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382章:生与死(二合一)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82章:生与死(二合一)

簡繁轉換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3:22: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82章:生与死(二合一)(第1/2页)

“念经还是有用的!”

“都给我地盘念叨出洞来了!”

汉太始元年,

何博蹲在自己于夏国开辟出来的,一块小小冥土之中,指着那混沌黑暗的地方,对自己分封在这里的分身说。

大王八在旁边探头探脑,然后便说,“等待了这么多年,总算是见到雏形了。”

佛教在夏国的流传,

其实已经很有年头了,

这十多年的大兴,不过是乘势而上罢了。

而这些年来,

除了佛教对“冥土轮回”之事有提及外,

那行事狂野、主张叛逆,对夏国朝廷来说,就像一颗“蒸不烂、煮不熟、响当当铜豌豆”的太平道,也利用其五行轮转的理论,对所谓的“来世”,做起了各种宣传。

那些拿着九节杖,能文能武长相颇为英俊的道人们说:

“国家覆朽而建新,是符合轮回的。”

“常人舍去皮囊,于鬼国中接受审判,清新魂魄后,也应当享受轮回的待遇。”

等到秦夏之间的海船港口得到修建,航路得到通畅,埃及那边的教派理念,也免不了传播过来。

毕竟,

秦国在完全掌控埃及国政后,一直坚持对那块地方“去抚存菁”,逼得大量不想被献祭成军功的祭祀僧侣们四处逃亡。

乱跑的多了,

自然也有私自上船,润到东方大夏国的。

而埃及的本土宗教中,也是有对“死后世界”宣传的。

加上百年前,波斯国覆灭时,也有大量拜火教的信众僧侣通过阳关逃来夏国,至今也有零散流传一事,

眼下的夏国,足以称得上是“当世宗教中心”,放眼望去,全然一派群英荟萃之景。

当然,

由于夏国君子们本质上对宗教并不狂热,对有碍于自己施政集权的玩意更是警惕排斥,

所以这“群英”让人仔细一看,也可以说成“萝卜开会”。

不过,

何博并不关心这些萝卜的情况,

他只是期待,各个教派通过不断的辩论和融合,来完善阴间的情况,让生与死的联系,变得更加顺滑紧密。

就目前看来,

这对常人来说虚妄飘渺的目标,是可以在冥土中得到落实的。

那眼不可见,耳不能闻,只有鬼神才能感受到的,存在于黝黑深邃的一方冥土角落中,那更薄、颜色更暗淡的空洞,就是阳世僧侣们努力辩经的成果。

虽然还没有彻底形成,但何博相信,只要那些僧侣比丘们不断努力,他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成果!

“只说拜神的话,果然还是域外更加擅长。”

“为什么中原的那边,就不能这样有想象力呢?”

旁边的大王八想了想,随后说道,“活着已经很费劲了,哪有那么多心思去惦记死后的事情?”

也许,

这便是聪慧非凡的诸夏君子们,没能塑造出一个“拥有完整体系的阴间”的原因。

他们选择把自己的智慧,放到世俗的生活上,全心全意追求那确真无疑的幸福。

至于死后?

那等死了再说吧!

但何博听了他的话,便忍不住想起了秦、夏两国的文人中,总会把黄河跟其拥有的几条大河相比较的事情。

而开启这个可恶风气的,

就是还活蹦乱跳,最近也没有一点要死模样的王盛!

“唉,活着有什么好的?”

“这家伙怎么还不死呢?”

鬼神撇了撇嘴巴,又开始替埃及国主招魂。

……

何博在检查了一番冥土的情况后,跟分身从信度河的入海口处探出头来,围观这里的港口风景。

在通航以后,

每天都有很多船只从这里出发,将西域开采出的美玉、中原生产出的漆器丝绸、夏国生长的香料,顺着海风沿着海岸,送到秦国那边。

而从秦国过来的船只,也会装着那边盛产的琉璃、油料和牛羊,乃至于泰西罗马国生产出的商品,将之贩卖到夏国来。

短短几年时间,

这个港口就繁盛起来。

而由于海途顺畅,在这里落脚的人,来源也很复杂。

曾经在埃及占据大片田地,并在几年前的变动中完成大逃杀的埃及僧侣们,便大多定居于此。

他们时常怀念自己的故乡,会在港口附近徘徊行走,指着信度河那宽大的河口“睹物思河”:

“尼罗河!”

“我的母亲河!”

“我也曾沉浸在她的怀抱之中,享受她赐予埃及的繁华和安定!”

然后,

他们就会激动落泪,直到夏国负责管理港口的官吏过来驱赶他们。

“这么想家?”

