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275章 升平奏乐藏玄机(四)

隆庆中兴 第1275章 升平奏乐藏玄机(四)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佛郎机使节走后,朱载坖和张居正、杨博等人随即商量起来应该怎么办了,对于现在吕宋岛上的情况,大明并非是一无所知,对于佛郎机在吕宋岛上的扩张,缅甸总兵俞咨皋和缅甸水师总兵邓子龙早就上疏陈述国了。

嘉靖四十四年,佛郎机人占领宿务,在吕宋岛上建立起据点,隆庆五年,佛郎机人黎牙实比率远征队占领马尼拉,并将之建设成佛郎机人殖民统治的中心。但是并不意味着佛郎机在吕宋岛上就站稳了,事实上从吕宋岛缅甸的华侨们的讲述来看,吕宋岛上的反抗还是很激烈的,在征服吕宋南部中,遭到了穆斯林势力的强烈抵抗,对吕宋整个群岛的征服并没有完全成功。

而且佛郎机人现在是需要大明予以支持的,吕宋本地生产力低下,土著所生产之物,不仅种类稀少而且产量不高。根本无法满足佛郎机人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佛郎机人发现,为了维持佛郎机人对粮食、弹药等物品的开销,佛郎机人唯一可以获得帮助的只有中国商人。

大量的中国商人为吕宋岛上运来了粮食、布匹甚至与铁器、火药等违禁物品,使得佛郎机人可以在吕宋岛上的生存,同时为了在吕宋岛上营建各种城市、炮台等,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懂营建的人,华侨可以为他们提供这些帮助,朱载坖认为,佛郎机现在还没有能力挑战大明。

但是也不得不防,朱载坖和杨博、霍冀等人商量之后,决定敕令中南总督殷正茂加强戒备,尤其是水师,要出海巡逻,护送华侨的船只到缅甸去,向佛郎机人宣示大明的武力,同时要增加缅甸水师的兵力,在仰光附近的沿海地区新建炮台,严防佛郎机人的突袭。

至于所需的火炮、船只,一部分有朝廷的造船厂、铸炮厂调拨,另一部分拨给银钱,直接从红夷手上去购买,作为应急之用,同时和红夷加强联系,以夷制夷嘛,现在红夷在海上的势力不够强大,还是比较恭顺的。

佛郎机人和红夷之间因为争夺和大明贸易的主导权,经常是明争暗斗,朱载坖决定利用红夷,之前红夷就通过商人向大明传递信息,称:““不敢为寇,欲通贡而已。”

但是朱载坖一向对于这些西夷相对警惕,朝堂上也不愿同他们建立任何的外交关系,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大明夺取缅甸之后,已经算是正式介入了南洋,和这些西夷之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朱载坖认为,大明要主动了解这些西夷,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的,朱载坖谕令礼部和沿海地方督抚,一方面要加强海防,御敌于国门之外,另一方面和主动和西夷交往,探听虚实。

同时组建使团,准备和红夷接触,在红夷商人的引导下,前往欧洲去接触他们,只有得知其虚实,才能够想办法应对他们。现在大明君臣对于海关都是极为重视的,因为海关的关税银是大明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已经和盐税等量齐观了,而关税和西夷和很重要的关系,所以必须对了解西夷,现在的朝廷,对于西夷并没有那么反感了,毕竟朝廷的收入还要指望这些西夷。

朱载坖的南京驻跸了几日之后,松江等地就传来了消息,在协理海关事务徐渭的指挥下,官军水师在松江、舟山等地查获了四艘走私船,上面运载的都是倭国的金银、刀剑等物,想要到大明换取生丝等产品,抓获的走私贩子当即被徐渭移交给锦衣亲军,在陆绎等人的严审之下,他们交代了和大明这边接头的商人之后,锦衣亲军迅速行动,在苏州、松江、湖州等地抓捕通倭的商人。

朱载坖再次发布上谕,重申对倭国的贸易禁运,对于敢于通倭者,必置之重典,将这些通倭商贩家产抄没,举家流放哈密,同时对出口商品的税则、种类再次予以重新规定,同时对于东南等地银钱流通不畅的事情予以严厉斥责,要求限期废两改元,从东南做起,朝廷官府不再使用银两,而是使用少府铸造的银钱,无论是征缴赋税还是发放官俸、军饷等,都必须限期改用银钱,以三年为期,废两改元。

朱载坖的诏书无异于在东南平静的池水中投入了一枚巨石,南京的官员们纷纷上疏,认为朝廷推行废两改元过于激进,民间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还有上疏认为朝廷官铸的银钱,含银只有九成,有掠夺民财之意。

对于这些言论,朱载坖不为所动,要求南直隶、浙江州府,必须限期废两改元,朱载坖很清楚,大明朝什么缓一缓就是不执行的意思,什么缓一缓到最后就变成了一缓到底,彻底不执行了,所以朱载坖这次一定要将银钱在东南推行下去。

在朱载坖的准备之下,少府从京师运来了价值二百八十万两的银钱,这是少府这几个月的积存,用于在苏松南京扬州杭州湖州等地投放,同时收缴民间杂色银两,统一熔铸之后解运京师铸成银钱投放到市场中。

朱载坖对于东南的这几拳,搞得东南的商人们一时之间有些措手不及,想要反抗吧,大批的锦衣亲军就在东南,敢跳出来就是一个通倭的罪名扣在头上,什么,要证据,锦衣亲军马上给你编出来,保证就算是三法司也翻不了案。

关键是以往这些商人们惯用的手段对于朱载坖不奏效了,买通地方官和衙门小吏,现在的东南的地方官和小吏都不是本地人,和这些商人素无交情,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前途搭上去,现在的小吏更是不敢和州县正印对抗,因为小吏要想参加考选,州县正印的考语是很重要的,只有给他一个下等的考绩,最少就要过三次考核之后才能参加吏员的考选,这些小吏现在对于正印官巴结都还来不及,怎么敢和他们作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