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 第782章 心思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第782章 心思

簡繁轉換
作者:辣酱热干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8 13:17: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82章心思(第1/2页)

沉默片刻后,苟交问道:“道长,你觉得刚才那位百将有没有撒谎?”

小羽道:“撒什么慌?都要抓你去服徭役了,还需要跟你撒谎?”

苟交表情凝重道:“他说役夫中很多都有军功爵,其中甚至有左庶长。左庶长可是高等爵位。”

在商鞅变法前,只有赢氏王族能当“庶长”。

庶长上马当军官,下马能治民,比如今的太守还要威风。

现在嘛.

什么东西一旦数量多起来,价值肯定要降低。

如今“庶长”只有爵位,没有职权。

不过,左庶长终究是第十等的“高级爵位”。

凭此爵位,只要参军,很容易当上高级军官与地方长官。

小羽道:“你的公大夫也只比左庶长差了两级,你可有得到什么优待?

还是人家百将说得实在,他凑不齐役夫,便要将自己塞进去。”

这不就是另一种“公等失期,失期当斩,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呃,在举大名之前,先丢掉节操,以及对秦律的敬畏。

一步步来,慢慢堕落,现在连秦律都不在乎了,将来“举大名”不是顺理成章?

“道长,你没明白小生的意思。凡有军功爵位者,很少是闾左之人。”

苟交表情严峻道:“虽说大秦律法严峻,徭役兵役,十分繁重,但过去都是‘闾右之民’出钱,闾左之人服役。

现在他们连闾右之良民都抓,还不是在乡下偷偷干,而是在县城里,在城门口公开抓人。

这是何等嚣张,这说明了什么?”

小羽叹道:“你在外面游荡三年,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

来大秦之前,她觉得大秦军功爵位逼格很高。

当年成为大秦上造,她得承认,自己暗暗高兴过好长一段时间。

等在大秦乡野市井游荡几个月,小羽心中“中华上邦”的滤镜破碎了一地。

大秦军功爵位的晋升与恩赏,的的确确十分严格。

审核与册封的过程,十分规范。

看起来十分神圣威严。

可扯淡的是,晋升时严格规范,贬谪与撤销爵位时,非常简单。

甚至能称得上草率。

举个例子,秦朝有连坐法。

你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种地纳粮,徭役兵役从来不缺席。

因为身上有军功爵位,还能减免部分赋税与徭役,你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结果你邻居家的表舅犯了事儿,他表舅跑到你邻居家躲了两天,你都不晓得这件事儿。

官府抓住了表舅,你邻居锒铛入狱,你也犯了事儿,用爵位抵消罪行,你拼了命在战场上砍人赚来的军功,立即化为泡影。

事实上,老百姓的军功爵位,压根不是用来享受的,专门就是用来抵罪的。

小羽遇到了很多百姓服兵役赚军功,只是为了让老家当囚犯的父母兄弟回家,让妻子儿女免除奴隶身份。

等于说,大秦(商鞅)先为全体老百姓施加一个DeBuff,所谓军功恩赏,只是撤销或减弱这种DeBuff,让你能活得像个正常人。

而不是原本是正常人,凭军功恩赏,得到个“社会主人翁buff”,让你生活乐无边,活得像个人生赢家。

真正的人生赢家有且只有一位,咸阳城内的“公族”!

“如今的大秦,军功爵位贬值严重,没啥用了。”小羽道。

她相信百将的话,城外的役夫中有三个当过左庶长,关键是“当过”。

曾经当过,现在早将军功爵位抵罪,成了普通人。

如果没有她用萝卜章糊弄百将,苟交不是要立即从八级公大夫,降爵成“上造”?

小羽见识过的事儿,苟交甚至亲自体会过,自然不惊奇意外。

他只是无法理解,局势怎么变化这么快。

“过去我遇到过,乡下亭长抓不到足够多的‘闾左之人’,胡乱在驰道上抓商人、旅客。

可那些亭长也只敢在偏野之地胡作非为,县城官吏终究不敢违背律法。”他说道。

小羽道:“过去几个月,你专注着修炼《正气诀》,都没注意到外面发生的大事儿?”

苟交疑惑道:“有什么大事?”

“先前在城门口,官府张贴的徭役告示,你看过没?”小羽问道。

苟交道:“我专门盯着那百将看,没来得及看城墙告示。上面写了啥?”

小羽刚要说话,忽然瞥见前方就是衙门口,就指着路口“bbs公告牌”,道:“你自己看,上面也贴着新告示呢!”

苟交快走几步,对着墙上布告念道:“大秦太后制曰:奉天承运,诏谕诸县黔首:今骊山宫阙营缮,凡市籍贾人、无籍游惰、闾左贩夫,悉应王事。丁壮者携耒锸,老弱者负薪炭”

他疑惑回头道:“这和往常一样呀,只是征调市籍贾人、无籍游惰、闾左贩夫。”

小羽道:“你注意看日期。”

苟交回头又看,告示的角落,用印玺盖了一行小子,某年某四月二日。

他还是不太明白,“日期咋了?春天征调劳役,容易误了农时。

可这也不是第一回,不是在乡下。”

小羽摇头叹息道:“你果然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一心求道的书呆子。

去年的时候,太后也曾征调役夫修建陵寝。

贫道觉得她在作死,但法理上挑不出毛病。”

给皇帝修建陵墓,哪怕发动几十万壮丁,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都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她继续道:“修陵寝是早就开始的事儿,每年都征调民夫。但翻过年来,太后又开始大肆建造宫殿。

这是前两年没发生过的事儿,今年刚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82章心思(第2/2页)

苟交仔细回想,还真如小羽所说。

前几年,赵太后连人皇政没修完的“阿房宫”都暂时停建了。

他想了想,问道:“是因为北方大捷?过去几年,劳役与兵役主要用在长城防线,去年大捷,今年夏秋两季,应该不会再大规模征调民夫去北方长城。

太后觉得可以将用在长城防线的民力,用来修建阿房宫?”

