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149章 周天子:面对六师都不怕么?哈基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149章 周天子:面对六师都不怕么?哈基

簡繁轉換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8 01:16:5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149章周天子:面对六师都不怕么?哈基芈,你这家伙……(第1/2页)

……

把信息整理好之后,郭康就喊来几个助手,召开会议。

黑死病爆发的这段时间里,他开始从不同地方,提拔能力突出的人。之前,为了加强管理,他把开罗内外的各个定居点,都做了分配,任命了一大批人员进行管理。

这些人出身、信仰、被选中的方式,都各不相同。有社区里素有威信的豪强,也有名声不错但很清贫的教士,甚至还有毛遂自荐的小商人,乃至社区里自己推举出来的码头搬运工头目。有信天方教的,有信科普特教的,甚至还有个来这边进货的威尼斯人。

由于这边确实很缺乏管理人才,而且也没有什么稳定的选官机制,因此,人员选拔相当随性。再加上那会儿,很多人还是观望或者不合作的态度,导致郭康只能有一个就任用一个,反正先顶上去再说。

而从结果看,这些人的能力,和他们的出身,其实也没什么关系,甚至有些反刻板印象。天天念经的教士未必就不会做事,相反,有几个教士在约束大家遵守规定这方面,做的相当好。

还有个商人,是从之前对粮商的处罚中幸存下来的,自己家还被罚了钱,但这人处理事情的时候相当麻利,也不贪图物资和银钱。反而是提拔起来的平民,有好几个都因为截留物资被发现,甚至有人就是改不了小偷小摸的毛病,当了官还在偷东西,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然,总体上而言,这一批火线提拔,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确实遴选出了一批很有能力的人。这倒不是说郭康眼光多好,或者选拔的方式多么先进,单纯是因为黑死病杀伤力太高了,做不好的人直接死了,所以剩下来的人,能力起码都是及格的……

郭康新提拔的文书助手叫侯赛因,他父亲是一个驼队的队长,家里稍微有点钱,因此能让他跟着商人,学习算账和书写。而且因为送的货,大部分都是卖给罗马人的,所以这边的语言也学过。

之前瘟疫最严重的时候,他组织驼队,给疫情最严重的几个社区运送物资。但因为管理严格,能遵守条令,手下的队伍里,一个人都没有被感染。因此,在之前的考核里,被评为优异,得到了破格重用。现在,郭康让他负责招募一批人,帮忙汇总各种文件,进行翻译和归类。

另外,还有几个人,负责帮郭康处理各个社区的物资分配和调度。领头的人,名叫大卫,来自一个科普特教士家庭,不过他能得到任用,却是马穆鲁克推荐的。

原来,马穆鲁克内部也有很多派系。其中一支比较主要的,是钦察人组成的。在几十年前,他们还是王朝的主导者,但后来败给了切尔克斯人,逐渐被边缘化。

这次紫帐汗国打过来,钦察系的马穆鲁克一直态度暧昧不定。为了能够翻身,不少人选择了合作,乃至开始和汗廷攀亲戚,说大家都是钦察草原来的老乡,不要这么见外。官府对这种奇怪的蹭关系方式,有些尴尬,但现在大家确实需要本地合作者。因此,这些马穆鲁克还是得到了留用,而且一直表现的很积极。

之前郭康要求,担任正式职务的人,都要按照官府规定,定期推举合适的人才。因此,他们也找了几个候选人。不过,还没等到文件流程走完,有个人就遭遇事故,受了伤,没法去履职了。

在这个关头,每一个名额都非常重要,因为肯定会影响之后的实力对比。马穆鲁克们的文化水平可能不太行,但肯定懂这些政治问题:你钦察系保举的官员少了一个,人家切尔克斯人不就多了一个么。因此,无论如何,也得把缺额补上。

但是,罗马官方也有明确的要求,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上的。最基本的,就是必须懂官府的办公语言,不能什么都靠翻译来。而且,按照罗马传统,被推举的人,和举主之间,在政治上是有明确关联的。被举荐者表现的好,恩公当然也有很大好处;但要是被推举的人水平太差,或者犯了事情,举主也会跟着倒霉。

而且,人家切尔克斯人也不是傻子,要是随便找个人填上去,肯定会被抓住把柄攻击的。所以,还是不能乱选。最后,有个马穆鲁克军官,发现自己辖区里,还有一伙科普特人呢。可能是因为宗教原因,这些人跟希腊人关系确实更近,也有一些受过教育、懂希腊语的人。那不就正好了。

虽然这帮人是异教徒,但不管天方教还是十字教世界,大家其实都知道,很多时候还就是异教徒最管用。只要两边都乐意,那大家今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了,也不用管这些。相反,对面的人,可不管你信什么。

所以,其他马穆鲁克也纷纷表示赞同。这个位置,宁可给个异教徒,也不能肥了切尔克斯人。再说人家科普特人也是尔萨追随者,跟罗马人还更近一点,说不定能混得更好,还能提携下大伙儿呢。

