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301章 虏骑临边伏长剑 感谢凡趣的

隆庆中兴 第1301章 虏骑临边伏长剑 感谢凡趣的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提督蓟辽大宁等处军务事戚继光也上疏,近来小股虏骑对大宁、蓟镇的袭扰,图们汗察哈尔万户的所属部落已渡过潢水南下驻牧,对大明的蓟镇和大宁都司构成威胁了。戚继光也请求整顿兵马,出塞歼灭蒙古人,将蒙古人驱赶到塞北去。

现在土蛮的的情况是个部落比之土默特部更加松散,各个部落多者七八千骑,少者两三千骑,根据戚继光的奏报,整个土蛮部人口以十万计,其中的大酋长有六七人,现在土蛮和兀良哈之间的勾结是越来越深了,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阿喇克楚特部控弦之士有两万左右。

戚继光认为,现在正是进剿的时候,一旦图们汗控制了整个土蛮部,那就会对大明的蓟镇、大宁、辽东同时构成威胁,所以谭纶和戚继光都上疏请求朱载坖准允集中兵力,出塞征讨土蛮。

朱载坖将谭纶、戚继光的奏疏下内阁商议,同时命令兵部尚书汪道昆陈述兵部的看法,汪道昆久在蓟辽,对于相关的情况肯定是比较了解的,汪道昆支持对土蛮用兵。

但是内阁对于此事的看法却并不一致,主要是率兵出塞,在大明已经是很稀少的事情,这次要官军大举出塞反击土蛮和兀良哈部,风险之大,内阁认为大举对土蛮用兵,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朱载坖没有就此事再与内阁商量,而是召集马芳、李成梁等武将一起商量,主要是用兵的问题,马芳和李成梁认为,以官军现在的实力,出塞二三百里,问题是不大的,蒙古人现在已经不具备大规模的包抄能力了。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抓住蒙古人,将之歼灭。

这确实是个问题,因为土蛮本就松散,又不像土默特部一样居住的比较密集,蓟辽边墙绵延以千里计,官军出塞,要打谁,怎么找到蒙古人,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马芳、李成梁都建议,首先要派遣尖哨深入草原,一方面是查探蒙古人的活动规律,另一方面是对于草原的地形地貌加以侦察,最好是能够绘制草原的地图。

同时通过和朵颜三卫的残余势力进行互市,了解土蛮部的情况,然后再决定应该怎么打,马芳也认为,大军出塞还是要做好万全准备,尤其是粮道的保护,这些都需要细致的准备和演练,是急不得的。

对于两位宿将的话,朱载坖还是很重视的,戚继光在奏疏中也认为,最好的情况是提前获知北虏入寇,官军出塞迎击,其次是北虏寇边,官军利用边墙反击,然后再调集兵力予以反击,最差的就是官军在没有确切情报支持的情况下,盲目出塞。

朱载坖也认为确实是如此,所以朱载坖在和马芳等人商量之后,决定下旨给谭纶和戚继光,第一是囤积粮秣,做好出塞的后勤准备,其二就是广布侦骑,对草原的情况要加以了解,其三就是对于心向大明的部落要予以拉拢,从他们口中得知土蛮和兀良哈的动向,为朝廷决策提供情报。

马芳和李成梁走后,朱载坖开始认真思考设立一个专司军务的衙门的必要性,现在大明的军事决策和一般政务一样的流程,保密性不高,这是朱载坖最担心的一点,三军之事,莫重于密,把军机要务和与一般的政务混杂在一起处理,朱载坖认为是不合适的。

而且由于大明的政体,导致不管是阿猫阿狗都可以直接上疏干预朝廷的军事决策,这些上疏的人,往往都是些纸上谈兵之辈,真正在边关浴血奋战的将帅,反而被剥夺了在军事决策上的发言权,朱载坖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行军用兵这样的大事,不征求边关大将的意见,反而去听这些不识兵戈的文臣之言,不误国那才是怪事呢!

大明最后不就是这样吗?忽悠皇帝如骗狗一样,上来就是计五年,全辽可复也!反正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不亡国那才是咄咄怪事!

所以朱载坖决心以这次对土蛮的出塞打击作为改变的起点,朱载坖一向是坐起立行的人,当即召见内阁辅臣,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

朱载坖认为,现在要对土蛮用兵,这是大明数十年未有之事,官军主动出塞迎敌,只可胜,不可败,朝廷上下务必要重视此事,尤其是保密问题,此事一定要作为朝廷的绝密,不能泄露给不相干的官员们知道,所以朱载坖想要专门设立一个机构,来处理蓟辽大宁的事情。

同时将涉及此事的重臣们都召集到这个机构中去,和内阁一样,直接对朱载坖负责,专门办理有关对土蛮作战的事情,不仅如此,将亲军诸卫、京营的整训还有蓟镇新军的编练、国子武学等诸事都纳入这个机构的管理。

其实朱载坖一说,内阁辅臣们都明白朱载坖的意思,就是要将行军用兵单独拿出来,从内阁庶务中分离,由朱载坖直接过问,加强皇帝对于军队和军务的控制,这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这样一来,内阁就丧失了对于军务的管理权,同时兵部的作用也降低了。

这是会遭到反噬的,高拱等人都劝朱载坖慎重,因为涉及到官署的设置,而且是侵夺其他衙门的权力,恐怕没有那么顺利的,尤其是兵部经过百余年,好不容易才把五军都督府架空,独揽军政,现在要兵部把到嘴的肉给吐出来,绝非易事。

辅臣们都劝朱载坖慎重,但是朱载坖决心已定,他早就对大明的这套指挥体系不满意了,这次借着对土蛮用兵,朱载坖要将军政大权上收。

当然,朱载坖也不傻,朱载坖的第一步是将原本给戚继光的练兵总理大臣撤销,下令设立练兵军务处,新设立的练兵军务处权限可比之前的练兵总理大臣要大多了,不仅包括蓟镇新军的编练,京营、亲军诸卫、水师、国子武学等隆庆以来设立的新军,都归其管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