“应该是吧。”小羽皱着脸道:“蒙毅蒙恬他们拼了命,只为了打一场大胜仗,好结束胡人年年叩关、神州年年大征徭役的局面,好为大秦缓口气儿,恢复一些元气。

他们如愿了,终于打了一场胜仗,东胡和左谷蠡王部不行了。

可太后又开始折腾。”

她不替大秦惋惜,只觉得蒙毅他们可惜。

对赵太后的疯狂作死行为,芦凌子、长春散人他们大概完全无所谓。

甚至乐见其成:早点把大秦折腾完蛋,早点完成天地大劫,新朝早点建立,新的人皇(大概要降格成“天子”)早点准备应付北方大统一的匈奴。

只有忠于嬴政、忠于赢氏王朝的蒙毅李信他们,要气得吐血。

苟交沉默片刻,严肃道:“赵太后当还政于皇子扶苏,让扶苏登基为帝。

小生没见过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可他们辅佐人皇百年,贤名与智慧,世人皆知。

他们不可能看不出大秦多疲累。

他们也一定向太后谏言过。

太后非明君,贪权恋位九年,该让真命天子上位了。”

话音刚落,边上便传来一声厉喝,“大胆狂徒,你个乞丐一样的下贱人物,也配在衙门口非议朝廷,诽谤太后?当真视本县尉如无物啊!”

苟交愕然偏头,便看到一昂藏大汉虎目圆睁、须发皆张。

庞大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他有些窒息。

苟交后退两步,又环顾左右,除了早已远远避开几步的小羽,他竟没看到第二个路人。

倒是有几个差役在边上看着。

“县尉大人,小生不是乞丐,小生巨鹿学子苟交。”

他又将自己木牌摸了出来。

县尉接过木牌看了一下,面色和语气缓和了很多,“为何木牌上有划痕?”

另一个差役小跑过来,凑到他耳边小声嘀咕了两句,还拿敬畏的眼神去瞥小羽。

“即便你是在郡府录名的文士,也不该在衙门口胡乱说话。”县尉道。

苟交忍不住道:“大人,小生不仅要在衙门口说。等回到巨鹿,小生一定联名郡县文士,一起向郡守上书,请朝廷郑重考虑册立新帝之事。

此乃国之大事,关乎天下万民之福祉。

小生既然读圣贤书,明白了道理,就不能把道理藏在心里,畏畏缩缩连说都不敢说。”

听闻此言,县尉不仅不发怒,态度和眼神反而变得恭敬起来。

“慕仙先生,您深明大义、威武不屈,赵衍佩服。”

他不再自称“县尉”,直接报出名字,还尊称苟交为“慕仙先生”。

“慕仙”是苟交为自己取的字。

这个时代,一个人若有“字”,称呼字代表尊敬,直接称呼名字则有轻蔑之意。

比如,霸王项羽。他字“羽”,名“籍”。

后来楚汉争霸结束,刘邦下令,所有官员都不许再使用“项羽”或“项王”这两个称呼,来代指项羽。

若要称呼项羽时,无论口头上还是书面文字,都只能使用“项籍”。

称呼项羽为项籍,就是蔑视与轻贱。

有楚国旧臣坚持尊称“项王”,倒是没丢掉小命,但官职没了,被刘邦赶回家吃老米。

而顺从刘邦的官员,则获得了晋升。

赵县尉自报姓名,还不加官职,称呼苟交却使用了字,就是在表示谦卑与尊敬。

“不过,此处为衙门口,的确不是探讨国朝大事的地方。”

赵衍靠近苟交两步,左手压右袖,做了个“子路问津“的礼,道:“二位贤士此次来广川,可是有什么要事?但凡有需求,某为地主,愿尽绵薄之力。”

苟交刚要委婉谢绝,小羽笑道:“过两天,可能还真有与赵县尉打交道的机会,不知县尉府邸在何处?”

赵衍和苟交都有些惊疑不定。

不过两人都没将惊疑表露出来。

苟交默然无语,赵衍将自己的住处说了出来。

猜到他们是外来人,不熟悉广川县街道地形,他还伸手指点了大概的方位。

小羽稽首还礼,然后笑着与之辞别,带着苟交去了县衙边上一条宽敞却安静的街道。

赵衍站在县衙门口,甚至能看到他们走了二十多步,便敲响了荀员外家的大门。

此时大概辰时过半(早晨八点),不算早,也不算晚,荀府仆人刚开了二门,在门口扫地。

被他认为是高人的小道士,笑容可掬地鞠躬作揖,态度谦逊地跟仆人说了两句。

然后仆人带着疑惑的表情,从二门进入府内。

别说打开大门,喊荀员外出来迎接,仆人都没将赵衍以为的“二位贤士”迎入西角门,没让他们在门内的走廊里等。

直接让他们站在外面,足足等待了两刻钟。

赵衍都快忍不住,想要过去教荀员外知晓好歹。

可小道士与乞丐装文士,始终很平和。

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他们内心与表面一样的平静淡然。

冷静下来后,赵衍越发觉得两人不是凡人,越发有了结交之心。

最终他还是站在县衙门口,一直等到荀家仆人再次出来,神色颇为不耐烦地将小道士、落魄文士引进去,才转身回到衙门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