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 咸阳风云这一卷的剧情总结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咸阳风云这一卷的剧情总结

簡繁轉換
作者:辣酱热干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16:08 来源:源1

咸阳风云这一卷的剧情总结(第1/2页)

其实,前面的几卷,我也想写个总结,说明一下这一卷在主线剧情中的作用。

现在出了王灵官这档子失误,我干脆一起说一下。

这一章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说咸阳风云卷,小羽在咸阳期间心态的转变。

第二部分,解释王恶事件中,小羽的想法,以及我的想法。

********第一部分**********

小羽最开始去咸阳,纯粹奔着利益去的。

她来神州,本来是寻仙缘的。结果杀了黄安,在玄门圈子混不下去了。孟岐透露了大秦底蕴,她便去了咸阳。

这是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她的心态就是尽量捞好处,尽量利用前世记忆少沾染因果与业力。

因为这种心态,她其实不愿当大秦太师。她只想等到刘邦攻入关中,大秦灭亡后,她带着剩下的、听话的嬴氏一族去西边。

————————

等孟岐挂印而去,她见识并掌握了大秦底蕴,她的心态已经变了,因为好处太多。

这是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她依旧不打算改变秦汉大劫的既定命数,只希望大秦坚持久一点,让她能把嬴政留下的底蕴消化完。

其实,她此时的想法比较自私,也比较愚蠢——拿到的好处越多,沾染因果越大,已经不是她想咋样就能咋样了。

在尽量为大秦延续国祚的心态下,她开始帮神州疏通地脉,改变“龙脉死,精华泄,神州气运逐渐衰弱”的局面。

然后,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小羽遇到了浮丘公,她的视角第一次从棋子升级到棋手,心里有了些触动。

从刚入神州的小羽,到此时,是小羽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涨见识的过程。

人的三观会随着见识的增长而改变。

不过,此时小羽依旧只有一股子“我不服,我不愿待在棋盘上”的倔强,并没形成新的三观,也没什么伟大的计划——无论是对她自己,也是对天下。

——————————

接着,烈阳侯杀嫪毐,天地大劫进入第二阶段,小羽回到咸阳,心态也进入第三阶段。

她在地府见到了特权(权柄的权,权柄拥有真实力量)带来的不公,也明白了天命的运转模式。

也即是说,她见到世界不美好,还恰好明白世界可以改变、该如何改变。

小羽的性格,有读者说她双标。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只说我作为作者,为小羽设定的性格:她是自私又狡猾的利己主义者,她明白三清道祖制定的世界规则是“秩序”,便争取处处占据道德制高点(不等于她真的至高至圣);同时她又保留做人的基本道德观,当她能力足够,又让她遇到时,她是很乐意伸出援手,做出改变,而不在乎什么代价。

嗯,当她能力足够,她不在乎代价。她能力不足,代价铁定是“事情办不成,她也会送命”,她便不会干。

比如,她年纪很小时,就在沙丘拜玉帝、三清、佛祖。

难道她真的虔诚?扯淡,她只是想讨好能给她好处的无上存在。

比如,她遇到朱一套女儿被欺辱,她会帮忙,不在乎什么代价。

她遇到西蜀被妖患威胁,主动担任西蜀宰衡,免费除妖。可她除妖时,并非所有妖精全部杀死。

有个叫“珠儿”的半妖,不晓得读者还记不记得。

总之,小羽不会学习超人,主动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可如果让她遇到了、发现了,而她有有机会拼一把,能够将事情解决,她愿意拼一把,哪怕会遇到危险。

说完小羽的性格,我们再回到她的“第三阶段形态转变”。

她在地府见到了不公。

她又刚好从浮丘公事件中知道:天地大劫犹如一次系统更新,盘古世界是硬件,生存于世界的种族是软件、是数据,依附硬件存在。

此时人族为天地主角,人道的运转规则就是盘古世界的操作系统。

从封神大劫,到此次秦汉大劫,都是人道规则要发生改变。

封神大劫,主要完善神道,神道为人道服用,完善神道来服务人道,让人道更好地发展。

到了秦汉大劫,“天道”(不是天帝,包括天帝、神仙、凡人在内的所有三界众生)认为“人皇之权”过于强大,已经对人道造成反噬。

于是,新的操作系统会削弱皇帝的权力,把皇帝从人皇(人王)变成天子。

人皇不仅有皇朝气运加持,还能操控真实不虚的天地权柄。这种权柄,小羽凑地“天地人”三才之力时讲过,这里不再详说。

总之,人皇之权太强,天子依旧保留人道气运加持,依旧鬼神难侵(保留名分,名义上的权力),却失去人皇之权(真实的力量)。

小羽之前不懂,不懂便不会多想。

现在她懂了,按照她的性格:遇到了,且有机会有能力拼一把,她该怎么做?

