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140章 吴王对阿勒曼尼的虚弱深信不疑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140章 吴王对阿勒曼尼的虚弱深信不疑

簡繁轉換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8 01:16:5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140章吴王对阿勒曼尼的虚弱深信不疑(第1/2页)

摆赛汗将要亲自参加会议的消息传来之后,大家连忙开始对切尔卡瑟城进行紧急整理。不止是城里的居民,连赶来参会的人,也都被组织起来帮忙。杨士官和亚历山大神父等人,在开完会之后,也得去帮着布置仪式场所,一时十分忙碌。

城里原本就有个会场。虽然在罗马人看来,这里地处偏僻,就是个土匪窝子,但土匪窝也有大小之分。

切尔卡瑟地处第聂伯河畔,旁边就是个不错的港口,地理环境很优越。普通的土匪,最多只能过段时间来这边销次赃。能在镇里占一片地盘的,都得是那种大悍匪才行。

土匪们都喜欢自称“自由人”,在匪帮里,往往也会鼓吹一些大家都是兄弟、都对帮派事务有权力之类的观念,以此号召众人对帮派的事情上点心。由于这片大地的社会组织过于落后,还有很多原始部落的习惯残余,因此有些时候,也确实能保证一些形式上的平等权力。

但很显然,只要匪帮发展起来,内部同样有三六九等。总有一些土匪,会比其他土匪更加平等。这些匪首,才是掌握帮派权力的人物。

不过,因为组织松散,这里也很难有人一家独大,所以也就产生了协商的需求。

就像对内需要展示平等公正的姿态一样,对外的时候,大匪首们也确实需要表现得乐于沟通、崇尚民主。毕竟团伙大起来之后,就需要些“体面”了。很多事情,还是需要通过谈判和会议解决,不能天天都去动刀子火并——毕竟大家还得过日子么。而切尔卡瑟作为当地中心城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谈事情的最合适场所。

这种对话的平台,在当地语言里,叫做“苏维埃”。

在这片大地,大部分政治词汇,都过于“高级”,都是些外来词。不过,“苏维埃”却是少有的、土生土长的斯拉夫词。

它出自原始斯拉夫语的“说话、达成协议”一词,可能是当地流传已久的一种组织方式。9世纪的时候,西里尔兄弟把原始斯拉夫语正规化,形成了被称为“古教会斯拉夫语”的体系。这是历史上第一种书面的斯拉夫语,而这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苏维埃图”称呼当地的议会了。这个名词和对应的组织,在罗斯教会中也长期使用,并且随着教会组织的扩展,被更多人学去,一直延续到后世。

在切尔卡瑟,也有一个这样的会议存在。大土匪们会如同城里的波雅尔一样,定期举行会晤,商量事情。为此,他们也修建了一座宽敞的建筑,作为会场。除了威尼斯人的奴隶围栏,这地方应该就是城里占地最大的建筑了。

不过,这里如今已经完全换了个样子。

几个月前,一支罗马辅助军来到了这里。他们大部分都是汗廷召集的移民,来自阿勒曼尼地区。说是军队,其实更像是一支流民团,里面充满了失地的农民、接不到活的工匠乃至不得志的小贵族,因为得到了朝廷对于发放土地和工具的承诺,来到了这里,希望在这个遥远地方,开辟一方新天地。

这帮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正经的军队。不过,他们的作战意志却十分顽强——毕竟都是为了生计过来赌命的,而且都来到这儿了,其实也没有什么退路了。

另一方面,阿勒曼尼地区,经过几百年发展,现在也开始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而且因为管理混乱,很多地方缺乏维持秩序的力量,村民和市民都必须用武力保护自己,因此颇为彪悍。而且当地还有当佣兵的传统,从没有继承权的小贵族子弟,到农闲时替人打仗赚外快的农夫,多少都有一些军事经验。在这支流民团里,都颇有一些老佣兵的身影。

尽管整体上看,他们还是只能算一群乌合之众,但和同样是乌合之众的斯拉夫土匪们相比,战斗力还是高了很多的。

和这个时代,所有罗斯城市一样,切尔卡瑟也根本没有什么城防,充其量就是一道木头栅栏。在军团提供的工兵的支持下,辅助兵们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攻入了城市。城里的土匪,要么投降,要么被剿灭。侥幸突围的人,也赶紧落荒而逃,无论如何不敢回来了。

占领这里之后,当地苏维埃被阿勒曼尼人取缔,土匪代表们也大多被审判、处决。不过,还是有一些和意大利商人关系特别好的,被他们花大价钱赎走了。

商人一贯吝啬,大家对此很好奇。商会的代表对他们解释说,这些人都是很好的奴隶贩子和监工,尤其擅长对付斯拉夫人。

元老们一贯惜才,而且现在威尼斯正在积极拓展业务,填补罗马人因为政策调整而逐渐退出之后,空缺出来的奴隶市场,所以就缺这种人才。还是赶紧雇走比较合适。

这之后,城里就开始了改造。大部分破破烂烂的建筑都被拆除,等待重新规划。但会场是土匪们从基辅雇了专业工匠建造的,拆掉有点浪费了。因此,就继续当做会议厅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40章吴王对阿勒曼尼的虚弱深信不疑(第2/2页)

