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304章:主干与枝叶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04章:主干与枝叶

簡繁轉換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3:22: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04章:主干与枝叶(第1/2页)

最后,

嬴辟疆还是同意了收兵。

波斯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割让北部的土地;为嬴秦奉上大量财宝;允许秦人自由往来于波斯经商;并且以臣子的姿态侍奉嬴秦。

域外的蛮夷不知道这最后一点有什么特殊的。

在他们的观念里,

打不过就跪下,柔软了身段和语调去讨好强大者,是很正常的事情。

跟这样的惯例比起来,顶多在名义上听起来有些新鲜罢了。

波斯王高高兴兴的签订了和约,然后转头又沉浸在富贵中,忘乎所以起来。

只有新夏使者意识到了什么,便询问嬴辟疆:

“秦王是想要恢复皇帝的名号,统御域外万国吗?”

嬴辟疆反问道,“为什么我不能这么做呢?”

“‘皇帝’的称号,本来就是我祖父创立的。”

“而且域外这么庞大,夷国的数量这么多,在没办法将之完全吞并的情况下,为何不要求他们称臣纳贡,以明确上下,树立我等高贵的地位呢?”

“新夏在身毒那边,不也是这么做的吗?”

据嬴辟疆所知,新夏对南部身毒各国的手段,还要强硬许多。

朝贡晚了、

进入新夏的方式错了、

进宫殿叩拜夏王时候迈错了脚……

都能成为新夏征讨南部诸国的理由。

不过,

新夏并没有趁机占有那里无用的土地,而是在定期清理那里的蛮夷。

根据夏文王、成王的指示:

身毒的蛮夷实在是太能繁衍了,

对待他们必须像对待杂草一样,定时定点的清除一番,才能够确保南边疯长的杂草,不会污染新夏培育禾苗的土地。

而且身毒的蛮夷,深受其特有的婆罗门教影响,认为越是高贵者,便越应该显露出自己强势、威慑的一面。

如果新夏对他们展现“谦谦君子”的面相,用道德礼仪对待他们,反而会被这些蛮夷视为“弱小”。

毕竟你要真比我强大,

凭什么对我这么温柔?

新夏曾经怀抱着美好的期待,想要用诸夏教化的力量,去抵消婆罗门的污染。

可惜到目前为止,成效依旧渺茫。

只得出了个“越杀对方越顺从”的结论。

而在嬴辟疆眼中,西海这边的蛮夷也是这么个德行。

不痛打他们一顿,

这群蛮夷是分不清东南西北的。

嬴秦还在“高筑墙,广积粮”之时,就有一些不识相的企图侵犯玄鸟的威严。

后面被提倡“割首以记功”的老秦人拿去修了诸夏特有建筑,才隔绝了那些蛮夷的觊觎。

这次嬴秦大军南下,先攻塞琉古,又击波斯,战绩显著,更是吓倒了周边一片,让他们深知嬴秦的威名,将之视为这片地区的新话事人。

“而且汉朝和新夏之前的矛盾,不也源于此事吗?”

几年前,

新夏的使者去访问汉朝,被要求使用臣子的礼节参见,携带的礼物也视为贡品。

这让新夏使臣很不满意。

因为新夏认为,自己的社稷比汉朝要久远一些,而且在战国时,就跟秦国“亲同兄弟”。

后面拜见始皇帝的时候,用的也只是“兄弟之礼”,而非“君臣之礼”。

虽然实际上操作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诸夏君子素来重视“名实”,在争名这件事上,是不甘心屈于人下的。

所以这次来访,

又凭什么降低国格,臣事汉朝呢?

百年之前,

新夏建国不过三代人,对祖地的一切还是心怀向往的,姿态不免放低一些。

但发展到如今,

新夏已经有了足够的自信,认为自己跟中原比起来,也是一方大国了。

汉朝那边却觉得:

我是中央之国的主宰,是上天的儿子,是万民的皇帝!

九州万方,都在我的脚下匍匐,所以我是无可置疑的诸夏正统!

新夏既为域外之国,

来到中央之国,怎么能不算朝贡呢?

作为诸夏的分支,

又怎么不能视为受封地方的诸侯呢?

你说咱们是兄弟,

可中央天朝,只能是“孤家寡人”!