理所当然,她想掺和进来:凭什么这群准大罗能引导大劫的走向,确定人道变化,我不能按照我的想法,在新的操作系统中添加我的程序代码?

她的动机就是亲眼所见的不公。

就是她在阎王面前说的那句话:没有什么特权,是理所当然存在的。

如果大家忘记她为何说这句话,可以回看1092章。

我这里只说结果。

结果是,小羽的思想进入第三阶段:不如以现有的大秦帝国为平台,搞一场大的。

现在,请读者进入不同视角:在小羽的视角,她一步步走来,都很随机,很“天命”;上帝视角,为何热干面要安排小羽留在大秦搞事,而不去别的地方?

比如,去大汉当国师?

答案书中也透露了。

在873章,小羽传授吕雉《庶民之力》时,小羽的心理活动:她这个当师傅的,都不敢去见《庶民之力》大成的吕雉......喔,应该是吕后。

怕被弑师。

如果把诸位换在小羽的位置,你们敢去见掌握力量的吕后不?

见都不敢见,还怎么当大汉国师?

还有刘季。

刘季的描写比吕雉多,我这里只挑选两处:第一处,还记得刘季借福运帮无崖子渡劫的拜师考验吗?

他偷奸耍滑,压根不愿为无崖子承担风险,发现不对劲,立即溜号。

别说小羽的行为有利于人道。晁错的政策还有利于刘氏大汉呢,不也被宰了?

第二处,在小羽送韩信给刘季时,托梦给刘季,在梦中见到刘季。无崖子向大汉皇帝刘邦请封,刘邦是什么表现?若忘了,可以回看1042章。

其实不用我说太多,诸位也了解刘邦与吕雉两口子的为人。

张良就是刘邦的国师啊,张良什么结局?

刘邦当了皇帝,他立即远离朝堂,明哲保身。

韩信、彭越、黥布之类诸侯王,就不说了。

再说个樊哙,樊哙跟刘邦关系多铁?

只因樊哙是吕雉妹夫,而当时吕家已经威胁刘家统治,刘邦毫不犹豫,下达了杀樊哙的命令,只是陈平没执行这一命令。

其实,萧何也活得战战兢兢。

同样是一国丞相,看看李斯活得多潇洒?

政哥的气量真没得说。可史书上,好像没谁夸赞过嬴政善待功臣......白起不是嬴政的锅。吕不韦没直接杀掉,被发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咸阳风云这一卷的剧情总结(第2/2页)

刘季是宽厚长者,是讲义气的豪侠;已成大汉皇帝的刘邦,进化成了政治生物,考虑得就多了。

刘季的大汉,对小羽而言,不是个好掌控的平台,项羽更不用说,

换成大秦呢?

若嬴政还活着,小羽有多远跑多远。

嬴政死了,胡亥大帝......连赵高都能拿捏胡亥大帝,小羽的能力比赵高还差?

除非小羽回到西蜀选择躺平,当个逍遥散仙。只要她欲要在中原、在盘古世界的中心舞台有一番大作为,大秦不是完美平台,却是相对来说最好的选择。

站在上帝视角,小羽选择大秦,依旧是作者热干面的利益权衡。

我都不明白,为何到现在还有人说小羽精神大秦人......嬴政都被黑成啥样了,政哥才是大秦本尊啊!

......

回到小羽心态与思想转变这一话题上。

以上,我详细讲述了小羽想法的三个阶段,此时小羽就在第三阶段: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但打算争取做些什么。

此时她还是比较迷茫的。

等到了下一卷,楚汉争霸,她的思想还要进入“第四阶段”。

那时她力量更强,见识更广,对大劫、对人道、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她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世界。

就像她在大秦朝堂上,对文武百官说的:新的朝代,一定要让世界比之前更美好。

她行,她就上。她不行刘邦行,刘邦上。

当然,羽太师永远是羽太师,她不会去争夺“真命天子”的位置。

她是在引导人道、改造人道,是帝师。

再说说第三阶段中,羽太师干的事儿。

她让胡亥镇守荥阳,让李斯处理朝政,让烈阳侯负责军事,又让众皇子去中原“奋斗”。

她自己干啥?

依旧疏导神州地脉。

诸位发现了没有?