为了迎接摆赛汗,这里还特意重新装修了一番。大家讨论了一阵之后,决定把土匪们丢在里面的乱七八糟的装饰,都清理干净,重新布置。现在,墙上挂满了罗马人最喜欢的黑红色“秦”字大旗,在中央位置,还特意悬挂了一组斧头木棍,作为标志。看起来,显得正规多了。

布置完会场和旁边的教堂之后,亚历山大神父等人,又带着手下,急匆匆出了城,去帮忙修路。

原本,沿着河,有一条向南延伸的土路。不过和罗斯大地绝大部分地方一样,这纯粹就是个来往人多,渐渐形成的便道,甚至都没有严格的路面范围。尽管经常有商队往来,但城里从来没想过把道路整理下。之前冬天还好,现在开春之后,路面渐渐变得泥泞不堪,已经不方便使用了。

因此,城里还闲着的人,在军团的调度下,倾巢而出,去紧急修复道路,为摆赛汗视察做准备。教会的人,从主教以下,也都去工地帮忙,务必要加快进度。

不过,干到第二天,他就遇到了意外情况。

为了表达重视,也帮助经营,摆赛汗经常带领人马,前往控制尚不牢固的地区,进行武装巡查。其中有很大比例,就是来罗斯地区。每当这种时候,周围的罗斯国家,也会派出代表团,前来驻地朝觐——这也算是这片大地上,延续已久的规则了。

之前,巡查的计划就已经定好了。不过因为最近时局变化,大汗临时增加了不少行程,准备多去几个更远的地方。因此,消息传达出去之后,不止这边几个军团的人,各个公国的代表,也赶来了城里。

亚历山大神父等人干活的时候,就有一个使团,带着运送辎重、家眷的车队,路过这里。其中一家贵族小姐,恰好之前认识他。发现他们一群人灰头土脸,在泥地里挖土,就停了下来。

神父上前寒暄两句,想请他们绕下路。但贵族小姐却开始笑话他,说他早就该听从建议,趁着进修的机会,在基辅谋个职务。现在倒好,干了这么多年,还是跟一群泥腿子一起做苦工。使团里的其他贵族们,也纷纷笑了起来。

亚历山大神父对此不以为然,只是回了句,说大家看待问题的方式,乃至荣辱观念,都完全不同。在他看来,从事劳动是接近天父的方式,哪怕天兄也曾经亲力亲为过,显然不是什么低贱的工作。

但既然这种认识都不同,那么就已经没必要强行说服对方了,更不用相互攻击。因此,之后他也没有生气。旁边的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他也只是描述了一遍,就继续干活去了。

显然,在他看来,这种情况,已经不需要费口舌去解释了,也不值得着急上火。不过,他自己可以淡然看待,也可以劝其他教士不要上头。但其他的人,就未必能坦然接受了。

和他们一起干活的,还有不少军团工兵。他们一听这话,立刻不高兴了。

对于军团而言,施工、筑路,是仅次于作战的最重要功绩之一。攻击修路的人,可不是鄙视劳动这么简单,而是在否定他们的军功体系。如果修路的人就是低贱的泥腿子,那整个军团不都是贱民了?这种话都能忍让,还有什么忍不了的?

这帮军团兵,都不是能受气的主,立刻鼓噪起来。他们拿着工具,直接顶翻了马车,把整个队伍的人,全都拉出来,狠狠揍了一通。军团那边派官吏来询问情况,也没有训斥他们,只是让他们别耽误工程进度,就回去了。

事后,这边就再也没人敢惹事了。

不过路修好了之后,摆赛汗却迟迟不来。众人又等了一个礼拜,才接到新的消息。

朝廷派来使者,告诉大家,因为西边出了大事,车驾耽搁了行程。不过讨论之后,朝廷那边决定,还是要完成例行巡视。

大家都很好奇,什么事情能耽误这么久。神父他们通过杨士官,找人打听才知道,是阿勒曼尼那边出事了——和罗马人关系很好的吴王,向阿勒曼尼王国发起了进攻。

“我都没听说过这个吴国。”亚历山大神父好奇地问:“他和阿勒曼尼,谁更强啊?”

“现在应该是他们更强吧。”杨士官说:“我战友给我讲,说吴王这次声势浩大,是十拿九稳了,才发动战争的。他之前给我们发信告知过,但我们还没准备好,他那边就开始了。”

“这么急么?”神父有些担忧。

“没事的,人家后面专门说了,没有问题,我们不帮忙也够。再说他可是大明的人。”杨士官倒是信心十足:“如果不是有这个信心,也不会提前开战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