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河守望 > 第一三一章 排队磨面

大河守望 第一三一章 排队磨面

簡繁轉換
作者:关源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暴发的大水退了下去,黄河滩里并没有多大变化,只不过留下了一些黄河发脾气的证据和黄河踩过的痕迹。

农家汉子割下的蒲草被冲走了,芦根儿守望的茅草庵被冲跑了,扁豆儿的一些羊儿被浪涛吞没了,一人高的飘逸蒲草被大浪冲趴了,野草匍匐着被河水染上了一层薄薄的土黄色,除此之外大水还留下了一层稀泥巴和难闻的鱼腥味儿。

荷花儿这天背着一把铁锹,领着儿子站在离黄河不远的小槐树林的沙谷堆上,满脸无奈地望着被大水冲跑的茅草庵儿的空空荡荡的地方,望着黄河滩里稀糊糊的黄泥巴,叹了一口气儿向儿子说道:“现在河滩里还下不去脚儿,想再搭一个草庵儿还得迟几天等河滩干了才中,趁这几天空闲咱娘俩准备些搭草庵儿的材料,看看磨道闲着没有,咱娘俩得磨些麦面给你蒸些白面馍吃……河滩干了、草庵儿搭起来了你就得待在那儿守望你爹了,咱娘俩就没时间磨面了。”荷花儿说着温情地看了一眼黑瘦的儿子,“娘一个人儿推不动磨盘,你得与娘一起推磨。”

芦根儿向母亲建议道:“闷儿雷叔家养有驴,借他的驴拉磨吧。”

“借驴磨面是轻松些,人家的牲口不是为咱养的,娘借别人家的驴……娘张不开这个口。”荷花儿说道,“各家有各家的活儿,娘不想连累别人,咱娘俩能磨多少就磨多少。”

芦根儿拉着老娘的袖子说道:“俺听娘的。”

“真是娘的好孩子!”荷花儿温情地抚摸着儿子瘦削的脸颊,“咱娘俩能干得了的活儿就甭求别人。”

芦根儿这时转了转眼珠儿说道:“要是这几天俺爹从黄河里游回来,俺不在河边儿爹上不了岸可咋办?”

“别担心儿子。”荷花儿微笑道,“这几天你爹是不会顶水游过来的。”

芦根儿不解道:“那是为啥呀?”

荷花儿望着水气朦胧的黄河滩说道:“黄河刚发过大水水势还没完全下去,你爹一定会等水势平稳后再往这边游,水势平稳游着省劲儿哇。”

芦根儿看着母亲深沉思索的神情点头儿说道:“娘说的有道理。”

磨面的磨道离荷花儿家不远,就在荷花儿家的街对面儿“故事爷”杨老汉家的隔壁,磨面的石磨就在这一所破旧的房子里。房子是杨老汉家的,这个破烂房子原来是杨老汉家的牛屋,因为漏雨就凑合改做了磨道,也是为乡亲们做了一项公益事情。磨道里的石磨是这条街上一些家户一起凑钱买的,石磨磨到一定时候磨齿磨得光滑了,还得请石匠锻琢一通,锻琢石磨的费用也是这条街上一些户家凑钱打发石匠。

葫芦庄这么大的一个村寨,就两个磨道,除了杨老汉家这个磨道,还有一个磨道就是王大财主家的磨道,但一般的老百姓进不去,王大财主家磨完面就把磨道门儿锁了起来。

杨老汉家在一个高圪垱上住,这个村寨不少户家都是把住宅的房基用土垫得高高的,形成了一个个高高的土圪垱,街道就显得像干涸的河床比街两边的住宅低了不少。这也是黄河沿岸村庄的一种特殊现象,盖房建屋都要建在高的地方,原因是害怕黄河涨大水淹着,但垫圪垱也不是小事儿,得费不少人力财力。葫芦庄虽说有寨墙当着,但也不保险,有时黄河发大水“呼”的一下就冲开了寨门,在地势儿低的地方居住的户家就被淹了。在葫芦庄识别穷富,不需要看别的,只要看谁家住的圪垱高、谁家住的圪垱低就明白了,住得高的肯定是富户儿。杨老汉家是个中等户、住的圪垱也是不高不低,荷花儿家住的地方不是圪垱,她家没有力量垫圪垱,村寨里住的最高的圪垱是王大财主家。不过,圪垱高低各有利弊,虽然高圪垱不怕涨大水,但院子里栽种的树木长得慢、干巴巴的,住的低的树木长得快、枝叶繁茂。

荷花儿手里掂着萝面的细萝,掂着扫面的小笤梳,掂着萝撞和大笸箩,芦根儿光着脚板轻松地背着一个布袋,看样子布袋里装有四五升麦子,娘俩走上杨老汉的圪垱来到磨道。

只见磨道里一头儿小草驴儿被蒙着眼睛,乖乖地拉着磨杠围着磨盘在盲目转圈儿。

一个汉子手里拿着一支细软的柳条在旁边站着,一个妇女坐在两个摞起的砖头上在用心地箩面,脸上头发上落上了一层像雪花儿一样薄薄的面粉。

汉子向荷花儿热情打招呼:“你娘俩也是来磨面……来磨面的都排队啦!”他说着指了指磨道里摆放在一条破木板上的几个装着麦子的升,“排队磨面的有四五家儿,都想快点儿吃上白面馍。”

女人抬头微笑着向荷花儿说道:“麦罢来磨面的比平时多了,你娘俩生活不容易,也没喂牲口,就别排队啦!把麦子放这儿等俺磨完给你捎带磨了,估计等到吃了午饭就让根儿来拿面粉吧。”

她们正说着话只听到男的吆喝一声:“这驴偷嘴吃!”举起柳条就要打驴。

“别打它。”女人向男人说道,“偷嘴是驴饿啦。”

只见蒙着眼睛的毛驴嘴唇上沾着一些面粉,像犯了错误悔过一样,立即加快步子用力拉起磨来。

男人儿疑惑道:“这驴眼睛蒙得严严实实,它咋会看到磨盘上的面粉哇?”

