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370章 中枢更易满朝惊(四)

隆庆中兴 第1370章 中枢更易满朝惊(四)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李春芳不愿意起复,这点早就在朱载坖和高拱的意料之中了,毕竟现在对于李春芳来说,他已经是功成名就,再当一次首辅,弄不好将自己一生的名声都搭进去,这是何苦来哉呢?

唯一能够劝动李春芳的就只有徐阶了,他们都是当世的心学大家,致仕之后,他们两人也算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了,毕竟都是心学同门,他们两个的私交还是不错的,同时徐阶毕竟是前任首辅,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朱载坖希望徐阶出面劝说李春芳。

当然朱载坖的理由还是从心学的角度予以劝说的,高拱虽然也不喜欢心学,但是还是能够保持相对宽容的态度,但是一旦张居正大权独揽,能够对心学继续宽容下去,恐怕就很难说了,所以朱载坖希望徐阶劝说李春芳重新担任首辅。

朱载坖的想法很明确,李春芳不仅是资历深厚,更由于他的心学背景和南直隶出身,能够拉拢一大批原来徐阶的附庸,削弱张居正的力量,使得张居正清楚,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唯一能够依靠的人就是朱载坖,朱载坖不希望再出现权臣了,对于内阁扩张权力,要予以限制,以免内阁太重,

而在扬州府兴化县,李春芳的府邸,书房内李春芳在书房内读书,他的长子李茂年正在一旁伺候,李春芳看了他一眼,坐下说道:“你想说什么,自可言讲,不必如此作态。”

李茂年说道:“父亲,陛下既有意起复父亲,父亲为何推辞?”

李春芳放下笔,坐下之后说道:“怎么,羡慕严世蕃、徐璠了?”

李春芳怎么不知道自己长子的心思,同样是小阁老,严世蕃的权势自然是不用说的,深受两代帝王信任,现在是朱载坖的近臣,而徐璠现在也得到朱载坖的重用,李茂年当然也有些心动了,自己老爹也是首辅,论起在朱载坖心目中的地位,绝不逊色于徐阶,但是李春芳从不让他接触政务,也不允许他担任任何实职,李春芳致仕之后,所有的子孙都和他一起回到兴化老家,读书习字,辞谢朱载坖的一切恩荫。

显然,朱载坖准备再次起复李春芳使得李茂年心里有些别的想法,李春芳指了指挂在自己书房前的楹联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李春芳回乡之后撰写的一副楹联:读书保家声,科举延世系,里面寄托着李春芳对于家族后辈的希望,李春芳冷声说道:“功名但向直中取,要想功名,自去科举就是了,你想的什么老夫不知道?滚回去读书!”

李春芳治家极严,李茂年赶紧告罪回去,李春芳很是无奈,自己状元出身,结果八个儿子在科举上一事无成,李春芳对他们早就失去了信心了,转而培养自己的孙子李思诚去了,现在朱载坖请自己出山,李春芳是毫无兴趣的,文渊阁那把椅子,李春芳又不是没坐过,没有那么大官瘾,而且李春芳很清楚,文渊阁的这把椅子,坐久了会让人不幸。

京师,最近张居正那真是春风得意,虽然高拱仍旧坐在首辅之位上,但是明眼人都认为张居正已经是下任首辅当仁不让的人选了,张居正本人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朱载坖率领高拱巡视北直隶,他这个次辅辅佐太子监国,很多时候就相当于提前履行首辅的职权,对于张居正来说,他认为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来了。

他已经详细列举了自己想要推行的举措,准备上奏朱载坖。

松江府华亭县,徐阶收到了徐璠转来的朱载坖书信,朱载坖希望徐阶去劝说李春芳回朝,徐阶不由得想起了何心隐这个狂生,当年何心隐的话徐阶仍然记得:“能兴我学者非华亭;亡我学也非分宜,兴亡只在江陵。”

当时人们都认为不过是狂生呓语罢了,华亭、分宜是什么人物?那都是权倾天下的人物,彼时的张居正还是徐阶的小跟班,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不过事到如今,徐阶不得不承认,何心隐这个狂生确实是有点本事的。

徐阶思考了一下午之后,写了一封书信,同时派遣自己的次子徐瑛赶往兴化,劝说李春芳起复。

徐瑛赶赴兴化,将徐阶的亲笔信和徐阶的口信带给了李春芳,徐阶希望李春光以心学大局为重,勉为其难,重新出山,李春芳并没有立即回复徐阶,而是说道:“请转告存翁(徐阶号),老夫思虑之后,再复信存翁。”

李春芳随后给朱载坖上了一份密疏,李春芳现在也知道自己这次不出山恐怕不行了,但是李春芳向朱载坖提了几个条件,第一就是恳请朱载坖不要因为自己出山而加恩李春芳的子孙,若是李家子孙有这个本事,科举入仕,自然不用加恩,若是没有这个本事,高爵厚禄,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祸害,所以李春芳请求朱载坖不要加恩自己的子孙。

第二就是约定任期,李春芳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最多只能在任三年,否则一七旬老翁,担任大明首揆,岂不是让人以为大明无人乎?

第三就是希望高拱能再坚持数月,李春芳也要处理一些事情再说。

要是朱载坖能够答应李春芳这三个条件,李春芳就同意起复。

朱载坖回到京师之后,收到了李春芳的密疏,当即御批道:“依卿所奏。”

随后高拱向朱载坖请辞,朱载坖在慰留五次之后,才准允高拱的辞职,赠高拱太师、左柱国光禄大夫,建极殿大学士,同时在京师为高拱赐宅邸,不允高拱返乡,遣太医院医官和龙虎山道医为高拱调养,同时在批复准允高拱致仕的御批中,朱载坖明确说道:“卿朕所素重,国之干城,辅弼所赖,元良重臣,虽以疾辞,然军国重事,仍需参详,此前代之制,硕德老臣,特备咨询也!”

也就是说,虽然朱载坖批准了高拱的致仕,但是以养病为名,仍将高拱留在京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