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420章 厉兵秣马待北虏(四)

隆庆中兴 第1420章 厉兵秣马待北虏(四)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除了长枪之外,士卒所用的单刀也需要大规模更换,戚继光之前就上疏详细讨论过此事,官军之前为甚面对倭寇屡屡失败?除了官军士卒疏于训练,倭寇凶狠之外,官军的军器也是极为粗劣的,尤其是官军主要的白刃战兵器就是长枪和腰刀,这两种的质量就极为低劣,长枪就不说了,枪杆质量太差,腰刀也是,铁质粗劣,杂质多。

戚继光在奏疏中就明确说道:“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将刃横出其芒,两下有肩,砍入不深,刃芒一秃,即为顽铁矣。”

说白了,大明并非造不出好刀,只不过朝廷的拨下来的经费都被各级官员层层贪墨了,哪里还有足够的经费为官军制造精良的军器呢?

腰刀也是官军要大量装备的单兵兵器,虽然现在火铳有了刺刀,但是刀牌手还有轻骑兵还是装备单刀和马刀的,戚继光结合倭刀和官军之前装备的腰刀,创制了一种新的单刀,刀要与手相轻,柄要短,形要弯,庶宛转牌下,不为所碍,盖就牌势也。无牌刀短不可入阵,惟马上可用之。刀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寸,柄长一尺五寸,共长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用以装备刀牌手。

戚继光和俞大猷两人还研究了一整套单刀刀牌用法,并且配以图画,准备用于推广全军训练,不过他们两位都是身负重任,而且年纪不小了,再让他们两人去推广单刀刀法显然是不太合适了,不过胡宗宪向朱载坖推荐了一位人才,程冲斗和他的老师刘云峰,程冲斗是胡宗宪的徽州老乡,而刘云峰是浙江人,精通倭刀,他们想到报国从军,所以请胡宗宪这位顾问咨询大臣向朱载坖推荐。

朱载坖现在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的时候,当即命令这两人到御前试验,戚继光对刘云峰颇为推崇,朱载坖就当即授予刘云峰千户、程冲斗百户职务,命令他们两人在亲军诸卫和京营中传授武艺,同时选拔武艺精良的士卒,将这些士卒派到各军中去传授武艺,提高官军的战斗力。

而现在的问题是官军急需大量质量上乘的单刀,军器监不是不能制造这样的单刀,但是需要时间,因为朝廷的工匠和从各卫所征调安置来工匠现在都在制造火铳,现在官军最缺乏的就是火铳和火炮,再单独拨出工匠来生产单刀,会拖慢火铳生产的时间,朱载坖不愿意这么做。

单刀虽然不是什么高技术兵器,但是也是干系到士卒的性命的,朱载坖不敢怠慢,劣质的单刀到了战场上是会什么情况,朱载坖是很清楚的,嘉靖年间官军在东西最开始屡战屡败,这些军器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戚继光为此还专门上疏:“惟单刀一物,虽不值钱,然实系士卒上阵搏命之用,不可轻忽,若制不得法,铁不炼钢,轻则侥薄,砍下一刀,刀口偏歪一边,焉能杀人?如要坚硬,则刀必厚,厚必重,非有力者不能用也。故制法惟以刀背要厚,自下至尖渐渐薄去,两旁脊线要高起,刀口要薄,此即轻重得宜也。铁要久炼去渣屎,磨时无麻子小点,如镜一样光彩,则遇潮汗亦不致上锈,乃铁多炼少,是久炼成钢也。刀鞘内要宽,刀口寸金箍入鞘口,略紧勿松,紧松亦要得宜,以便出入。”

戚继光详细绘制图纸还有制造方法,甚至还有验收的办法,就是要保证单刀的质量,朱载坖也对此非常重视,朝廷的军器监没空生产,但是朱载坖很清楚,大明民间的铁业可是十分发达的,朱载坖于是召见戚继光和俞大猷两人。

朱载坖直接说道:“朝廷军器监现在赶制火铳,单刀朕想有民间承制,朕闻广东佛山铁业兴盛,可否由朝廷出银,佛山炉户承制?”

俞大猷说道:“陛下此言得之,审得佛山炉户,计数万家,区区腰刀,并不费事。”

朱载坖想起来了,俞大猷是担任过广东总兵的,自然是十分了解佛山的铁业的,举俞大猷介绍,审得佛山炉户,计数万家,甚至形成了不同的行当,如铁钟就以“隆盛炉”出品为上,铁鼎就以“信昌老炉”出品为佳,还有铁炮就以“李陈霍”称雄,他们为朝廷承造军器,质量颇好。

既然有这个可以用,朱载坖于是前内官监少监陈矩前往佛山,会同南洋水师提督俞咨皋,为官军采办单刀十万把,朱载坖这次用的采办,也就是朝廷出银购买,而不是折合铁课,朱载坖很清楚,一旦实行所谓的采办,官府就是强行将所需要的物资无偿的摊派给炉户,这样摊派得到的物资,质量能好,那才是有鬼了。

朱载坖深知之前大明军器质量低劣,原因就是大量的原料和军器的半成品就是这么采办来,自然无法保证原料,所以这次朱载坖没有将此事交给广东布政使司,而是派遣陈矩和俞咨皋两人前往佛山,为朝廷采购单刀。

俞咨皋久在广东,对于当地的情况肯定是熟悉的,而且大量的单刀运输也需要水师的帮助,而且他本就是武将,对于单刀的质量,肯定也有所察觉,朱载坖给陈矩的命令是为官军采购合适的单刀,所谓合适就是控制价格,然后尽可能的提高质量,单刀是大规模装备的军器,价格是很重要的因素,要是太贵了,朝廷承担不起,但是也不能质量低劣,这是关乎到士卒的性命的。

所以朱载坖命令陈矩到佛山,先让这些炉户制造各种报价的样品,送京师由练兵军务处定夺之后再大批量生产。除了单刀之外,还有士卒的军服也是要大量采购的,朱载坖决定改变大明的军服发放模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