“送你们回埃及怎么样?”

落魄僧侣们立马不敢说话了。

他们跑到附近的城邑中,又开始向他人传教起来。

虽然远在异国他乡,

但也要尽到自己的职责,证明自己对埃及众神的坚贞不渝呢!

而且若拥有一定影响力,

他们未尝不能恢复自己当年那高贵的,跟君主共同统治国家的地位!

怀抱着这样的信念,

那些在夏人眼中,肤色要比身毒人浅一些,眉目更加顺眼的埃及人,开始在城中为居民行医治病。

这是各派教徒传教时,传统的手段。

因为死亡和病痛,是非常公平,

它们不会因为身份的贵贱,而放过任何的生命。

而且僧侣们也打听清楚了,

就在他们偷渡来的前些年,就有一支名为“太平道”的异教徒,通过这样的手段,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宣传了自己的理念。

这说明什么?

这就说明——

一向聪慧坚韧的诸夏后裔,也是吃这一套的!

正好,我埃及医学也未尝不利!

只是,

想的再好,也不如做的好。

“医生……你的水平是不是不行啊?”

城邑中,

一个妇人正在丈夫的陪同下,亲身体会埃及僧侣们的免费治疗。

她最近有了身孕,胃口总是不好,半夜多有惊醒。

这让妇人看上去有些憔悴。

今日出门,本就是想要寻找医者为自己诊治一番的,结果还没有到达医馆,就遇到了为夏国百姓谋福利的埃及和尚。

本着“免费不要就是浪费”的朴素理念,

妇人带着丈夫上前。

结果等待了一会后,妇人觉得他念叨的东西并不能让自己满意,便不高兴的皱眉道。

“不如去寻找那位传说中的医士吧?”

丈夫在旁边抚摸着妻子的肩膀,“我听人说,他最近游历到了这里。”

“真的?”

妇人顿时大喜,直接抛弃自己面前正组织语言的埃及和尚,拉着丈夫的手离开了这里。

对诸夏雅言十分了解,所以能够出门传教的僧侣听到这对逐渐走远夫妻在说:

“那位妇科圣手当真来了?”

“看来我这肚子是稳当了,不至于再受额外的痛苦!”

妇科圣手,

是何博在夏国几年里,以太平道人身份行走,闯荡出的新名号。

毕竟,

他想明了生与死的轮回,自然要去研究初诞者的情况:

那些在父母怀中的婴儿,其魂灵从何而来?

那些去世之人的魂魄,又是为何会于天地间消散?

何博觉得,

若自己能够解决这方面的疑惑,那阴间于瞬息之间,就可以迎来全新的变化。

正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2章:生与死(二合一)(第2/2页)

此时的风气开放,也没有一些不知所谓的家伙跳出来,指责何博的所作所为“违背礼法”。

“可我总觉得,你这名号说出来有点让人发笑!”

“没事!”何博理直气壮的说,“我用的是刘信的面相!”

“我记得他以前可是被刘老三评价过‘婆妈有类妇人’的!”

现在鬼神这么做,也算不上坏他名声嘛!

“再说了,老师有事弟子服其劳!”

“我不能做有损自身颜面的事情,只能让他牺牲一下了!”

……

“死亡的感觉会是什么呢?”

太始二年,

年满六十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正无力的躺在床榻之上,心里默默想到。

他在年轻的时候,

曾经给太多的人带去死亡,

他身边的人,也有不少一去不回的。

现在,

死亡轮到了他的身上。

“我已经很满足了。”

对着面前同样苍老,正在为丈夫即将离去而垂泪的妻子,卫青这样对她说道。

他奔波的那么厉害,

在五十岁以后,就有些不良于行了。

如果不是四面八方的医者前来,为这位大汉杰出的将领献上了一身本领,卫青觉得自己很有可能,活不到这样的年纪。

虽然这么多年来,

卫青很多时候都受身体限制,被迫深居浅出,但偶尔侍弄下花草,去马房狗舍那边,替自己心爱的骏马猎犬投喂一些食物,还是可以做到的。

他并不因为离开了战场而感到孤单,

也不因为隔绝于庙堂而感到失落。

卫青生来情绪就很稳定。

回想以往,

他一生中最浓烈的反抗和排斥,是他十岁那边被生父带回去,当做奴隶苛待的时候。

之后,

他就没有再受过委屈了。

所以,卫青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遗言要说。

毕竟在他身体不好的这些年里,有些东西,他很早就嘱咐过了。

但他的妻子并没有就此放过他。

已经七十岁的阳信公主忽然抚摸着他满是皱纹的脸问道:

“我一直不敢问你,你嫌弃过我的年纪吗?”