她思想进入了第三阶段,行为上依旧在第二阶段——尽量履行大秦太师的责任与义务。

有一种混一天是一天的感觉。

就像我前面所说,她打算争抢,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做、要做什么,思想上还比较迷茫。

小羽不是一出场,便全知全能,什么都晓得,什么都能办到,干什么事都计划周全犹如《琅琊榜》。

她在不断成长,无论道行还是思想。

然后我们顺势进入下一个阶段,王恶这段剧情。

******第二部分******

王恶出场比较早,比读者看到的更早,因为他与萨守坚是一对儿。

有萨守坚就有王恶。

萨天师之于王恶,犹如唐僧之于悟空。

萨守坚很早出场,间接铺垫了不少。

我来解释一下这段剧情。

要解释这段剧情,还要从小羽遇到段玉函、段桂生父子说起。

这本书即便不是《西游记》同人,也采用了西游记的设定。

蟠桃的功效,这一话题肯定越不过。

段玉函父子是早早埋下的伏笔,西蜀都城隍吃人的剧情,本该属于段桂生。

数千年后,段桂生偷偷吃人,段玉函先大义灭亲,然后又过去几千年,段玉函自己也开始吃,最后小羽杀了他,段家父子轮回了很多世,一直在畜生道偿还罪业,小羽很内疚很自责。

总之,小羽与段玉函父子的故事,有一个比较惨的结局。

我本来是打算通过这个故事,具体描述长生对一个“活人”的异化,进而说明蟠桃对神仙有多重要。

然后这本书发布后,遭遇了不少挫折。

我不敢写得这么惨,把段氏父子的戏份拆给西蜀城隍与王恶。

我倒是没冤枉王恶。

王恶本来就是吃人时被萨天师(萨守坚)降服,这是“中华神话史实”。

只不过,原本大纲中,没有小羽去降服他的剧情。

原本是小羽杀王恶,被萨守坚阻拦。

说完过去的主线,现在我再解释此时新的主线剧情。

小羽是现代人,她的某些三观,与现代读者一样,见到要吃人的邪神,杀意甚坚。

但是就如我前面所说,小羽是个故事人物,她思想与手段,都会随着见识与能力提升而改变,变得更符合盘古世界的规则。

如果读者朋友还记的,西蜀都城隍之所以吃人,也是心灵在时光中腐朽、癌变。

西蜀都城隍原本很有责任心,正直勤政,连万年地仙都敬佩不已。

最初西蜀都城隍人品德行,都堪比圣贤,他最后却堕落到吃人。

当时小羽只是不理解,却干脆利落地砍死了他。

直接砍杀,符合当时小羽的见识与能力。

如果我再写一个邪神吃人的案例,再让小羽一剑砍死,然后不停循环,是不是重复无用的剧情?

毕竟,一个剧情,总要服务一个目的。

西蜀都城隍的剧情,服务“让小羽初次接触时间之毒”这一目的。

下次类似的剧情,理论上是不是该深入了?

所以,在大纲上,王恶剧情服务的目的,是“帮小羽找出时间之毒的解药”。

第一个剧情是发现,第二个是解决。

这不是为王恶开后门,或者热干面三观扭曲了,主角小羽人设崩了(这倒是事实,再次向大家道歉)。

没有王恶,也有“李恶”,总得有人来试药,帮主角找出解药。

这是作为作者,我这么写的原因。

再说主角小羽,她的思想转变比较复杂。

此时,她已经从棋子变成执棋者,她考虑问题应该更深入,成就也该更大。

最后,我再解释一下,为何要安排“时间之毒”这个主线。

原因也简单,这本书采用《西游记》与《封神演义》的设定。

猪八戒、沙和尚都吃人。

奎木狼吃人,天上很多神仙都吃。

今天我不写西蜀都城隍、王恶吃人,来日要不要写八戒与沙僧他们吃人?

总不能等到几十万年后,羽太师都成圣了,忽然发现神仙竟然吃人,大为震惊,大为愤怒,开始研究惩罚与解决之法。

换句话说,小羽今日研究出惩罚与解决之法,等后面西游人物登场时,他们才会受到来自羽太师的惩处。

当然,盘古世界其实已经有一套惩罚与解决之法。

是道祖提供的。

惩罚就是天劫与杀劫,业力和因果谁也逃不掉。

解决之法是苦修道家心法,或者吃蟠桃。

但道祖提供的方法明显有缺陷,不然西游世界中,不会有那么多神仙吃人。

小羽是在打补丁。

至于王恶的最终结局,我现在不透剧,只能说,因果与业力,才是西游世界的最大赏罚机制(前提是没人干扰)。

等萨守坚出场,等萨守坚得道时,会展现过去做错事,能带来多惨烈的代价。

......

啰里八嗦说了这么多,谢谢大家看完。若有疏漏,还请见谅(码字码得脑袋都迷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