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寒门宗妇 > 第一卷 第268章 畅想·忠于太子?忠于

寒门宗妇 第一卷 第268章 畅想·忠于太子?忠于

簡繁轉換
作者:雨山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6 03:57:14 来源:源1

第一卷第268章畅想·忠于太子?忠于陛下!(第1/2页)

陈稚鱼素来不是拖泥带水之人,一回止戈院,便即刻吩咐下人着手收拾,将自己的物件搬往合宜院。好在合宜院与止戈院相邻,不过几步之遥,倒省了许多周折。

下人们来回奔走,足足忙活了两个多时辰,跑了五六趟,也未能将物件尽数搬完。

陈稚鱼本以为两个时辰,足以将所有的东西都搬过去,可她自己都不知,这一年在止戈与他的痕迹是多么的深刻,意识到今日搬不完以后,便只先让人将当季衣物、换季衣裳,以及日常用惯的器物、趁手的玩件,还有瞧着顺眼的陈设摆件,一一搬了过去,力求将合宜院的内室,复刻出止戈院居所的熟悉模样。

哪怕如此,待陈稚鱼踏入合宜院时,目之所及,院中器物或是她日常所用,或是从库房里寻来添置的,却生生给了她焕然一新的感觉。

这院落虽陌生,却是独属于她的天地。

比起陆曜自小居住的止戈院,那般硬朗开阔,带着几分男子的沉毅与大气,合宜院则处处透着女儿家的柔美温雅——窗棂雕着缠枝莲纹,案头摆着青瓷瓶插着初绽的白梅,帘幔是柔和的月白色,连廊下悬着的风铃,风吹过便发出细碎清越的声响。

止戈院的“硬”,是少年郎挥斥方遒的锐气,是骨子里的沉稳与掌控;合宜院的“柔”,是女子藏于心底的细腻,是独属于她的安稳与自在。

一刚一柔,一主外一主内,恰如院中二人,虽各有天地,却又隐隐相合。

陈稚鱼坐在内室,虽先前久不住人,但人甫一进来,就被这暖气暖住了身心,仿佛是这寂静已久的院子,终于等到了它的主人。

本以为忽然转换住处,或多或少会不习惯,可这个院子,处处都叫她满意,那丝丝点点的陌生之感,几乎是在她一落座的时候就冲散了去。

比她还要兴奋的是唤夏,趁其他丫鬟都不在屋里时,紧张又害羞的问姑娘:“那么大一间屋子,当真是给奴婢一人住的吗?奴婢瞧那屋子大,装的又好,便是再住两人都使得的。”

陈稚鱼看着她,自她保证了,不会将她纳给陆曜后,她就活过来一般,此刻这样小姑娘的样子,看的她怜爱不已。

“你说的也是,就给你一人住,难免空旷,不如叫春月和鸿羽……”

见姑娘又回头的意思,唤夏傻眼,磕磕巴巴道:““其实,其实吧……这是姑娘自个儿的院落,空的房子那么多,便是所有人一人一间,都住得下,奴婢没有别的意思,奴婢只是夜里总是打呼磨牙,先前也害得鸿羽她们睡不好呢。”

陈稚鱼煞有其事的点了下头:“怪道有时候看她们做事总是没精打采的,原来缘由都在你头上啊,即使如此的话,也就不勉强了。”

唤夏抿唇,唇角的弧度却是盖不住的,暗爽不已。

鸿羽她们倒是好性子,也都合得来,但谁会拒绝自己一个人住一间又好看,又舒服的房呢?

她再一次的朝着云麓的方向叩拜,感谢,感谢她原先那位大人心明眼亮,将她给了这么好一位主子,跟着新主子,光在享福了。

春月打门口进来,看主仆二人说笑热闹,也跟着笑了起来,对少夫人说道:“少夫人大方,给下头伺候的人都安排的极好的房子,奴婢四处瞧了瞧,这个院子较之以前改动还是极大的,出了门子极大的空地,等春日雪消融后,还可种些植物、花卉,到时满院子芳香,再扎个秋千,等小主子呱呱落地,长大一些可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值得一说的是,后面还修了小桥流水呢,无论是冬日煮茶还是秋日抚琴,在那凉亭里是绝对的舒爽。”

大户人家善享受,这一个院子,也是费了不少心血,陈稚鱼方进来时就留意了,她说:“到时请木工来,在院子里了做个蒲桃架,种上蒲桃,还可绕着柱子种上蔷薇,待其长成,又是一番美景。”

春月那句“小主子”呱呱落地,也戳中了她心里头的期盼,她开始幻想明年的这个时候,抱着咿咿呀呀的孩子,坐在庭院里,赏花看景,逗弄的模样。

一说起装扮院子,丫鬟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围拢过来出主意——何处种些耐阴的草木,何处栽上喜光的繁花,哪里该放张躺椅,哪里需支把凉伞……个个都为这新院子盘算着、期待着。

