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天棺秘藏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溯源(二)

天棺秘藏 第二百六十五章 溯源(二)

簡繁轉換
作者:三分九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2 16:31:33 来源:源1

第二百六十五章溯源(二)(第1/2页)

我有些诧异,倒不是震惊于这件事,而是感叹于廖小琴神情的坚信不疑。

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

“那什么......这事你信?”

廖小琴目光灼灼地盯着我。

“你鉴定古董的能力,也算出类拔萃。请告诉我,金蚕蜕、旬夷妖树、无间镜,是哪个年代的?”

我顿时哑口无言。

这三样东西,每一件都是我亲眼所见,它们的款制极为古怪,根本无法进行断代,材质更是匪夷所思,我甚至一度觉得不属于地球上的东西。

廖小琴又问:“它们的功能,你认为以目前我们的科技手段,能解释的清楚么?”

金蚕蜕能读取上古巫医的记忆,旬夷妖树可以导致大量河水干涸,无间镜足以让人体内的细胞和神经元重塑......

它们好像均来自未来的科技树。

我试图反驳。

“它们确实无法断代,功能也难以解释,但或许只是我们当前的认知水平还未达到,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认识水平提高,它们就可以讲得通。光凭这几样东西,不能证明你说的封存天棺之事真实存在。”

廖小琴再问:“如果我再告诉你,它们的形态、功能,在天狩行秘传的古籍中均有明确记载呢?”

我一下愣住了。

天棺重宝不会说话,它们无法自己证明自己。

可如果是来自周朝的古籍,阐明了它们形态与功能,而且现在又确实发现它们存在,且与记载完全吻合,那这事情就否决不了。

这符合考古工作中的佐证方法。

比如,某本史书记载,某位帝王天生神貌,有着两副牙齿,这不符合人类都只有一副牙齿的常识,可以认为这书简直是在瞎扯。但当打开这座帝王陵,找出他的头盖骨,发现他确实存在两副牙,这件事情无论有多么逆天,从考古结论来讲,它就是真实存在的。

天棺重宝之事,也是同样的道理。

它们一件件被取得,一件件被验证,说明天狩行所遗留下来的古籍,记载准确无误。

可这一结论,换谁一时之间都难以消化。

沉寂了好一会儿。

我也找不出任何反驳点,拧了拧眉头。

“那你们这天狩行到底是干嘛的,怎么其他古书没记载的东西,你们会有?”

廖小琴向我解释。

“天棺重宝之事,本来就属于惊天绝密,其传承来源,分片段刻在了九鼎的内壁上,文字全部组合在一起,才可知道来源。未获得九鼎者,绝不可能知道里面封存着九大上古神物。”

“也就是说,夏九鼎传商,商又传至周,只有天子才能窥见鼎的全貌,了解个中秘辛,这也是别的古书从未有关相关记载的原因。可在周赧王期间,王室突然发现,九鼎中封存的九大神物已消失不见,去向未知。”

“周赧王大惊之下,在王室后裔中挑选了多位资质上佳的年轻人,聘用名师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待他们成才之后,成立了一个秘密的机构,天狩行,告知他们天棺重宝之密,命这些人专门寻找它们的下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六十五章溯源(二)(第2/2页)

“天狩行一共有五个分支,分别为辟壤氏、天鉴氏、风语氏、守御氏、通济氏,全由各自领域内顶尖好手组成,每个分支领主,被暗授诸侯王位,享诸侯待遇。”

我问:“这五大氏都是干嘛的?”

廖小琴说:“辟壤氏为风水高手,寻龙点穴,窥天探陵。天鉴氏为典籍奇才,古物鉴定,铭文破译。风语氏为情报大佬,信息收集,渗透诸方。守御氏为武术大家,防护守卫,强力清障。通济氏为顶级军师,资源调配,行动规划。”

我瞪大了眼睛。

“卧槽!这不是跟盗墓团伙中的掌勺、眼子、迎客、下苦、账房等分工差不多吗?”

廖小琴一听,无语到了极致,拿起茶几上一本杂志,拍了一下我脑袋。

“他们全是王室后裔,寻得是天棺重宝,不是盗墓贼!你脑子是染上了盗墓病毒吗?!”

我抬手挡了一下。

“行,你继续讲。”

廖小琴白了我一眼。

“五大氏既分工又合作,踏遍山川河海、深潜庙堂江湖,四处寻找天棺重宝。可就在要汇集所有信息,取得重大突破之时,周王室被灭,九鼎下落不知所踪,天狩行被追杀,从此彻底散乱。”

“秦时焚书坑儒,大量书籍、术士被斩杀,天狩行各支系更是藏于四海,互相之间无交集。历史长河漫漫,九鼎尚且找不到,更遑论比它早丢失的天棺重宝。”

“五大氏中的辟壤氏,虽历经改名易姓,却一直传承不断。不过,他们后来发展成为一支神秘的风水大家族,历史上许多著名的风水大师,均师承于辟壤氏,比如宋朝国师赖布衣。”

我讶异不已,脑海中想起了祠堂门口那副对联。

上联:承运无歇,足履霜冰踏遍青山薪火永续。

下联:守命若初,项悬日月肩扛墟壑功名深藏。

横联:千秋狩天。

“所以,你们是周王室辟壤氏的传人?”

廖小琴点了点头。

“对!”

我实在忍不住,笑了一笑。

“难怪翻书用镊子、喝茶用汤匙、漱口加花茶,敢情你是王室传人,铁扇公主,失敬失敬!”

廖小琴不屑地回道:“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生活习惯,你别阴阳怪气的!往上数几千年,谁还不是王室后人?别打岔!”

我说:“那你接着唠。”

廖小琴说:“天棺重宝乃上古瑰宝,天下神物,文明图腾,不管历经多少岁月,没有任何王朝、机构或个人,能抵挡得住寻找它们的诱惑,辟壤氏也不例外。”

“由于风水家族的特殊性,辟壤氏在历朝历代都有子弟与朝廷联系紧密,也曾有几次与朝廷合作,暗中寻找过九大天棺重宝,可无一例外均以失败告终。”

“至清中期之时,当时家里先辈决定不再涉猎天棺秘藏之事,将秘密封箱蒙尘,专事风水,打响了走马阴阳名头,一直隐世至今。也就是在那时,宅子外的对联被彻底铲除。”

“可在几年之前,事情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