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418章 事了佛衣飘然去

隆庆中兴 第418章 事了佛衣飘然去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陆光祖到苏州,亲自求见赵贞吉,没想到赵贞吉直接给他吃了闭门羹,这让陆光祖极为愤怒。

虽然陆光祖不过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但是他是徐阁老的高徒,又曾经担任过吏部文选司郎中这样的要职,可谓是炙手可热。

当年在吏部,漫说赵贞吉一个巡按御史,就是巡抚、总督也要客客气气的和他陆铨郎说话,那可真是退朝日夜归私邸,无数官僚拜下风。就算是现在被贬南京,但是也没有人敢看轻这位陆郎中。

他不光是徐阁老的高徒,更是平湖陆氏的人,要知道当今陆少保,就出身于平湖陆氏,即便是一时挫折,但是没有任何人敢看轻了这位青年才俊。

陆光祖为了此事,还特意准备了一套汝窑瓷器,要知道这汝窑瓷器,可是异常珍贵的,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

就连现今大内,汝窑瓷器恐怕也不过百,这陆光祖这次竟然拿出一整套的瓷器来作为礼物,可见其诚意了。

没想到赵贞吉根本就不见他,说个不好听的,赵贞吉连他老师徐阶都不当回事,何况陆光祖了。赵贞吉知道陆光祖所为何事,根本就不搭理他。

在赵贞吉看来,陆光祖一个嘉靖二十六年的小字辈,自己还给他什么面子,赵文华自己都想骂就骂,严嵩、徐阶在他看来不过尔尔,区区一个陆光祖,还想在他面前要脸面,有什么脸面?

陆光祖铩羽而归之后,僧众们就有些棘手了,陆光祖虽然说品级不高,但是可是徐阶的得意门生,又是平湖陆家的子弟,份量已然不轻了,但是赵贞吉还是不买账,还能请谁?

徐阶的书信到了赵贞吉那里如同泥牛入海,连当朝次辅都不给面子,遑论其他人?

已经有僧人觉得不对劲了,赵贞吉就算再强硬,也不至于连当朝次辅的面子一点都不给,赵贞吉之所以能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很大的可能是有更大的底牌,现在在这东南,能完全不买徐阶账的人,最有可能是谁,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

嘉靖本身就极为不喜欢佛教,和他堂兄武宗皇帝不同,嘉靖对于佛教是极为厌恶了。

宪宗、武宗对于佛教都极为推崇,他们认为佛教能够教以化吾民向善背恶而已。上为列圣荐福冥冥,为慈闱祝厘昭昭;次以诞卫朕躬锡祥宫壸;下以保我子孙既寿而昌,与佛同一住世,有永无斆也。所以在明里暗里支持佛教,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他们宠信番僧,供养在京师,随意赏赐封授番僧法王、佛子、禅师、国师称号。宪宗、武宗时,是佛门最开心快乐的时光,洪武、永乐以来对佛门的种种禁令,已经完全废弛了。

以度僧为例,每年度僧人数也是相对固定。但事实却相反,度僧次数与额数几无定制,全凭皇帝个人意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宪宗度僧为例,成化年间共一百四十七府,二百七十七州,一千一百四十五县,理应度僧三万七千九十名。成化共23年,根据三年一度,至少共计度僧三十余万;十年一度,理应为三十万有余,但成化一朝度僧数远不止于此。

成化十二年度僧一十万、成化二十二年度僧二十万。一年度僧以十万计,这二十多年下来,度僧的规模可想而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