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312章 大婚典仪天下重(四)

隆庆中兴 第1312章 大婚典仪天下重(四)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朱载坖任命了礼科都给事中陆树德、江西道御史杨家相、工部主事易可久等在朝中精通堪舆之术的官员和钦天监为杜太后择定万年吉壤,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免不了为外臣所知,得知此事的外臣们纷纷上疏,认为为杜太后单独营建陵寝有所不妥,本朝从无先例。

朝廷又开始鼓噪起来了,朱载坖对此事是早有预备的,朱载坖随即让太子朱翊釴上疏,称皇祖母吉壤未定,他这个孙子怎么好在这个时候举行大婚的,朱翊釴请求暂缓大婚,等到杜太后的吉壤确定之后,他这个太子再大婚也不迟。

这下一帮重臣都坐不住了,以内阁首辅高拱为首,迅速呈上题本,请求朱载坖不要暂缓大婚,不仅是高拱,张居正、陈以勤、吕调阳、张四维都向朱载坖上疏,请求不要改期,礼部尚书赵贞吉更是直接在奏疏中称:勿小臣之言,而妨国之大典。

这下赵部堂成功的吸引了火力,科道官员立即调转枪口对赵贞吉开火,怎么,我们这些监察御史、六部司官是小臣,你赵部堂、大宗伯就是好大一个臣子是吧?翰林侍讲学士汤显祖上疏弹劾赵贞吉,认为他如负隅之虎,暴戾异常,请求处分他。

朱载坖收到汤大才子的上疏之后,立即作出了反应,翰林侍讲学士汤显祖出位妄言,罚俸三月,以儆效尤!

同时重臣们还在苦求朱载坖不要改变大婚的婚期,朝廷不能失信于天下啊,这是已经昭告天下了的事情,岂可轻易改动啊,朱载坖丝毫不为所动,认为大明以孝治天下,太子更应该为天下臣民之表率,祖母吉壤未定,岂有大婚之理?

重臣们也看出来了,朱载坖就是拿太子大婚和太后吉壤捆在一起,要是太后的吉壤不能确定,朱载坖就不准备举行太子大婚,毕竟太后的优先度肯定是要高于太子的,朱载坖举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即便是言官也能说朱载坖不上路子,毕竟太后的吉壤不能确定,你就举行太子大婚,似乎不太说的过去。

礼部尚书赵贞吉再次上本,请速决吉壤以慰太后疏,赵贞吉在奏疏中称,礼部会同工部已经在天寿山附近考察好了吉壤之所在,就是当年世宗为其母章圣皇太后蒋氏所营建的陵寝旧址,大峪山林茅草郁,冈阜丰衍,风水极佳,当然世宗营建的地宫等尚在,也可以利用起来。

据工部尚书郭朝宾现场勘察后得知,当年世宗所营建的玄宫,内紫光焕发,和气郁蒸,门堂干净,宛若暖室,在此处为皇太后营建吉壤,是最好的所在,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迅速营建陵寝,同时和永陵互相呼应,遥遥相望,大峪山山川形势结聚环抱,诚天地之隩区,帝王之真宅也。极言此处风水极佳,而且大峪山师世宗生前亲自定下的地方,虽然最后蒋太后还是合葬显然,但是若是杜太后作为万年吉壤,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朱载坖再度派遣勋臣、内监和龙虎山道士前往大峪山实地勘察,同时绘制详细的地图,呈送给朱载坖审阅,大峪山的陵寝规制确实是非常豪华的,现在加以改建也很方便,朱载坖于是将大峪山的图纸给杜太后看,其实杜太后对于大峪山的风水好坏并不在意,只要不葬于永陵就好。

朱载坖于是同意了赵贞吉和郭朝宾的奏疏,朱载坖御批道:“皇考体魄所安,不可侵犯;山川灵秀所萃,不可轻泄;国家根本所在,不可轻动。是故轻动玄宫,决不可行,况以尧之贤,尚父母异陵而葬,先贤之道,朕岂不尊?礼部工部所奏,悉合朕意,着即刻动工,于大峪山兴建吉壤。”

为了防止朱载坖反悔,赵贞吉迅速拟定了相关的仪注,将杜太后的万年吉壌以方位命名为永西陵,迅速定下来,同时赵贞吉还在礼部继续督促皇太子大婚的相关仪注,这次他可真是贯彻了他赵真急的特点,现在礼部的大堂上经常可以听到赵部堂的咆哮,要求仪制司重新拟定仪注,加快进度等事情。

在赵贞吉的督促下,将皇太子大婚仪注,于隆庆十年正月初八上奏朱载坖,同时赵贞吉还上疏恳请朱载坖加个班,赶紧把仪注批了,赵贞吉好去督促相关衙门干活,朱载坖无奈,只得加班批准了赵贞吉所拟定的仪注。

按照赵贞吉所拟定的仪注,剩下的就是醮戒、亲迎、合卺、朝见两宫和盥馈、庙见和庆贺等事,礼部仪制司派遣官员去教授太子相关的礼仪,而这个春节,礼部、鸿胪寺、太常寺等衙门忙得不可开交,朱载坖不得不佩服,赵部堂确实是个很有想象力的人。

原本在亲迎中,太子要奠“雁”于案上,是重要的环节,因为大雁终生配对,对婚姻矢志不渝;雁亦知冷知热,相依相随,用雁示婚姻夫妻相伴终生,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却被赵部堂玩出了花活,本来一直都是雁以玉为之,但是赵贞吉认为,岂有以玉代雁之理?周礼说是大雁,那就得是活的大雁,赵贞吉改为了活雁一对。

这会隆冬时节,京师哪里去找大雁,又没有准备,赵贞吉又风风火火的找到兵部尚书汪道昆,把老汪给拽了出来,让兵部用急递六百里加急往南京中军都督府和南直隶总兵、浙江总兵处下达命令,命令南直隶浙江等处的卫所官军,为太子大婚弄大雁,这还真被浙直的官军给解决了,南京守备恭顺侯吴继爵从南京用六百里加急,向京师急递进活天鹅二只、活雁六只、鸳鸯二只、鹌鹑二十二只,到京师活了一半,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赵贞吉的四处催促之下,到隆庆十年正月二十日,赵贞吉上疏朱载坖,称大婚典仪一切准备妥当,可以如期举行,朱载坖随即御批:一应典仪,如仪注举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