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准备(第1/2页)
六年的倒计时已然开始,未来的艰险可想而知。
山风依旧,岁月无声,却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积蓄着力量。
天魔将至的消息被牢牢封锁在最高层面,并未对外界掀起波澜。
然而,一股无形的紧迫感,却如同春雨润物,悄然渗透进入伏魔观。
伏魔观内,往日里还有几分孩童嬉闹的松快气氛,如今已被一种沉静而专注的氛围取代。
晨钟暮鼓依旧,弟子们修炼的身影愈发勤勉。
小广场上,剑光掌风呼啸不绝;
静室内,打坐冥想的呼吸悠长深沉。
无需过多言语,每个人都从时莱凝重的神色中,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压力。
连阿依木,小五这些娃娃们都缠着米小满,想要大师兄传授道法。
“道可悟,不可学,经可看,不可念。”门前小广场上,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大师兄终于有了正经模样。
“大师兄,我听不懂。”常乐嘟着嘴,小声的说。
“听不懂没关系,你还小,以后就能懂了。”米小满慈爱的摸了摸常乐的狗头。
“你也就比我大一岁呢。”
常乐有些着急,扒拉了下米小满的道袍,“大师兄,你就好好指导指导我吧,我以后任何事都听你的,我知道,要打仗了,我也想帮忙。”
“师可拜,不可随。”米小满从书包里掏出两包辣条分下去,“别听外面的人怎么说,你们就是你们自己,按自己的想法活。”
李万基远远的看着,对时莱叹了口气,“论通透,米小满当属第一。”
“本该如此,何必要早早背上宿命。”
时莱说完,转身朝着道观走去,慢悠悠的继续道,“如果能选,我也愿意平平淡淡的生活。”
“一间草屋,一亩薄田,一条狗,一只猫......十亿存款,足矣!”
听到最后一句,连李万基这种富二代都差点绷不住了。
这特么的叫平平淡淡?
山下的世界,变化更为显著。
国家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心运转起来。
推广的基础修行功法,如今被提到了战略高度,进入了学校、社区、甚至企事业单位,成了名副其实的“全民必修课”。
以往还有些争议和懈怠,如今在某种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下,变得顺畅无比。
公园里、广场上,晨练的人群中,练习简易导引术的身影比比皆是。
而真正让世界瞠目结舌的,是华夏在科技领域一系列石破天惊的举措。
基于对那艘外星飞船残骸的逆向工程研究,诸多超越当前时代的技术被迅速消化、应用。
首先是在能源领域,高效的小型化聚变反应堆技术取得突破,开始逐步替换传统的能源结构。
人造太阳真的快要实现。
紧接着,材料科学、推进技术、生态维持系统......一项项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技术,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7章准备(第2/2页)
南天门计划已经出现试验机型,空天战机、无人机甲,已经不再是北美电影里的科幻。
最让全球震惊的,是华夏航天部门突然宣布的“广寒宫计划”
——正式启动月球永久性科研基地的建设,并明确表示这只是深空探索的第一步。
运载着巨型构件的重型空天飞机,以近乎频繁的频率从新建的航天港起飞,冲破云霄。
“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古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
这一次,华夏的目标,是将可能的威胁,阻挡在地球之外!
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们没必要去保护那些敌人。
高层没有出面反驳,只是私下里有人不屑一顾的说:“你以为,他们还有反抗的力量吗?”
米小满心心念念的,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也许未来有可能实现。
当这些计划通过官方渠道有条不紊地公布时,全世界都惊呆了。
西方各大媒体的头条几乎被同一类主题霸占。
“东方巨龙不再沉睡!”
“韬光养晦时代的终结?”
“华夏的星际野心?”
各种猜测、质疑、担忧甚嚣尘上。
传统的强国们纷纷跳出来,或质疑其技术可行性,或警告这会引发新一轮的太空军备竞赛,或呼吁“太空资源属于全人类”,要求华夏公开技术、共享计划。
面对国际社会的喧嚣与质疑,华夏方面的回应却出奇地一致。
不予置评,不做解释。
继续按自己的节奏推进各项计划。
新闻发言人面对连珠炮似的提问,永远只是面带微笑,重复着“这是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正常科研活动”,或者“具体情况请关注后续公告”。
这种“你猜你的,我干我的”的态度,反而让外界更加不安和困惑。
他们无法理解,为何华夏突然变得如此“高调”且“固执”。
只有极少数站在权力和情报顶端的人,隐约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们意识到,华夏这一系列举动,绝非简单的技术突破或战略扩张,其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巨大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感。
但这种危机感从何而来?
他们无从得知,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条东方巨龙,以一种决绝的姿态,昂首冲向星海。
而在青城山巅,时莱站在平台上,遥望着夜空中的明月,目光深邃。
他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地球的防线,正在一步步向太空延伸。
山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袂。
谢灵运悄然来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共同望向那片人类即将踏足的古老疆域。
在两人身后,是抱着一根大萝卜,吭哧吭哧,吃的正欢的顾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