年轻貌美的时候,

阳信公主是很自信的。

她的母亲很受宠爱,

她的弟弟得到了父亲绝对的偏心,

连带着她作为女儿,也能享受到超然的待遇。

因此,

即便出嫁给了平阳侯,她也做不到任何的贤淑温婉。

在对卫青有意后,她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追求。

那个空有天赋,但由于年纪,还没来得及显露于世人之前的少年,经常被她逗的脸红羞涩。

等到后面,

卫青长大,立下了许多功劳,

阳信公主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他有这样的才能,

受到皇帝毫无疑问的信任,

他真的会甘心跟自己这个年长的、婚嫁过一次的女人在一起吗?

等到时光日益的流逝,

她的容颜不再,

卫青的目光还会停留在她身上吗?

因为有爱,所以会生出这样的在意。

阳信公主从未想过,自己还有恐惧于他人情爱的一天。

毕竟她的权势和地位,能让她拥有太多东西。

当年曹寿收妾室,也未曾让她有过任何波动。

因为那时的阳信公主早就做好准备,在其病逝后为自己寻找面首了。

但卫青蹭的一下出现在她面前,让阳信公主失去了计划中的潇洒未来。

“……怎么可能呢!”

“我从未后悔来到长安,认识你,还有陛下他们。”

卫青轻轻的咳嗽一声,笑着告诉她。

阳信公主握住他的手,低头垂泪起来。

有朦胧的光影从未合拢的窗户中透露进来,

让白发的女子依稀间,回到了她年轻的时候。

随后,

子孙们推门而入,叩拜在大人的身边发出哀泣。

皇帝带着太子,

霍光随同霍嬗,也很快到来。

皇帝直接上前,看着卫青两眼含泪。

太子刘据站在父亲身后,也一脸悲伤。

这是大汉的臂膀,

是帮助皇帝实现北击匈奴梦想的第一人,

同时,

也是他这个流淌着一半卫氏血脉的储君,极为有利的依靠。

现在,

这个人就要离开了。

霍嬗也在旁边哭。

他长的很像他的父亲,小时候的经历也很相似。

在冠军侯病逝之后,

他承袭了这个意义深重的爵位,并被皇帝带入宫中抚养。

如果出宫的话,霍嬗就会来到卫青的家里,跟这位舅公学习兵法。

他跟卫青的感情,也是很深厚的。

只有霍光站在旁边,面容虽有哀意,却不似周围那般令人震动。

“陛下……”

卫青声音低哑的对皇帝说,“臣就要去了……”

“太子……太子还需要你的辅佐!”

皇帝拉着他的手,企图用这样的举动,以及话语中暗含的胁迫,挽留住自己的朋友。

从青春到老迈,

有很多东西已经变了。

曾经喜爱的皇后,已经跟他疏远。

曾经疼爱的太子,也因为年长权重,受到了皇帝的忌惮。

但有些东西,却仍旧留存。

任用卫青和霍去病,

是皇帝一生中,最为自豪的成就。

从此以后,

再也没有这样杰出的人物,在他麾下出现,

那仿佛播撒着无边阳光的过去,

也终将随着这二人的去世,远离同样垂老的大汉天子。

也许正是恐惧于此,

在卫青养病的十年间,

皇帝开始寻求长生,并疏远自己精心培养起来,在朝野间很有声望的太子。

“陛下。”

皇帝听到卫青发出了一生叹息,然后这样对他说道,“臣希望,你可以在太子的事情上,多多慎重。”

“朕……”

皇帝想要说些什么,却在抬头的时候,发现卫青已经闭上了眼睛。

片刻后,

大汉的大司马大将军,停止了自己的呼吸。

……

“我专门赶过来接你!”

穿着当年在汾水岸边,跟小孩们嬉戏打闹的那身衣服,何博对卫青招起了手。

还有些恍惚的后者跨过朦胧的水边,来到鬼神身旁。

“……很忙吗?”

在意识到某些事情后,卫青并没有很惊讶。

他从容的接受了一切,然后关心起还在擦拭额角的先生。

何博此时看起来,像是才忙完,又急匆匆赶路至此的模样。

“哦!”

“也不算很忙!”

“只是刚刚有个妇人难产了,我折腾了一会。”

正行走人间,在生与死的边缘不断摩擦跳跃的鬼神忍不住感慨:

“孕育生命实在艰难啊!”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郑庄公的母亲,会厌恶自己的长子了。”

卫青有些不明白对方话中的意思,但只是平和的听着,然后询问霍去病的事情。

“这小子最近在西秦那边学开船。”

“他说以后要去跟罗马打海战。”

“啊?”

卫青更加不明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