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298章 朝堂风波重臣易(六)

隆庆中兴 第1298章 朝堂风波重臣易(六)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朱载坖所指定的这个讲官班子,内阁还是有些意见的,朱载坖指定的这个讲官班子,可是算的上很强悍了,内阁辅臣自不待言,还有王国光这样的理财名臣,王崇古也是以军事闻名的大臣,应该是各方面都比较齐备了,但是内阁对于朱载坖将两名勋臣武将也指定为太子的讲官就有些反对了。

虽然马芳、俞大猷都是当世名将,也都是功勋卓著大将,但是毕竟是武夫,皇太子应该多亲近文臣才是,朱载坖则认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朱翊釴作为大明的储君,未来的皇帝,不仅仅要熟悉政务,对于军事也必须熟悉,尤其是对于大明南北的敌人,要予以熟悉。

同时通过两位两位勋臣,了解军务,熟悉军旅,以后遇事才能不慌乱,朱载坖可不想再为大明培养出出一个留学生来了,所以朱载坖坚决要求在朱翊釴的讲官中安排两位勋臣,不仅仅是教导武艺和谋略,更重要的是通过马芳和俞大猷建立起朱翊釴和勋臣们的联系,他的熟悉勋臣们才能够在以后使用这些勋臣们。

朱载坖一锤定音定下了朱翊釴的讲官班子,要求内阁召见相关人员,拟定相应的课程,每隔一日进讲,同时朱翊釴年龄也不小了,该抓来当工具人了,不进讲的时候,令朱翊釴到文华殿与朱载坖一道批红,至少可以帮朱载坖代笔嘛。

臣子们走后,朱载坖就叫来了朱翊釴,一方面是告知他新选定的将官,另一方面是询问朱翊釴幼军的事情,果然不出朱载坖所料,朱翊釴根本是不管幼军的情况,朱载坖很不高兴的说道:“太子,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熟悉军务是你应当应分的事情,朕既然叫你组建幼军,要经常前往,查看幼军的情况,了解士卒们的生活情况,知道行军用兵所需,日后遇事,才能够不被欺骗。”

朱载坖接着说道:“日后萝川侯、顺宁侯都要前来进讲,尤其是有关行军用兵,排兵布阵的事情,还有南倭北虏的习性,你都要认真的听清楚,朕要考察的,还有,每月到幼军去看两天,熟悉军中的大小军官还有士卒。”

朱翊釴赶紧答应下来,这个时候临淮侯李庭竹求见,朱载坖当即传召临淮侯李庭竹,朱载坖当然知道李庭竹是为了何事而来,之前朱载坖让李庭竹打听现在勋臣中待字闺中的嫡女可有年龄合适,尚未婚娶的,李庭竹这是来复命来了。

朱载坖赶紧将朱翊釴打发走了,李庭竹行礼之后,朱载坖问道:“临淮侯是来复命的?”

李庭竹赶紧向朱载坖呈上一份名单,上面列举了年龄合适尚未婚娶的勋臣家嫡女,说句实话,人选并不多,毕竟勋臣家的嫡女一般都会早早的定下婚事,到了现在还没有定下婚事的,多半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就如同新宁伯谭国佐的幼妹,是上一代新宁伯的嫡女,嘉靖四十年出生,本来应该早就定下婚事的,但是由于隆庆元年其父去世,前年其兄才袭爵,故而尚未定下婚事。

此外还有永康侯徐乔松的嫡女,是因为因为到了本该订婚的年纪,由于其母病故,为母守孝导致错过了婚事,朱载坖将这份名单收下之后,到坤宁宫交给了李皇后说道:“这是勋臣家的嫡女,尚未婚娶又年纪合适的,可以和母后参详一下。”

现在选秀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了,从南北两京采选而来的秀女二百人已经到了宫内,正在作最后的检查,同时他们将会养在宫内一段时间,以查看他们的品行等,最终由杜太后和李皇后拍板决定太子妃的人选。

这些勋臣家的女儿,自然不必通过这种形式了,朱载坖干脆让李皇后在冬至的时候找个机会,以召见内命妇的形式,将他们叫进宫内,由李皇后和杜太后亲自查看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若是实在没有,就在采取的秀女中择定太子妃的人选。

现在赵贞吉盯这个事情很急,隔一段时间就要给朱载坖上疏,搞得朱载坖也有些无可奈何,毕竟作为礼部尚书,赵贞吉确实在这件事情上负有责任,催促也是说的过去的。

处理完了此事,朱载坖开始批阅奏疏了,最近朝廷上下最大的事情就是天官的人选到底花落谁家的问题,朱载坖的态度有些耐人寻味,既没有直接下旨任命人选,也没有要求吏部廷推,内阁也全当做不知道这事一样,不发一言。

而新上任的吏部左侍郎沈鲤坐不住了,向朱载坖上疏请求择定堂官,但是朱载坖祭出不报**,将这类奏疏一律留中不发,搞得臣子们也不明白朱载坖的意思。

而朱载坖则是在考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吏部尚书了,吏部尚书司掌铨选,其地位之重要,完全不下于内阁辅臣,所以一定要慎择其人,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吏部尚书事关朝局的平衡,尤其是内阁辅臣之间的平衡。

从杨博去位之后,对于高拱的首辅之位并非好事,杨博是高拱的政治盟友,现在内阁辅臣是高拱、张居正、陈以勤、殷士儋、吕调阳、张四维,形式非常之微妙,高拱、张居正两位看起是亲密无间,但是肯定是互相提防的,内阁的其他四位辅臣,殷士儋在南京,根本不参与此事,陈以勤一心修书,也参与此事,吕调阳说是中立,可是实际上大祖籍可是湖广人,肯定是倾向于张居正的,张四维新入阁,态度尚不明确。

而在六部和地方上,由于张居正继承了徐阶的政治遗产,有很多官员都支持他,在这方面他可比一向崖岸自高的高拱要有优势的多了,所以朱载坖对于这个吏部尚书的职务,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因为不用廷推,朱载坖都知道吏部会推选出来谁,就是南京吏部尚书张瀚,而朱载坖显然不愿用,至少是现在不愿用张瀚当吏部尚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