双方因此爆发了争吵:

新夏说除非汉军跑到域外跟自己碰一碰,用武力分出高下后,自己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不然的话,就要继续“约为兄弟”。

汉朝觉得新夏这是在胡搅蛮缠,明明是对方当初提出的“大九州”理论,声称中央天子统御九州,现在自己却不认账了。

好在,

汉朝皇帝刘盈是个温和的性子。

他阻止了这场无所谓的争辩:

“诸夏在域外的分支是很珍贵的,从新夏那边远来长安,也是很困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4章:主干与枝叶(第2/2页)

“不能因为对名分的争执而损伤了两国实际的友谊。”

但这件事,

新夏还是暗搓搓的记了下来,并认为域外和中原,终究会发展到“春秋战国”那样的地步。

强大起来的分支,

总是免不了要去挑战下主干地位的。

对此,

新夏的学者又不免生出了些许感慨,觉得许多事情,又绕回了几百年前的老路。

而当嬴辟疆指出这一点的时候,新夏使者也没有话说了。

双方转移了话题,诉说起了两国中发生的大事,以及未来大致的治国政策,互相参考,以图更好的应对域外纷乱复杂的环境。

嬴辟疆说自己命子孙重申法家制度,想要称霸西海之地,以长鞭驱使四周蛮夷,让他们能直接感受到仁义教化的力量。

新夏使者说,夏国近来强调儒道之学,强化国中道德礼仪,好抑制正通过民间,不断壮大起来的沙门。

总而言之,

即便诸夏的武力在域外,的确少有可以较量的对手。

但“打天下容易,治天下艰难”的道理,在哪里都是通用的。

在域外扎根的诸夏君子,都各有各的难处。

“也不知道汉朝那边会如何。”

说到后面,新夏使者忽然感慨起来,“你我这等域外分支,尚且有了同主干较量的心思。”

“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诸侯王,想来更是蠢蠢欲动吧!”

毕竟,

汉朝的刘氏众王生活的环境,可比域外要好太多了。

没有那么多蛮夷干扰,还有保留根本的压力压着,

这些诸侯王发展起来,想来会更迅猛,离心起来也要更快的。

嬴辟疆只巴不得汉朝内乱,好给嬴秦打回去的机会。

他说,“万里之外的事,你我怎么说的清楚呢!”

“汉朝还是先想办法,把被匈奴人占据的河西走廊夺回来,打通西域商路吧!”

哼!

想当年匈奴人在秦朝时,哪有这般的风光?

汉廷至今还没能夺回河西走廊,实在是不行啊!

新夏使者想起之前去汉朝的辛苦波折,也不由得感慨起来。

“只要西域复通,那往来你我之处,就要方便很多了。”

……

等结束了谈话,

使者再停留几日,欣赏了下西海秦国的风景,便预备起了回程的事。

秦太子嬴端却前来拜访他,并且介绍了一个夷人给使者。

他说,“这是罗马的学者,对华夏的事情很有兴趣。”

“他有意编写一部国史,记录下秦夏的故事,以开拓国人的眼界,维系大地东西两端的友好。”

波利比乌斯是能听懂诸夏雅音的,便笑着补充道,“我还没有获得罗马公民的身份,编书也不过是为了抬高身价,扩充名气,方便我实现目标罢了。”

波利比乌斯,

是嬴端出使罗马时,结识的希腊友人。

不过这位蛮夷中难得的博学谦卑者,却屡屡仕途不顺——

三十七岁时,因为在老家的政治斗争失败,他被迫逃亡到了罗马避难,至今还没有取得正式的户籍。

他这次来到嬴秦,

一者,是因为在先前的往来中,嬴秦已经跟罗马结成了“朋友之国”。

这次嬴秦毫不掩饰的展示力量,更让罗马对东方投来视线。

在此基础上,罗马希望能跟嬴秦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

如果能够拿回一份《秦罗互不侵犯条约,这对波利比乌斯来说,自然更能助力他变成一个罗马人。

二者,

出于学者的天性,波利比乌斯对来自遥远东方的秦国,抱有着万分好奇。

他希望自己可以亲眼见识一下,被移植到万里之外土地上的东方风采。

现在新夏使者来了,便更加勾起了波利比乌斯的求知欲。

“原来如此!”

“既然可以传播教化,让域外之人知道我诸夏的伟大,我为什么要拒绝呢!”

使者明了对方的来意后,便笑着应下,跟来自罗马的波利比乌斯互相交流了起来。

当他了解罗马的情况以后,便忍不住私下对嬴端说,“你以后的敌人,只怕就是这个国家了!”

罗马纵横海陆,总有一天,会登上东方的土地。

嬴端只点头说道,“我心里明白这件事,并且已经在为未来做准备了。”

无论如何,

嬴端“玉壁城”的计划,是必须要被执行起来的。

地中海那里他管不着,

但西海只能是大秦的海!

至于罗马眼下想要跟嬴秦签互不侵犯条约?

那就签嘛!

反正以后的事情,

只能放在以后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