连陈稚鱼一时都忘了,方才搬东西时,眼巴巴看着,如今还在止戈急得跺脚、“望眼欲穿”的喆文,也忘了某人今夜回府以后,会有何种反应。

……

宣政殿内,皇帝忽然咳血,殷红溅上明黄锦帕。身旁太监虽眼疾手快,瞬间撤下帕子掩去痕迹,然阶下陆曜目光锐利,早已看得真切。他面上不动声色,只微敛眼眸,垂首继续奏禀沣县旧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268章畅想·忠于太子?忠于陛下!(第2/2页)

此案牵涉木家,更查出当年木家二房嫡子木三郎——那位早已辞仕经商的前治水官,昔年在沣县督办治水时,竟与人勾结,私吞了朝廷下拨的赈灾银两。

为掩人耳目,他对外谎称银两遭贼寇劫掠,踪迹全无,更自导自演了一出“遭山匪掳走做人质”的戏码,如今桩桩件件,皆有实证可查。

忆及当年沣县水灾,天灾肆虐,百姓流离失所,死者无数;赈灾银失踪,又间接致无数灾民殒命,还有经手官员或斩首或贬黜,还有被流放的。

而身为治水官的木三郎,却全身而退,回京后仅以“引咎”为名辞官,赔了些钱财,受了点刑罚,从此不问仕途,却在如今低调着坐享富贵。

真相败露,帝本就积郁难平,更令他气血翻涌、咳血不止的是,此案深挖之下,证据竟隐隐牵扯出孙家,与贵妃母家有所勾连!

稍缓气息,皇帝扶着龙椅扶手,目光如炬,死死盯住陆曜。纵是病体沉疴,那股久居上位的龙威依旧慑人:“搜集这些证据,绝非一日之功。当年沣县水患一案,早已盖棺论定,你为何会突然旧事重提,深挖此事?”

陆曜抬眸,迎上帝的审视,神色沉静如渊,缓缓开口:“民间有冤情,有冤案,当年运输赈灾银的官员中,有人枉死,便有人拼死将这个消息报了上来,只是那时……”

他微顿,目光闪烁,没再说下去。

皇帝却已了然,重重的靠了回去。

那时,天灾已成,所有涉案官员或杀或罚,事情有了结论,不再深究下去。

牵扯上的木家和孙家,一个当时是京中名流木家,一个是深受宠的贵妃的母家,那人冒死将真相告知,可没有证据,如何掀翻定案?

陆曜:“一来当时没有确凿的证据,二来……此事或许牵扯上皇储之争,臣无把握,不敢妄下定论。”

皇储之争四字令皇帝目光锐利直射向他,似是想从他脸上看出一丝一毫的狡诈算计来,可那张年轻英朗的脸,满眼的正气,一身挺括的站在那里,仿佛让他看到了昔日帝师……亦是他的祖父,皇帝恍惚了一阵,心底里的那点犹疑消散许多。

“你倒是真敢说。”

陆曜俯下身去:“臣乃天子直臣,绝不虚言,更不敢巧言令色。”

皇帝呵呵一笑:“此事太子可知?”

陆曜脸色如常,眼里划过一丝坚毅:“既然涉及皇储,此事便只臣一人知晓,当然……还有张极。陛下当年派他入沣县,此事能查出这些证据来,亦是他的功劳。”

皇帝目光幽幽:“你与张极,可是忠于太子啊……”

陆曜眉心一紧,但并未见任何慌色:“陛下面前不敢遮掩,臣与张家二子年岁相差无几,私下确有往来,与太子殿下私情确近,但臣于朝堂,于公事,问心无愧,也无愧陛下!”

皇帝无言,只静静的看着他。

陆曜说罢以后,长叹了一声,坚毅的脸庞软了几分,他道:“臣虽年轻入朝堂不久,却也深知结党营私的厉害,从小祖父便教导臣,既入朝堂,便要忠心一人,而那人,便是九五之尊。”

皇帝眼眸闪烁,心底里终究是因他的话而动容。

他的老师,纵给他娶了个不合心意的妻子,但于政事,于国事,多良于他,无可挑剔。

老帝师是纯臣,亦是直臣,只是其子颇为圆滑令他多有防备,而其孙……他的目光落在陆曜身上,慢慢的,化开一丝欣赏之意。

“也就是你小子敢在朕面前说这些话,换做旁人,这四个字烂在心里都不敢当面说出来。”

陆曜垂首,无言。

“子挚。”

“臣在。”

“明早起奏折,木万林就交给你了。”

陆曜:“臣接旨!”

待出了宣政殿,他长出了一口气,脸上未见得色,只面色如常的离了宫去,待在宫道上碰见一灰袍太监,隐晦的看了其一眼,大步出宫去,待上了自家马车,才缓缓的露出一个笑容来。

事成,意满。

这连日来的事。终于有了定论。

随即,目光锋利起来,他掀开一侧的窗帘,看着天边的光色,嘴角勾起一抹势在必得的弧度。

棋局,要动了。

他走以后未多久,皇帝身边的暗探方回来回话。

“陆参议出宫后一路回了陆府,期间并未接触旁人。”

皇帝深缓了一口气,摆了摆手令其退下。

至此,他心里再多信了几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