后来,大卫的表现确实不错,和其他一批表现出色的基层官吏一起,被郭康提拔,进入行省衙门工作。他们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官职,身份上来说,算是郭康手下的吏员。主要的工作,就是一边帮郭康干活,一边也能得到郭康和吴翰等人手把手的教导,熟悉官府里各项事务的流程,为今后正式外放任职做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49章周天子:面对六师都不怕么?哈基芈,你这家伙……(第2/2页)

虽然级别不高,但这些掾吏身处的位置却很机要,所以还是有不少人,对这个职务趋之若鹜。尤其是现在,形势已经明朗,选拔人才的范围和提拔的渠道也被众人搞清楚了,很多人就开始活跃了起来。

当然,对郭康来说,这还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他已经准备开设文法学校,自己培训自己的官吏了。

在他看来,罗马的行政体制其实很粗疏,官吏培养和选拔,也非常……古朴。虽然朝廷在学着搞科举,但一直没有办法让它完善地运行起来。很多地方,就还是靠这种古老的察举制度撑着。

由于文化水平有限,紫帐汗国的官学,严重依赖于军队。军队征召年龄合适的男青年、对他们进行扫盲教育、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法令,会书写简单公文——这就是如今紫帐这边,最大也是最基础的教育体系。

他们也没有专门的官员培训机构,反正会写公文也就够了。军团每年都要输出一些这样的低级军官和军士,才填得起如今日益庞大的官僚体系。也难怪有人说,军团才是国家之父,因为这整个国家体系,都是人家一担子挑起来的。

但就算这样强行维持,这边的大小官吏,平均水平也远远称不上优秀。尤其是基层吏员,甚至一直是以粗暴著称的。

乡间的百户们,很多都是退伍的老军吏,把军团里的习惯也都带了出来。但很多行事方式,在军队里大家还能理解,在民间就有些过头了。所以,古板保守、刚愎自用,习惯用强力介入和解决矛盾,乃至动辄打骂民众,几乎成了基层官吏的刻板印象。每年,都有人因为干得过火,事情闹大,被人举报到行省乃至朝廷这边的。

朝廷一直试图改善这些情况,缓解官民的冲突和内耗,但目前就是这么个情况,再怎么改,效果也还是有限。

郭康甚至觉得,这制度能跑到现在还不出大事,就全靠同行衬托了。毕竟,你要跟隔壁其他势力管理下的居民说,这边的官吏执法粗暴,那法国人得问你什么程度才算粗暴;阿勒曼尼人得问你这么多法,执行哪个;斯拉夫人得问你什么是官吏……

不过,于情理上来说,人总是想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希望社会变得更好,是很多方面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也不能指责什么。总不能说,我就是要跟蛮子比烂吧。

所以这次,正好也给了郭康一个机会,看能不能至少把察举制那套东西,先运转起来。虽然听着比较古老,但在这边,恐怕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话说回来,哪怕在郭康那个时代,都没有几个能把选官制度玩得转的。大部分人到那个时候,都搞不定察举呢,别说这会儿了……

瘟疫带来的压力减轻之后,郭康的主要任务,已经从自己亲自干活,变成了指点大家干活。一方面是为了锻炼新人,另一方面也是他想要偷懒下。之前,他都被字面意义上累死了一回了,就这天兄都还让他加班,是真的有些绷不住了……

当然,除了这些行政工作之外,新兵征召和军队的扩编,也已经提上了日程。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分对罗马,可能还更重要。

制度想要施行,必须有稳定的环境。最好长期坚持,才能让大家养成习惯。而这些,都是需要武力维护的。如果武力不行,乃至像周天子征讨楚国那样吃败仗,那么就算文明真的有优势,产生影响的速度,也会下降很多。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两边都要兼顾最好。

传统上,大家都会避免在埃及征召士兵,因为这帮人的战斗力实在是不靠谱。而且战争是个团队活动,你自己不行,还得拖累大家,变成了负效果,还不如不带呢。

不过郭康认为,民风的影响虽然存在,但没有那么决定性。埃及人不能打,主要是根本没人带他们练,那自然就不行了。

再说,不同于其他军队,罗马的军团自己就是个单独的文化。较真来说,在一百年之前,现在的罗马尼亚腹地,都没有“罗马人”,而只有保加利亚人、瓦拉几亚人、特兰西瓦尼亚人、塞尔维亚人等等。现在这个罗马概念,其实就是“军团人”衍生出来的。

那么,埃及人如果加入军团,也会成为一个军团人,而不是埃及人。而正如大家反复提及的,所谓军团,就是罗马的创造者,所以,他也就是个罗马人了。从这个角度说,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哪个民族能打,哪个民族不能打。因为大家要做的,也不是改变埃及人的特性,只是把他们变成了罗马人而已。

之前,整编罗斯人的时候,郭康已经有了些经验。现在,有了瘟疫期间的组织,进行战争动员也方便了不少,完全可以开始着手尝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