“驴比你精明……”女人向丈夫开玩笑道,“它虽然眼睛看不到,但它能感觉得到。”

荷花儿呵呵笑道:“牲口和人都一样,饿了都想吃东西。”

“是呀!这哑巴牲口怪可怜的。”箩面的女儿也呵呵笑道,“人饿了会说我饿啦,可驴不会说呀。”

“谢谢您了大嫂!”荷花儿满脸感激地说道,“不用麻烦您啦!俺娘俩改天再来磨,家里还有些杂面粉,不急用。”荷花儿说着就与儿子背着麦子拿着工具就要走出磨道。

“嗨嗨……荷花儿把麦子放下呀!捎带就磨了……你这点麦子磨起来不费啥事儿。”男人儿与女人儿一起赶紧说道,“既然来了,就别再把麦子背回去啦。”

“俺看您家这头小毛驴儿,把您家的麦子磨完就饿得累得拉不动磨啦。”荷花儿说着向夫妻俩招了招手儿,与儿子一起回家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芦根儿背着麦子,一脸的不高兴,切切诺诺地向母亲说道:“人家愿意给咱捎带磨面,不是省得咱娘俩推磨了,您咋不同意哇?”

荷花儿慈爱地看着少年懵懂的儿子,苦笑了笑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箩面的妇女望着荷花儿远去的背影儿叹气道:“真是个刚强的女人儿!这娘俩够可怜啦……家里没了男人就像塌了大半个天……也不知道牛壮还能不能生还回来。”

男人接话道:“荷花儿的性格村里人儿都清楚,她不要别人可怜她,她要是感到别人可怜她,她嘴不说啥可心里不是滋味儿。”男人说着叹了一口气儿,“牛壮淹进河里都一年多啦,咋还会回来呀?!就是找到尸身也难。以前牛壮的几个要好弟兄曾经顺着黄河寻找过一阵子,连牛壮的一个人影儿也没见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箩面的妇女长长嘘出一口气儿来,“荷花儿让儿子没日没夜地在野河滩里守望,荷花儿不憨不傻地,要是没一点儿希望她咋会这样?”

“她是在做梦哇!”男人感慨道,“人活在世上都想做一个好梦,都想把好梦变为真实,但愿荷花儿好梦成真……不过,要把梦想变为真实真的很难!”

这时拉磨的驴子竖起两只长长的耳朵停了下来,男人呵呵笑着轻轻撩了驴子一柳条吆喝道:“你这驴快成精啦!你能听懂人儿说话?快点儿拉磨吧!拉完磨好回家饮水吃草。”

荷花儿和儿子回到家里忙乎了起来,把墙根儿堆着的一些当烧火用的枯树枝,挑拣了几根粗大的砍巴砍巴,准备当作搭草庵儿的骨架。又和儿子跑到打麦场里,从麦秸垛上扒下一些麦草打成捆扛回家里,准备搭草庵儿用。

她们娘俩都饿了,荷花儿有意做了一顿好吃的晚饭,母子就早早地吃了晚饭,芦根儿吃得饱饱地,肚子微微鼓了起来,天渐渐地黑了下来,荷花儿对儿子说道:“咱娘俩该去磨道磨面了。”

儿子不解嘟囔道:“为啥夜里去磨面哇?”

荷花儿微笑着抚摸着可怜巴巴的儿子的头温和地说道:“夜里磨道空闲了,咱们趁这个闲空儿,夜里比白天凉快……娘知道你累啦,咱娘俩慢慢地推磨。”说着她眼里涌上一层泪花,“等你爹回来,让你好好歇歇。”

儿子难受地望着母亲说道:“俺听娘的!娘不嫌累俺也不嫌累。俺这顿饭吃得饱,推磨有劲儿!”

荷花儿望着懂事儿的儿子,心里的既难受又高兴,含泪说道:“你爹迟不了多长时间就回来了,你爹回来他是舍不得咱娘俩劳累的。”

“娘说得对!”儿子立即高兴起来,“爹回来俺也该去学堂读书了。”

荷花儿呵呵笑了笑,“娘知道你心里一直没忘记学堂。”

芦根儿喃喃地说道:“是没忘记学堂……学堂再好俺爹没回来也只能是想想。”

荷花儿听了眼里蒙上一层泪光,“俺的好儿子……娘知道为了你爹委屈了你。”

她们娘俩摸黑儿背着麦子、拿着磨面的用具,还提着一个装在铁桶里的铁坨棉油灯,这样不是大风是刮不灭油灯的,比灯笼还管用。棉油灯在铁桶里燃烧着,从铁桶里向外散发出橘红色的光亮和微微的焦油芳香。

磨道里静悄悄地,几只老鼠在破房子的顶棚叽叽喳喳打闹着,又从顶棚蹦到地下旁若无人地蹿来蹿去。

荷花儿从铁桶里小心地拿出油灯,把铁桶横放在磨道墙根儿那条破木板上,桶口对着磨面的地方,叫儿子捡来两块儿砖头把铁桶固定稳当,才轻轻把油灯放在铁桶里,油灯橘黄色的光亮顷刻薄薄地洒满了磨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