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312章:前元七年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12章:前元七年

簡繁轉換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3:22: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12章:前元七年(第1/2页)

汉前元七年的春天,

自觉“开疆拓土”成功的何博企图跨过长江,跟自己在岭南的分身重建联系。

可惜的是,

越往江南,水网便越是密布,大小河流湖泊数不胜数,

而且岭南那边的珠江,其水量还是黄河的数倍,

在其汹涌波涛的冲刷之下,何博没有成功,只能败兴而返。

不过,

他还是挺放松的。

毕竟进度条已经刷新出来了,接下来只要慢慢等待就好。

他连脾气暴躁的黄河都拿下了,总不能攻克不了珠江吧!

而等何博从长江以南的土地返回蒿里的时候,

甘石这群时刻盯梢阳世的史官就来向鬼神汇报事情——

实际上,

这群史官就是发现人间出了些大事,后续可能造成剧烈影响时,内心波动的情感憋不住了,想要找人说话,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而已。

何博因此知道,阳世的皇帝废了自己原来的太子,改立最疼爱的第十子当新储君。

“……那也用不着跑到我这里来告状吧!”

何博指了指正在蒿里正街,对着鬼神宫城大门哭闹不止的栗姬,很是无奈的对着史官们说。

史官们对此也哭笑不得,只是说道,“她认为汉皇帝是个负心之人,所以才会把自己给气死了!”

废太子没多久,

栗姬这个原本得宠,为皇帝生育了三个孩子的妃子,便因为这件事郁闷而死。

等她死下来,知道世间的确存在鬼神后,便祈求鬼神为自己“主持正义”,惩治刘启这个负心汉!

而在此之前,

栗姬还去找了汉家的先帝们,控诉刘启这个子孙的“不仁不义”。

对此,

刘邦直接捂着耳朵就跑了,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虽然生前跟女人打了一辈子交,但刘邦对这种小女子的哭哭啼啼实在受不了。

他只想享受对方的美貌和温柔而已啊!

刘盈也坐上大哥刘信驾驶的车架,急匆匆的跑去阴间的“丰邑”,拜访起了自己的祖父和跟父亲分居的母亲。

要知道世间许多事,

只有“父债子还”的道理,

哪有儿子连累父亲受苦的?

当然,

差点进了项羽大锅的刘太公除外!

而找不到直系三代的亲属,栗姬只能来向鬼神鸣冤了。

可何博能怎么办呢?

难道就要因为她的控诉,把正值壮年,执政平稳的阳世皇帝直接弄死,给她消气吗?

要是何博真这么做了,

那栗姬就不是女鬼了,

那得叫做小仙女!

于是,

何博就把栗姬给放置了,

反正鬼神出行,从来不走正门。

要么直接闪现于某处,

要么就是乘坐能浮于空中的云撵。

他甚至还有闲情,跟众鬼吏打赌,“这位大汉神医的闹腾,会持续多久?”

前元五年的时候,

汉皇帝忽然生了重病。

在治疗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后,皇帝便向命运低了头,觉得只能让长子刘荣继位了——

虽然他在这时候,

已经对年长色衰的栗姬失去了往日的宠爱,也不觉得刘荣有什么出众的才能。

但有个成年的、拥有太子名分的后继者,总比突然暴毙,什么都没有安排,导致后面朝野掀起波澜来的强嘛!

只是皇帝仍然放不下自己的年幼的子嗣。

所以,病得有气没力的皇帝就召来栗姬,并对她说:

“希望你当上太后以后,还能好好对待他们。”

结果栗姬只当自己多年苦难,终于要熬出头了。

等她儿子当上了皇帝,在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大汉朝,谁能拿她怎么样呢?

于是她得意洋洋的说,“谁管这个啊!”

“你这个老狗要死就去死!”

皇帝听了她这样的话,一下子就瞪大眼睛,气晕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2章:前元七年(第2/2页)

而当他醒来后,只觉神清气爽,病气全无……

一个重病的人,

一个集结了大汉众多名医,也对之束手无策的人,

就这样,被栗姬一句话给“治好了”!

何博听说了这件事,很是钦佩她的医术,所以这样称呼栗姬。

“按照阳世的历法,我觉得应该撑不住三天!”

栗姬这种恃宠而骄的女子,

死鬼们已经品鉴得太多了,

知道她们的情绪总是忽然而来,忽然而去,很不稳定,也不持久。

何博也觉得应该是如此,

但既然是打赌,他肯定要提出异议的。

所以他说,“那我就赌五天吧!”

旁边的西门豹哀叹着说,“阳世发生了废长立幼的事情,怎么还能关注这样的小事呢?”

皇帝,

是一个国家的核心,

可以凭之兴盛,

也可以因之衰落。

所以历代合格的君主,都很注重对自己后继者的考察。

但人心是会偏移的,喜爱和厌恶也总是相应出现。

西门豹有些担忧,

能够让父亲偏心成这样,为之“废长立幼”的新储君,会因此被宠坏性子,将来之不易的太平天下败坏回之前混乱的样子。

何博就对他说,“你担心那个孩子的性格娇纵,未来会行事放荡,可以去暗中观察嘛!”

“何况刘启不是一个平庸的君主,他既然能延续父祖的繁荣,又平定了内部的叛乱,想来是不会用江山社稷去开玩笑的。”

再说了,

就算明君雄主要犯错误,通常也是等他年老之后。

眼下,

刘启已经被栗姬一句话气得活出第二世了,年纪正当壮年,可还没到老糊涂的地步。

西门豹觉得鬼神的话有道理,于是打算有空就去看下那个孩子。

他不关心刘氏的社稷是否稳固,

但天下稳定,没有苛政和战乱,

对万民来说,总归是一件好事。

何博随他去忧国忧民,转头只琢磨起自己安排去西边的分身,何时能够像岭南的河豚那样,给自己带回惊喜——

当“乱扔垃圾”取得了成果后,

何博就专门润到西域那边,悄悄将一些小载具塞到了商队的货物之中。

毕竟这么多年下来,

匈奴虽然还盘踞在河西走廊,阻断中原和西域的交流。

但西域跟新夏的沟通,可一直延续着。

即便已经占据河中之地,在那里繁衍壮大,并逐渐建立起“大月氏”政权的禺知人企图复刻匈奴的操作,

却总会在新夏的“北击蛮夷”之下,被迫清醒了头脑。

而且河中的繁华和稳定,也逐渐改变了大月氏当初那粗糙的游牧生活,让他们半定居半放牧起来。

在夏文王的时候,

大月氏甚至还会派遣子弟前往新夏,学习典籍文化,领悟那高深的智慧。

一段时间下来,

被新夏用文武组合拳教化过的大月氏也慢慢明白:

商贸往来,是可以给自己带来细水长流的好处的。

要是贪图一时爽快,做劫财杀人的盗匪,把商队吓得都不敢来了,那他们的日子也得跟着难过。

所以,

当西域或者新夏的商队经过河中之地时,大月氏一般不会对他们太过苛刻,顶多要求商人给点过路费,并低价购买一些商品。

商人们觉得这点损耗还可以忍受,之后去了目的地可以挣得更多,也没有多说什么。

是故,

在汉中元元年的时候,

一支于春天中出发的西域商队,在秋天的艳阳高照下,成功抵达了新夏的疆域,并且来到了它的国都“夏阳”。

与此同时,

嬴秦的使者也从西海之地过来,拜会自己远隔近万里的兄弟之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