮我?”

“你这孩子,今儿个怎么地了。不就是种菜嘛,还能弄出花样来?”老李被问的不痛快,反将一军,“那你说说,你以后想干啥?”

“你问的是眼前的想法,还是长远的想法。”

“俺都想知道,看你能说个啥花样?”

李哲端着茶杯,啜了一口,“大棚里黄瓜产量一直增加,西蓝花也快成熟了。2号大棚的菠菜、西红柿,也快长熟了,3号棚、4号棚的菜都会陆续成熟。

虽说冬菜肯定不愁卖,但大棚的蔬菜成本高,卖高价才能回本。

要开阔新销售渠道,找到更多有需求的顾客。只有蔬菜的需求大于供给,才能保证蔬菜的溢价,维持一个健康的销售体系。”李哲顿了顿,继续说,

“我以后会经常留在京城,负责京城的市场开发,掌控销售渠道。家里那一摊子也要有人盯着,除了您,交给谁我也不放心,您得支棱起来。”

一听这话,老李没了底气,“老二,那可不成,那大棚蔬菜金贵着呢。没有你,俺们可照顾不明白。”

“我咋可能不回去,隔两天会回去一趟。但我不在的时候,您得把事管起来。”

“这……我能行?”老李有些不自信。

老李这个心思多,人也聪明,李哲不担心他的能力,就是性格有些软。可这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改的。

李哲也发愁,却是无人可用。

老李也没给准话,接着问,“老二,你的长远计划是啥?”

“咱得接着招人,不需要多聪明,老实巴交肯出力就成。明年,蔬菜大棚规模要扩大到百亩以上,人少了,根本支应不开。”

“啥?一百亩!”老李吓了一哆嗦,连话都说不利索了,“一亩……花六千,一百亩就是六十万!你把咱家都卖了,也拿不出这些钱啊。”

李哲说道,“今年大棚赚钱了。明年,只要我点头,钱会有人拿,地会有人出,人家看中的是咱的技术。”

老李觉得儿子有些魔障,劝道,“老二,一口不能吃个胖子,别净想那些大的。踏踏实实的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

“爹,有些事做了就很难再回头,种蔬菜大棚也一样。随着蔬菜产量增加,在京城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会有更多的人跟着受益。明年咱不想种,这些人也会催着咱种。”

老李哼了一声,觉得儿子有些夸大,“大不了咱回家,他们还能找到村里?”

“爹,闹出这么大动静,回去就能躲开了?”李哲反问一句,接着说,“咱刚种大棚时就有不少人盯着。后来朱益民出事了,村里人被吓到,才消停了。现在咱家隔天就往京城送菜,村里人能看不到?咱村挨着京城这么近,黄瓜的菜价早晚会传回村里。

如果村里人知道种大棚这么赚钱,明年他们会咋样?”

“我……”老李不敢想。

李哲搓搓手,“信不信?如果你说明年不种大棚了,王支书第一个不答应,咱家门槛也会被村民踏平了。”

老李怕麻烦的毛病又犯了,揉揉太阳穴,“那咋办?”

“咋办?”李哲长出了一口气,“咱不光要种,还要带着村民一起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