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350章 爵禄酬功君臣论(四)

隆庆中兴 第1350章 爵禄酬功君臣论(四)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份诏书为什么被朱载坖单独拿出来说事,因为这是唯一一份明确提及李景隆涉嫌谋逆的诏书,而且这是很经不起推敲的。

李景隆永乐二年九月就被禁锢于曹国公府,而后迁都成祖又将李景隆押往京师看押起来,可以说李景隆一直处于锦衣卫的严密看押之中,哪有机会去谋反?

为什么朱载坖拿出这道上谕来,其实就是理清曹国公被被废的前因后果,从李景隆被禁锢之后,虽然绝朝请,但是仍旧是大明的勋臣,成祖也没有进一步惩罚李景隆,毕竟朱李两家血浓于水,直到谷王谋反案发。

谷王谋反前后曹国公家族的命运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前李景隆仅被剥夺勋号及朝请资格,其家属并未受到更多迫害。而在谷王谋反之后,整个曹国公家族都遭到了严厉地惩罚,不仅曹国公爵位被削夺,而且李家被流放辽东。

但是谷王谋反,是否真的与李家有涉,朱载坖认为是没有,如果李家牵涉进了谷王谋反案的话,以成祖的性格,恐怕就不是削除李景隆曹国公爵位,遣戍家人这么简单了,要知道,李景隆可是活到了宣德四年,以成祖的性格,会容忍一个意图谋反的人一直活着吗?

说李景隆和成祖有亲戚关系,朱允熥那还是成祖的亲侄子呢。而且在成祖实录中除了这一道诏书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的文书证明李景隆真的是谋反或者说被以谋反定罪了。

朱载坖认为,李景隆参与谷王谋反案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在李景隆彻底失势的情况下,如果真有此事,朝廷应该大肆宣扬他的罪恶,私人著述也可以直白地记载下来,不必有所忌讳;其次,如果李景隆真的参与到谷王谋反之事中,其全家恐怕难逃一死。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看法,内阁辅臣倒是没有反对,其实事到如今,大家都很明白,当初李景隆的事情,无非就是这帮靖难功臣看李景隆这个二五仔不爽,靖难之后,李景隆因金川门之变,有所谓默相事机之功,被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当时,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靖难诸功臣为此愤愤不平。

说白了就是勋臣内讧的结果罢了,李景隆谋反,肯定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就算是永乐二年首告李景隆的朱能也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李景隆有叛逆行为,所以李景隆谋逆一事,显然是不成立的,成祖给周王的上谕,显然是另有意图。

但是话又说回来,不管你朱载坖现在证明李景隆没有谋反,但是曹国公的爵位确实是被成祖给削了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要恢复曹国公的爵位,你朱载坖拿什么理由来说事?

这也是官员们反对朱载坖给李家复爵的原因之一,毕竟作为后世之君,要推翻成祖的决定,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才行。

朱载坖的考量李文忠的开国大功确实是一个理由,但是显然还不够充分,朱载坖于是继续和阁臣们分析曹国公被废的原因,朱载坖认为,李景隆之所以被削爵,还是收到了谷王谋反一案的影响,因为谷王谋逆的时候有一条消息深深刺激到了成祖。

当时谷王声称:“往年我开金川门出建文君,今在邸中。我将为申大义,事发有日矣。”

这句话无疑深深的刺激了成祖,而且使得李景隆遭了殃,因为当年和谷王一道在金川门的,正是李景隆啊,谷王以朱允炆作为谋反旗号,甚至说自己在打开金川门的时藏匿了朱允炆,使得成祖立即联想到了李景隆,朱载坖认为,盛怒之下的成祖削除李景隆的爵位,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说朱载坖认为,曹国公被削除,与谷王谋反案有很深的联系,但是成祖并没有相信李景隆参与了谷王谋反案,从第二年成祖戒谕靖难功臣的话中就可见一般,成祖说道:“如李景隆柔奸捻恶,包藏凶慝,造为妖忏,觊觎神器,天地鬼神,暴其逆谋。肤念其祖母至亲,曲存宽宥,彼不知修省,怀忿诸怨,久而益深,若此岂其自保之道乎”

虽然成祖的话说哦十分严厉,但是最后的落脚点却是在曲存宽宥四个字上面,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在李景隆失势之后,不停有大臣劾奏李景隆的种种的不法之处,但是成祖的回答始终是:卿等所言良是。然朕既宥之,姑其勿论。或者直接是三个字,姑宥之。

这些课都是写在成祖实录上的,朱载坖拿出这些成祖的御批来是想说明一件事情,就是成祖从未真正相信李景隆谋逆,既然成祖对李家都留了一线生机,那朱载坖作为后世子孙,兴灭继绝,绍述祖志,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朱载坖说道:“诸位都是朕的股肱良臣,高师傅、张师傅、陈师傅更是朕的老师,圣人曾言,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朕岂敢违?是故卿等当体朕意,朕还记得陈师傅教授朕汉书,其中有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朕深以为然也。”

陈以勤很无奈,老子说过那么多,你就单记着一句是吧。

朱载坖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不管群臣是否反对,李庭竹这个曹国公的爵位,他朱载坖复定了,为此朱载坖不惜和朝臣们硬刚一下。

作为首辅,高拱必须出来承担此事,高拱说道:“陛下,兹事体大,且又是百余年前的事情,一时之间,难以弄清,容臣等先与礼部、翰林院等有司衙门商量之后,在奏闻陛下。”

高拱首先使出拖字**了,不过朱载坖并不买账,朱载坖说道:“卿等可以先商议,朕命内廷准备铁券等物,礼部也要制定仪注。”

朱载坖的意思很明确了,你们可以先商量,但是朕要准备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