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146章:返程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46章:返程

簡繁轉換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3:22: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46章:返程(第1/2页)

而当张仪返回的时候,

果然有一堆禺知人拦住了他,并且直接向他祈祷起来。

张仪问明缘由后,先是苦笑不得,然后又下意识的对副使说道,“我去西域的时候,是走河湟谷道;现在我返回秦国,是直接走陆路,去陇西之地。”

“怎么这些人在河湟见到了我,又能在这里和我相遇?”

副使就说,“肯定是迁徙来的嘛,我们先前从谷道来这边,不就是通过大斗拔谷吗?”

张仪警觉的说,“我们一行人,是秦国特使,故而多身强力壮之人,行走翻越那个山谷,游历西域,也可以撑住。”

“这些禺知人多有老幼,还要驱赶牛马,时隔快一年了,其人口不仅没有因为风雪而损减,还增加了一些!”

“这可不一般啊!

那直接认出张仪,并且拦下他的人,是当初在浩门川岸边放牧,目睹了船只无帆自动“神迹”的老者。

此时此刻,

这位老牧人虽然脸上布满褶皱,但面色红润,手脚仍有力气。

而在他的热情之下,张仪也听他提到,“感恩去年神使显露了踪迹,让鬼神注意到了自己的部落,今年部落的人口增加了许多,牛马也长的肥硕。”

张仪询问他,“你们只是禺知的一支,其他部落难道也过了个丰收的年吗?”

老者说,“是啊,这些都是鬼神的恩赐!”

“今年很多人都说,要来祭祀鬼神呢!”

于是张仪皱起眉头,对副使说道,“禺知人在以后,恐怕要繁衍起来了。”

“我从秦国走出的时候,观察过很多戎狄的生活。”

“其中很多不会特意照顾老者,每次过年经历了风雪,部落中的老者总有死去的。”

“但他们却会顾及老幼,繁衍更多的人口。”

副使听完,也跟着沉思起来。

在此之前,

河西走廊这一带的霸主,最初是犬戎,之后就是羌人,再之后便是义渠。

如今义渠被秦国收复,在前几年划为了郡县,并且强令义渠人向内地迁徙,移风易俗。

但秦国的重心在东出一统天下上,国人以耕战为本,并不会时刻注意这里。

因此,这片区域的霸主之位便空缺下来了。

而以蛮夷的生态系统,

再过个几十年,这里肯定要兴盛起新的游牧霸主来。

“……无妨,蛮夷戎狄没有几个强大的,他们生的再多,只要我们动了真格的,也不过是待宰的牛羊罢了!”

随着诸夏的技术不断发展,如今铁做的武器,已经不少了,秦国得到墨家的帮助,在武器制作上,比六国还要精良。

而蛮夷还有很多使用着青铜,甚至石器的。

出使西域十多国,使团众人以诸夏的眼光去看他们的武备,只觉其“兵弱”。

如果不是秦国此时无心攻打,只安排了交南君做前锋打根基,西域诸国加一起,也不够秦国收拾的。

“何况这里的蛮夷种类也多,一时之间,他们争不出胜负!”

除了禺知人外,还有羌人、塞人……

一到春天争夺牧场的时候,

这里就满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副使想了想,最后说道,“可以防备,但不至于影响国策。”

要是真有问题,

那就得期待后人智慧了。

他们这代人,

最重要的是向东推进,为秦国统一,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张仪想想,觉得也有道理。

于是他继续向南方大河而去,走到渭水流域的时候,何博再次在他的梦里探出头。

张仪一看见这个鬼东西,第一时间就在梦境里奔跑起来,担忧会像上次一样,被束缚在方寸之地,学不会外语就走不出去。

何博就看着他在梦里当一只灵活的狗,等张仪跑累了,才对他说,“西域怎么样?”

“都快一年了,跟我说说你的经历呗!”

张仪走的时候,

是秦君驷五年夏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6章:返程(第2/2页)

现在秦君驷六年都来了!

何博一算这时间,就知道张仪肯定在西域整了大活,不然何至于拖延到现在?

于是他一直蹲在南山那边守山待仪,结果张仪换了路线,没从那里来了。

好在渭水这边,鬼神也有关系,不然还堵不住这家伙。

张仪说,“这次难道也是说不完全,就出不去?”

“对啊!”

何博理直气壮,“就关你小黑屋了!”

说罢,

他还拿出纸笔,兴致勃勃的说道,“反正梦里的时间,比现实宽松太多!”

“现在西域的事,对诸夏来说十分陌生,所以我想着,从你这里打听消息,替你写一本游记!”

他噗噗的拍着胸脯,很热情,“怎么样,鬼神亲自为你著书,这种待遇也就孟轲这些名满天下的贤人能享受!”

如今的孟子,已经到了不惑之龄。

他的弟子们也跟随他许久了,便想着将老师的言行思想编著成书,何博因此,就把偷偷记录了几十年的“孟子小故事”完本,打算哪天找到孟轲,给他一个惊喜。

至于庄周?

因为发现他写的书里记录了自己的言行,传播了鬼神的黑料,所以何博现在也准备着替他准备写一本,好“以德报怨”。

张仪听到这个,倒有些意动。

著书成册,留名青史。

这本来就是诸夏血脉里,不可拒绝的诱惑。

于是他果然上钩,跟何博分享起了自己在西域的所作所为。

何博听了,就忍不住感慨:

使者去西域搞事,

难道是一种天性吗?

现在秦国还没有统一,国力比不上后世,张仪就敢在那边又拉又打,挑唆一国内斗了。

也怪不得后世的使者会在西域,摆出那样的嚣张姿态。

真妙!

这种事情,可必须狠狠记录,以传给后人,鼓励他们再接再励!

……

“张卿,也是辛苦你了!”

在距离出发近一年的时候,张仪终于返回了咸阳。

秦君已经通过快马加鞭,知道了他们在西域做的事情,于是对张仪的态度很热切。

张仪和国君对坐,微微笑道,“好在不辱使命!”

秦君拍着手说,“好个‘不辱使命’!寡人现在,又有新的任命要交给张卿,还请你用心去做,助秦国完成大业!”

张仪当即叩拜,“臣受命!”

随后,

秦君拜张仪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

至于使团的其他人,也都各有提拔任命。

有了这次的经历,

想来之后秦国开拓西域,他们可以提供更多的作用。

之后,秦君还询问张仪,“你在西域的行为,可以用到其他诸侯身上吗?”

张仪摇了摇头,“诸夏和西域的情况不一样,是不可以用相同的办法去游说他们的。”

“西域国家众多,分散各地,且人种不同,很难统合。”

“而且那里的人长期从事商贾,勇于私利而怯于公战,所以我可以凭借千人之军,就拉拢分化了他们。”

“但诸夏互相征战了数百年,论武力,秦国还不足以让他们直接屈服。”

“并且诸夏同源同种,一旦压迫重了,诸侯还可能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所以出使其他诸侯,是不可以像出使西域那样狂傲放纵的。”

秦君知道的确是这样的道理。

只是心里免不了有些遗憾。

①汉朝对外国的评价:

“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

②关于《张仪西行记》:

成书于战国中期,为张仪出使西域后所作,记录了当时西域的风土人情,也证明了西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出差结束!

明天正常更新,恢复一下就可以加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